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纠正一下题目错误,天山勇只是射伤了张清,张清死于独松关方腊部将厉天闰枪下张清毕福剑。
(天山勇)
天山勇是《水浒传》中辽国蓟州城副总兵张清毕福剑,此人惯使漆抹弩,一尺来长铁翎箭,有名唤做一点油。他曾在战斗中利用偷袭一箭将张清射中咽喉落马,但张清后经神医安道全医治痊愈,并没有死亡。
天山勇射伤张清
《水浒传》中,宋江率领兵马征讨辽国时,张清在檀州用飞石连续打死守将阿里奇和皇侄耶律国宝,因而也引起了辽将的注意和仇恨张清毕福剑。
拿下檀州后张清毕福剑,宋江率军兵临蓟州城下。蓟州是大辽郎主差御弟耶律得重把守,部领四个孩儿,长子耶律宗云,次子耶律宗电,三子耶律宗雷,四子耶律宗霖,手下十数员战将,一个总兵大将唤做宝密圣,一个副总兵唤做天山勇。
宋江为了快速拿下蓟州,就分散兵力同时攻打蓟州各县,其中卢俊义带领的一支队伍,在玉田县迎头碰上了摆下“五虎靠山阵”阻击宋军的耶律得重张清毕福剑。神机军师朱武迅速摆下了一个“鲲化为鹏阵”来应对。
双方各出人马在阵前厮杀,大刀关胜对战番将耶律宗云,呼延灼对战耶律宗霖,金枪手徐宁对战耶律宗电,急先锋索超对战耶律宗雷。梁山四员虎将和耶律得重的四个儿子一时间杀得难解难分。
(张清剧照)
见四将久攻不下,没羽箭张清悄悄纵马上前准备用飞石偷袭,不想因为前几日杀死了两员辽将而被对方特别注意,见张清纵马前来,惯使弩箭的副总兵天山勇急忙趱马出阵,教两个副将在前面掩护着,张清见三员番将上前,一石子打过去,却从来将头盔上擦过,此时那天山勇正躲在这被打番将马背后,瞄得准准的,只一箭正中张清咽喉,只射得张清翻身落马,双枪将董平、九纹龙史进,带领解珍、解宝,死命冲上去将张清救回,紧急送回檀州着神医安道全医治。
天山勇能射伤张清,为何不能射杀梁山十五员大将
接下来宋江亲自带领兵马攻打蓟州城,蓟州总兵番将宝密圣引副总兵天山勇出城迎接敌,结果宝密圣被林冲一蛇矛扎死,天山勇被金枪手徐宁手起一枪,搠于马下一命呜呼。
由此可见,这天山勇的弩箭只能用于偷袭,当时他躲在别人后面早早做好准备,所以才能趁张清不备之下,一箭偷袭成功。但他在正面战斗中,一旦没有了偷袭的机会,根本就使不出弩箭来,单凭本领不到二十回合就被徐宁斩杀。
也就是说,这天山勇能射伤张清,主要是依靠偷袭;而张清当时连打梁山十五员大将,一是张清本身武艺比天山勇高明,二是张清的飞石可以用于正面战斗,并非偷袭才能用,所以别人防不胜防!
综合上述,天山勇之所以能射伤张清,主要靠的是偷袭;如果是正面厮杀,他死在徐宁二十回合之下,这样的本领,当然不可能射杀梁山十五员大将!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马上删除!
是时候又和大家分享一下董平被腰斩的图了。
其实最直接的原因,那就是董平之前所在的东平府和张清所在的东昌府距离不远,二人又都是青年才俊,自然也有不少交流的机会,所以在归顺梁山之前,就算各府相安无事,州县之间难免也有日常的考察交流,年纪相仿的二人不就有了会面的机会啦。
论枪法,张清比董平差的多,但张清的飞石绝技却能给梁山带来不小的麻烦。当时宋江和卢俊义分兵同时攻打两地,卢俊义就因张清的飞石迟迟打不开局面,这时宋江带着已降的董平以及其他头领来到东昌府叫阵,董平和张清也有直接的交手。当时张清见董平出阵,就上前质问,为何明明说好了要共同抗敌,你却先我而去…董平也不和他废话,举枪就戳,张清几颗飞石不中,早已心慌,董平双枪来战,张清空手接枪,二人从马上打到了地下,打出了风格,也打出了水平。
许多读者朋友觉得奇怪,说张清能和董平纠缠这么长时间,足以证明其实力也不差。但需要注意一点,二人所谓的颤抖其实只是说张清能抓住董平的枪让董平一时半会无法施展枪法,并不能说张清厉害。更直接的说,张清徒手扔出的飞石威力巨大,自然需要极强的手腕力量。
再打个比方,排球扣球,也需要强大的手部力量才能让扣出的球达到极佳的速度,在手掌与排球接触的一刹那,巨大的爆发力往往会让排球发生明显的形变。比如王一梅或者朱婷这种强力扣球手,就能在扣击时让球产生巨大的形变,请看下图:
所以,枪法不突出,想要扔飞石,张清的手部力量必须得过于常人。
后来张清也归顺梁山,排名和董平挨着,二人又都是马军头领,对外作战时也都在统一战线,自然关系也优于他人。而在投降梁山时,董平已把程小姐纳为己有,张清还是单身,后来张清迎娶琼英,哥俩也都各自组成了家庭。
但是,逻辑文史姨总感觉,张清根本就不爱琼英,更爱董平,并且董平也视张清为知心的人,二人有着不少的协同作战,也因“爱”而死。
在江南,独松关之战打的颇为顺利,在艳阳高照时,小温侯吕方就大展神威杀死守将镇国大将军厉天闰的弟弟厉天佑,搞得厉天闰只能闭关不出。卢俊义攻城心切。就派人探路,结果中了厉天闰的埋伏,周通被杀,李忠负伤,幸亏邓飞营救及时,不然几人都得死在这。董平见厉天闰一直龟缩城内不出,就提着双枪在城外大骂。
厉天闰本就处于劣势,自然不会去管董平的挑衅,他吩咐城上的士兵向董平开炮,结果董平的左臂被炮风所伤,负伤回营。
董平是五虎中年纪最小的,他年轻气盛,虽激情昂扬却没有其他几人稳重,这种关外骂阵的举动也多少值得批评。既然负伤了,那就好好养伤,但董平觉得白天自己颜面尽失,一定要找厉天闰算账,如果能杀死厉天闰,自己的美名也能传遍江南宝地。
如此冒险之事,本就不该发生,可已经是“单枪将”的董平不仅私自出营,还拉上了张清一起去复仇。
如果张清不爱董平,那会答应和他去送死么…身为马军大奖的二人,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选择了用步战制敌,独松关地势复杂,张清又不能施展飞石功夫。更要命的时,张清枪法虽说在征西时就已进步不少,但依然没达到一流的水平,使用单枪的董平杀伤力也很差,几回合就无法招架厉天闰的攻击。
张清鬼使神差的一枪戳在树中,被厉天闰刺死。踉跄的董平去救张清,却被背后的张韬用大斧砍为两段。
二人的行为虽然展现出了很好的战友情,但二人不听指挥私自出战,已然是对规章制度的一种蔑视。最终二人一同战死,黄泉路上也不算寂寞了…
文/逻辑文史游
男人间的友谊都是大情怀…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