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昆按照年龄来说是郭德纲的父辈,但是现在郭德纲非常豪横,因为他现在是有钱人了,腰杆子特别硬,嘴也特别损,他以相声拜师的排辈顺序自居,认为他和现在的六七十岁的人都是平辈,总是装出一副相声大师的形态,更有他的粉丝把他捧的都成神仙了,至于他和姜昆的矛盾就是因为姜昆提出了反三俗,实际作为曲协主席的姜昆是在做自己工作分内的事,就像警察抓贼,天经地义,不能因为贼被抓骂警察,警察就不抓了,可是如果把三俗反到底,坚决杜绝德云社的那些屎尿屁于谦父母妻儿苍井空的那些伦理哏和色情哏,那么德云社的相声就失去了灵魂,也就没有了观众,郭德纲说,能卖出票的相声才是好相声,老百姓喜欢就好,但是从文明的角度来看,是不正确的,打个比方,如果一个影院播放三级片,另一个影院播放正常片,你可以看看哪个影院的人多,所以说,有些东西你可以在小范围的地方欣赏,有些东西可以在大雅之堂和电视台上欣赏,至于现在只要有关于相声方面的事,就马上有郭德纲和姜昆的对比,我觉的郭德纲跟姜昆根本就没有可比性,也不在一个档次上,就是天地之隔,姜昆的成就是郭德纲这辈子达不到的,姜昆能站在中国的最高舞台为重要的人物表演,也能进入到人民大会堂参加全国性的会议,可是郭德纲能吗,他充其量就是一个目前挺火的民间相声艺人,所以说那些脑残粉们不要再瞎喷了,你们咋喷,郭德纲也赶不上姜昆姜昆郭德纲。
姜昆早期搭档是李文华,老先生有两个儿子姜昆郭德纲、三个女儿,他们及子女都没有从事相声行业。
孙越的奶奶是李文华的亲姐姐姜昆郭德纲,也就是说李文华是孙越的舅老爷,孙越是李文华的外孙、而不是孙子,这两层关系差得好几亩地远呢。
在皇城根下生长的孩子很多都有从小接触曲艺的机会,孙越也是如此,从小就喜欢相声、也参加过培训班姜昆郭德纲。
但孙越父母显然没打算把相声当做孙越的“主业”去培养,文化课一点也没落下,从小学、初中到中专姜昆郭德纲。相声只是当做孙越的一种兴趣去培养,就像现在家长给孩子报毛笔班、画画班之类的兴趣班。
1999年孙越毕业后分配到北京动物园上班,一干就是十年。而这十年里,孙越并没有像有些自媒体、或岳云鹏在相声舞台上砸挂的那样“过得很惨”。
相反,孙越很滋润、很惬意,一边养大象、一边到小剧场说相声,工作和兴趣俩不误。
当时的北京动物园是全国最大的动物园,正儿八经的事业编制单位,一个月工资就有两千左右,算不上“肥缺”、但也足以衣食无忧了。
如果当时孙越真的“投奔”了姜昆,也无非谋一个国营相声院团演员职位,一个月也就几百元收入、外加演出补贴。
而九十年代的相声行情十分低迷,别说国营院团一年没有几场演出,就是民间相声团体的德云社等也是惨得入不敷出。
当时北京城零零散散也有几家相声茶馆,但演员多数都是有一份稳定职业、业余说相声的。“玩票”可以,但没人当做正经职业去干,郭德纲也是因为实在进不了体制内、才不得已把小剧场相声当做事业去坚守。
苦熬苦掖了几年之后,2005年左右德云社开始在京城逐渐走红,“听小剧场相声”也成了北京年轻人的一种时尚娱乐活动。
也是从那时候开始,北京城冒出了许许多多的相声茶馆,孙越在“相声培训班”时的同学张伯鑫(高英培的关门弟子)也创办“挚友相声俱乐部”,孙越也就经常到“挚友”客串演出。
后来“挚友”加入了郭德纲搞的“德云相声联盟”,那时孙越初识了郭德纲。2009年孙越从“挚友”拉出一个队伍单干、成立了“艺馨相声社”,到年底被郭德纲“照单全收”。
那一年,孙越也就从“业余”转入“专职”相声艺人,正式从北京动物园辞职。孙越之所以辞掉这份稳定工作,一方面是待遇跟不上时代节奏,一方面是他养的那只大象死了。
很多事情嘛,其实结局就是“最适合”的选择。孙越如果当年去了体制内,哪有今天的大红大紫呢。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