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烟阁本是唐朝皇宫内三清殿旁的一个不起眼的小楼,后来,凌烟阁因“二十四功臣”而闻名于世刘功臣。能够进入此阁的都是对唐王朝做出巨大贡献的王侯将相。那排在第一位的是谁呢?
长孙无忌--集所有荣耀于一身的开国宰相 长孙无忌,生于隋文帝开皇十四年(594)年,河南洛阳人刘功臣。他的祖先是北魏献文帝拓跋弘的三哥,本来姓拓跋,祖先因全力辅佐北魏朝廷,功劳最大。后来在孝文帝改革时改姓,他的家族是皇族的长房,因此改姓长孙。
父亲长孙晟是隋右骁大将军(从三品),于隋大业五年(609)病逝刘功臣。
长孙无忌自幼在舅舅北齐皇族高士廉家长大,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秉性豁达机敏,富有计谋刘功臣。
唐太宗的长孙皇后是他的妹妹,大业九年(613)年与李世民完婚,长孙无忌年轻时便成了李世民的大舅子,也是无话不谈的好朋友,更是李世民的第一智囊刘功臣。
“玄武门之变”居功至伟玄武门之变前,长孙无忌提倡先发制人,并召集房玄龄、杜如晦谋划,亲冒敌矢冲锋在前刘功臣。从此,李世民视长孙无忌为心腹,感恩戴德。
太宗贞观元年(627)七月六日,升任吏部尚书,因为功劳第一,晋封为齐国公,是最早的五个公爵之一,他既是勋臣,又是国戚,深受太宗礼遇,能够自由出入太宗卧室刘功臣。
贞观七年(633)十月,太宗颁发诏书授予他正一品三公之一的司空职务刘功臣。
贞观十一年(637),诏令长孙无忌和各功臣世袭刺史官职,长孙无忌担任赵州刺史,改封赵国公刘功臣。
贞观十七年(643),长孙无忌入“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位列第一;同年太子李承乾被废,长孙无忌力助晋王李治为太子,诏令长孙无忌为太子太师、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三品”之名自长孙无忌开始刘功臣。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太宗临终托孤辅佐高宗李治刘功臣。
悲惨结局 李世民死后,李治登基为帝,是为唐高宗刘功臣。李治宠幸妃子武则天,想废黜王皇后,改立武则天为皇后。
这天,李治带着武则天去长孙无忌家里吃饭,赏赐金宝缯锦十车,又任命长孙无忌的三个儿子为朝散大夫刘功臣。
席间,李治称王皇后没有子嗣,暗示长孙无忌支持废后刘功臣。
可是,长孙无忌却顾左右而言他,装作不明白李治的意图刘功臣。这让武则天怀恨在心。
没过多久,李治不顾诸遂良、长孙无忌等人的反对,下诏废王皇后立武则天为皇后刘功臣。随后,李治又以“谋反”的罪名,下诏削去长孙无忌的官职和封邑,流徙黔州(今湖南沅水一带)。后又令他自缢。
长孙无忌死后,他全家被流放到岭南为奴婢刘功臣。李世民地下有灵,不知作何感想?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