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高兴为大家解答十三陵地宫,乾隆地宫为什么对外开放:
因为康熙的地宫已经没有什么奇珍异宝而且之后还因为地势低而被积水淹没十三陵地宫,在没有任何研究价值和参观价值的情况下自然就没有必要再对康熙的地宫做修复,而乾隆的墓地虽然被盗但损坏不严重所以只有乾隆的地宫开放,如果康熙知道自己的地宫被后人弄成这个样子,不知道会不会气得从棺材里跳出来。
一、遭遇大火又被盗十三陵地宫,康熙的墓地真热闹
康熙算是清朝比较有能力的皇帝之一,虽然国家昌盛但他仍然对其死后的待遇非常关心,所以在康熙二十年(大概1681年)的时候便建好了自己死后安寝的地方——清景陵十三陵地宫。虽说皇帝的地宫被盗已经不是什么大新闻,但康熙应该是这些被盗皇帝中最惨的一个。
根据历史记载,在道光十二年的时候清景陵曾经发生大火,把东侧和西侧多数陵寝烧毁可以说是损失惨重,按常理道光皇帝应该派人调查清楚后再进行修缮,但是不知什么原因道光皇帝并没有对此事进行深究,再加上当时国库比较空虚所以并没有对清景陵损坏部分进行修复十三陵地宫。
朋友们到这里为止清景陵的悲惨日子还没结束,清景陵后来还遭遇了两次较大规模的盗墓,这么说吧,除了陵园内的尸体剩下所有能带走的东西全部被人洗劫一空,就连陵寝内的窗户都被人卸走了,也不知道康熙到底生前做了什么孽,死后竟然遭遇这等灭顶之灾。
二、康熙的墓地变成游泳馆
盗墓贼在清景陵地毯式搜刮临走的时候连地宫的门都没给康熙关上,而地宫的地势又比较低所以在经过常年累的多雨天气后,地宫内部被积水淹没变成了游泳馆。在新中国成立后,虽然国家出资对历史文物进行修复但清景陵被毁坏得太严重了,而且在遭遇盗墓贼的洗劫后已经没有什么有用的文物留存。
再加上里面积水太多,就算有幸免于难的文物经过这么多年的浸泡也已经毫无研究价值,所以政府就放弃了对清景陵的修复。反观乾隆的地宫,虽然也被盗墓贼洗劫但是损坏不严重,而且乾隆地宫的内壁上的雕刻非常有历史研究价值,所以国家才出资对其进行清理和维修。
它俩的特点,一个是皇帝生前的家,一个是皇帝死后的家,至于谁更值得去,小君个人觉得如果你时间允许的话,两个都可以去,毕竟十三陵真的是很难得的能下到地宫里去看的。
如果时间不允许的话,小君建议看故宫博物院可能最佳。
故宫和明十三陵的特点首先纠正题目中的一个错误,不叫“故宫博物馆”,而是“故宫博物院”,馆和院差别老大了。
关于故宫的特点,小君最简短的给大家讲清楚:
1、故宫是明清两代24位皇帝的家,它的建筑融合了满、汉、藏、蒙的特点,是中华民族文化最浓缩的体现。
2、故宫的格局采取“前朝后寝”(如下图)
前面是办公地儿(太和、中和、保和殿)
后面是皇帝后妃的生活区(乾清、交泰和坤宁+东西六宫)
最后面是小花园御花园
3、故宫整个儿体现的是皇权的至高无上,屋顶的黄色琉璃瓦,重檐庑殿顶,都体现的是最高等级,庭院深深,故宫的建筑以三大殿为核心向两边铺展开来,是我们传统家族观念的体现,一个家以大家长为核心,紧紧团聚。
关于明十三陵,我想它的特点也很明显:
1、它是明朝十三位皇帝的陵墓,同时还葬着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余名妃嫔、两位太监,它的基本规制(如下图)
2、现在大家可以近距离看到的是明代第十三位皇帝神宗显皇帝朱翊钧,即万历皇帝的陵墓情况(如下图)
这处地宫已被考古人家挖开,里面展现了明代皇帝的下葬方式,什么金井、棺椁都可以看到。
3、定陵还给大家展现了很多出土陪葬文物,比如:
(金丝翼善冠)
反正如果各位时间允许的话,建议两个地儿都看看,十三陵的位置比较远,得抽出一天时间去,故宫也得抽出一天,不过现在天气冷了,十三陵的地宫肯定非常冷,小伙伴们要去的话记得多穿厚衣服。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