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不同,可以反驳伊能静不雅光碟、辩论,但别剥夺她人说话的权利。
客观点说,作为娱乐明星,尽量不去评价同行,以免招惹是非和不必要的麻烦伊能静不雅光碟。
就算是面对访谈伊能静不雅光碟,逃避不了的话题,也应尽量做到去夸奖,你好我好大家好。这会被称赞“情商高”,虽然很世故、虚假,但都好这一口,千穿万穿马屁不穿就是这样道理。
话题回到被问到梅艳芳时,伊能静的回答,没有什么错误,都是女性,设身处地地说了几句实话,看得出来,她是同情和爱怜梅艳芳的,并无恶意伊能静不雅光碟。
可以看看伊能静不雅光碟,梅艳芳那个时代的香港女艺人,大多遇人不淑,感情不顺,结局都不太好,这是香港那个时代的娱乐环境造成的。
伊能静自带黑点,只要开口说,总会有人拿着扩音器找出破音,加以贬损。评价梅艳芳引起争议后,她马上致歉并作出解释,要说,这个真没必要,一个客观描述而已。
批评的声音,不在于伊能静的观点正确与否,就是为了批评。
关锦鹏作为导演,对伊能静的说法,粗暴、蛮横、不讲理,一个议论而已,怎么就不可以?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关锦鹏看不惯伊能静“指手画脚”,自己又凭什么对伊能静指手画脚呢?又有什么权利阻止她人的说话权利?
中国流行音乐的辉煌时期是在八十年代初-九十年代末这是内地时间,相比起来,香港,台湾更早一些,毕竟受外来文化和风气的影响,香港,台湾对娱乐与潮流的认知度也显得更包容更尊崇。
香港的音乐代表人物是刘德华、张学友、黎明、郭富城为首的“四大天王”-偶像型歌星。
台湾的音乐代表人物是童安格、齐秦、王杰、周华健为首的“四大天王”-实力型歌星。
内地也有“四大天王”一说 不过非大众统一认可的,其中两位是刘欢、孙楠,当之无愧。
同时代走红的还有姜育恒、钟镇涛、巫启贤、伍思凯、庾澄庆、毛宁、罗中旭、李春波、黄格选、解晓东、黄品源、温兆伦、张雨生、陈百强、任贤齐……
60、70、甚至是80,整整三个年代的人,几乎都还记得他们,这些歌星,各自有自己的成名曲,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我们总是能在生活的各个角落,都能听到他们的歌曲,这样的音乐盛况,如今是无法比拟的。
女歌星百花齐放 争相斗艳 代表人物林忆莲-1985年推出首张个人粤语专辑,正式进军歌坛。1990年推出首张个人普通话专辑《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1992年与李宗盛合唱电影主题曲《当爱已成往事》,1994年推出首张个人日语专辑《Simple》,1995年推出第4张个人普通话专辑《Love Sandy》。
王菲-1989年,凭借歌曲《仍是旧句子》在香港歌坛出道,同年发行首张个人专辑《王靖雯》,1992年演唱歌曲《容易受伤的女人》而被听众所熟知。1993年,在专辑《十万个为什么?》 中尝试另类音乐的风格,1994年,发行专辑《天空》,1998年,在央视春晚上演唱歌曲《相约1998》;同年发行专辑《唱游》。
许茹芸-1995年6月发行首张专辑《讨好》,1996年《泪海》和《如果云知道》开始大红大紫,1997年专辑《日光机场》,及首张精选专辑《茹此精彩十三首》,1998年发行《我依然爱你》、《你是最爱》,1999年专辑《真爱无敌》。
孟庭苇-1990年正式步入歌坛,在1991年的第三张专辑中,以《你看你看月亮的脸》走红,后依靠歌曲《冬季到台北来看雨》、《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地开》、《你究竟有几个好妹妹》红极一时,歌曲广为流传。
同时代走红的还有:李翊君、陈明、杨钰莹、李玟、陈慧琳、顺子、许美静、陈淑桦、 裘海正、汤宝如、关淑怡、邝美云、高胜美、黎瑞恩……
记得的歌星,远不止这些;
记得的歌曲,更是不计其数;
不计其数的歌曲 不计其数的回忆;
不少歌星走红时间跨度长,整理或有疏漏,欢迎留言,敬请补充。
关注我 关注音乐 关注时光……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