大家或多或少都知道金圣叹王淑华之死,他博学多识,为人狂放不羁,一生以文学点评最为有名。特别是其对《水浒传》和《西厢记》的点评,一针见血,见解独到,令人颇为惊奇。而且,他的点评不单独就事论事,往往借题发挥,借古讽今,针砭时弊,在那个思想禁锢言论不自由的清朝初年,无疑为自己埋下祸端的种子。
金圣叹原本计划点评《庄子》、《离骚》、《史记》、《杜诗》、《水浒》、《西厢》六部古典,称为“六才子书”,不曾想只完成了后两部和《杜诗》的一小部分,就因哭庙案获罪罹难,可悲可叹王淑华之死!大业未成身先死,留给世间太多遗憾。
且说哭庙案始末。顺治十六年王淑华之死,苏州新县令任维初上任,正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为了凸显政绩,多上缴税银,他采取极端措施,一是加大对欠税者惩处力度,二是低价收购粮食又高价卖出,本来清朝苛捐杂税就多,百姓艰难度日,苦不堪言,这项措施一推出,立马遭到百姓的一致反对,一时民怨沸腾。
于是百姓就有组织聚集起来,准备游行抗议,向巡抚控告县令不法行为,领头人之一就有金圣叹王淑华之死。后来又组织百余名秀才前往孔子庙宇哭庙,在孔子雕像面前陈述遭受的不幸和苦难,痛斥清政府的腐败堕落。
苏州县令任维初紧张起来了,不曾想上任伊始,就遇此变故,于是立马向巡抚汇报此事,二人担心事情闹大,皇帝怪罪后丢了乌纱帽王淑华之死。于是当机立断,将金圣叹等18带头者全部逮捕,以聚众倡乱为由反向皇帝告发,要求严惩反动分子,皇帝不明所以,也不加以审核,同意奏请事项。
一代奇才,就此殒命,可悲可叹!
阿朱是段正淳和阮星竹的女儿,是慕容复的丫鬟。阿朱第一次见到乔峰后,被乔峰的英雄气概吸引。
后来乔峰的身世被揭穿,乔峰变成了萧峰。萧峰一下子变成了中原武林人士的公敌,只有阿朱不离不弃。
阿朱为了萧峰去少林寺盗取《易筋经》,萧峰为了阿朱大闹聚贤庄。阿朱曾在雁门关等了萧峰五天五夜,由此二人定下了生死之约。
萧峰为了调查当年的带头大哥,上了康敏的当。萧峰误以为段正淳就是当年的带头大哥,当阿朱知道身世后偷偷哭泣。
最后阿朱乔装改扮成段正淳,死在萧峰掌下。
阿朱临死时,将阿紫托付给萧峰。主要原因就是为了萧峰活下去,因为阿朱害怕萧峰自杀。
萧峰重情重义,答应阿朱的事一定能办到。阿紫的年龄比萧峰小很多,只要阿紫活着萧峰就活着。
阿朱不担心萧峰会爱上别的女人,只会担心萧峰是否自寻短见。
阿朱是天龙时期不可多得的好女人,虽然是侍女但是眼光独到。阿朱早早的离开了慕容复,因为阿朱觉得慕容复心胸狭窄不是真正的大丈夫。
阿朱了解萧峰,知道萧峰是大英雄宁折不弯。阿朱的嘱托为了让萧峰活下去。可是萧峰为了宋辽百姓得罪了大辽皇帝,为了不背负骂名还是选择了自杀。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