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评人圈子的口碑在近年急剧下降,毫不客气的说,大流量的主流车评人都没能得到大部分车友的认可初晓敏的老公。我们先分析原因,再对主流车评人做一个胡言乱语的简评。

原因主要分以下几个方面初晓敏的老公:

1.首先大家最关心的充值问题初晓敏的老公。

其实一说到充值,车评人都是非常反感的初晓敏的老公。但是,目前车评圈子的商业模式太过单一,不管是汽车厂家赞助节目,还是购买广告,或者合作出商业视频,最终他们收入的绝大部分还是汽车厂家出钱。

就商业模式而言初晓敏的老公,其实还是有一些车评人在尝试通过其他方式盈利,减少汽车厂家对核心节目的影响。比如做汽车周边商城,接非汽车行业的广告,或者靠视频点击量在大的视频网站获得广告分工,也有尝试做内容收费的,但是目前来看都不成功。

2.全球最大的单一汽车市场,决定了厂家对媒体的态度。

汽车厂家对媒体的控制渗透已经到了让人恶心的地步。充斥主流汽车网站的文章,论坛精华帖,甚至反馈汽车质量的网站,都被汽车厂家牢牢控制。作为影响力巨大,财大气粗的汽车厂家,车评人也在劫难逃。何况每年汽车厂家的公关费用与日俱增,抵抗可能就是被排除在行业之外。

最早的车评人几乎都是在各个汽车类垂直网站或者门户网站做汽车类节目,受制于网站盈利需要,背稿子是常态,很难有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这两年有流量的车评人几乎都选择单干,一部分人是因为赞助费用的确可观,也有为了独立输出观点的良心车评人。

车评人其实并不会只说优点,不说缺点。毕竟点击量是广大车友给的,没有核心观点,客观评价,全靠公关稿是活不长久的。

有很多想说的,但是再这么不着边际,又臭又长,可能没人看了!还是说说主流的车评人吧。

1.初晓敏。别问我为什么她是第一,更也别问我她的节目客观吗,我看了这么多年小敏的车评,我就没记住她说的任何一辆车的优缺点。反正好看。但是她每一个节目或者微博或者头条的评论里,都充斥着各种loser言论,能坚持到今天,很不容易了。

2.陈震。最早深陷充值舆论漩涡的车评人。汽车之家出来的系列车评人之一。到现在在汽车自媒体里,流量也算是顶尖的。节目质量不错,主持能力很强,条理清楚。车评类和非车评类节目的制作质量都很不错。其实他的节目客观性在主流自媒体里是超过平均值的。

3.韩路系列。嗯,就是老司机的一系列车评人,一起说吧。车评类个人比较喜欢胡正阳,主持能力也很强。不过老司机的车评节目并非主打,其他节目精彩很多。方面韩路穿越罗布泊是真的高水准。现在节目很多,小娴的城会玩有时候也会看。反正老司机的节目还是很好看的。商业化也是最成功的媒体之一。车评有很多商业化的,也有一些做得认真的车评。

4.胖哥杨力。不矫情的车评人,接地气。做穿越节目的时候风餐露宿,条件艰苦。汽车之家最早出来的车评人之一。客观性高于平均值吧。

5.YYP颜宇鹏。早期在新车评口碑极佳,评车犀利客观。现在也会被人说充值,原因可能是观点趋于圆滑保守。但是这个人很有想法和能力,是我最喜欢的车评人,没有之一。

6.38号。这个人的车评真能看睡着,太长了,而且很多时候都是站那里说,画面不动很容易视觉疲劳啊,兄弟。不过车评客观性很不错。居然也有人说他充值,不过据我观察,他的观点偏差应该更多来自他自身的喜好,而非充值。

7.闫闯。本来是最有希望做大做强的,可以拍摄出了事故,造成节目空档太久。现在恢复做汽车类的视频,感觉还是没脱离汽车之家的风格,而且节目类型比较单一了。车评客观性评论水平吧。

8.一大堆小有名气的车评人。上面的车评人为什么我说车评都还能看,就是因为他们有比较强的影响力,能保持一定范围的客观公正。不信你看这一堆小有名气的评车视频,起码有60%恨不得拍成汽车广告。还有20%只说我优点,但是夸得没那么露骨。还有10%正常的车评人,你们加油。还有5%有意思的创意类车评,很好玩值得看。还有5%钢铁猛男,他们就是你要寻找的真客观车评。别怀疑,真的有。只是传播媒介有限,浏览量很小,希望他们能坚持到出人头地的那一天。

总结一下,看车评,需要自己有一定的分辨能力,极强的理解能力,清醒的头脑。这样看正常的车评,才能提取到有用的信息。就连车评人也自嘲,说动力没什么问题,就是很烂。说动力够用,就是很差。说动力不错,就是够用。说动力很强,那就是动力不错了。最终,买车最关键的还是试驾试乘。

谢谢邀请,但是,非常抱歉,我没看过汽车类的电视节目,所以,您的问题我无法回答。

多数情况下,在视频与文字之间,我选择后者。当然,我并不是说视频不好,只是个人喜好而已。我比较喜欢阅读。

当然,有些内容,视频更有优势。比如用动画的方式展示某种技术,视频效果会远远胜过文字。因为它很直观,通俗易懂。

多唠叨几句。如果问我喜欢男声配音,还是女生配音,我喜欢男声,那种沉稳有力,带有磁性的男声,听起来很舒服。比如央视记录频道的《中国远征军》里的配音。而女声通常比较浮、飘,不喜欢。

友人曾送给我一套《共和国战争》纪录片,看到中越战争那一集,配音换成女声,我便关了,至今未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