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张贵妃下线后,徽柔公主就成了《清平乐》里处于“风暴中心”的人物,如今该剧进入尾声,徽柔公主的人物性格宋仁宗徽柔公主、特点已经鲜明,对于这个角色,我的评价有以下几点:
一、为人谦和宋仁宗徽柔公主,略带娇蛮
徽柔公主的生母是温柔大度的苗娘子宋仁宗徽柔公主,所以公主的性子多多少少还是跟了些苗娘子的,待人和善、为人谦和,从她与怀吉的相处当中就可以看出来,徽柔并不爱摆公主的架子,可见她的性格比较随和。
作为宋仁宗最宠爱的长公主,矜贵的徽柔当然也是有点娇蛮脾气的。比如看不惯张贵妃时,就会想法子向宋仁宗告状宋仁宗徽柔公主;嫁去李家被李玮生母辱骂后动手打人,不顾礼数硬要夜扣宫门, 这性子真是挺任性的。总而言之,徽柔公主是个不会让自己受气的姑娘。
二宋仁宗徽柔公主、才疏学浅
徽柔从小便拜了名师学习作画、诗词歌赋,但她在这些方面的天赋都不太高,填诗作词常常要聪慧的怀吉帮忙才能完成,而且诗词歌赋更是记不牢,所以说徽柔公主在才学这方面其实并不出众。
三、对爱执著
徽柔公主虽然年龄尚小,但她对自己认定的爱情很是执著。
一开始她爱上了才华横溢的俊朗公子曹评,两情相悦的爱情却被宋仁宗坚决阻挠,她挣扎无果后,用生命威胁宋仁宗以此保全曹评;后来她慢慢又爱上相伴已久的内侍怀吉,这段青梅竹马 、两小无猜的禁忌恋更不被世人所允许,但徽柔并没有因为他人的看法将她对怀吉的爱意减少半分,即使两人被宋仁宗分开,也剪不断她对怀吉的爱恋。
可见,徽柔公主在爱情方面确实有几分刚烈。
我是@橘色萝卜 ,欢迎关注我,每天和大家一起分享娱乐、影视消息。?
宋仁宗虽然对子女很慈爱,但并不是一位严格意义上的好父亲。通过他和福康公主的故事就可以看出,他给了女儿最好的恩宠,却也一手制造了她悲剧的人生,表现在下几个方面:
他给了福康公主“破例”的恩宠,却没有教会她作人。仁宗子嗣稀少,后宫能健康长大的子女不多,所以对福康这个长女格外偏爱。在她成年之后,仁宗给她举行了万众瞩目的册封典礼,让她成为大宋朝享有这种礼遇的第一位公主。仁宗还花费很多银两帮她建造了豪华的公主府,给她的月钱和皇太子是一个标准。从以上仁宗的种种行为可以看出,他宠女已经到了不顾祖宗法制的地步,一些行为是出格的,破例的,不合常规的。这就给福康造成了不良影响,助长了她的骄纵,以为她是天之骄女,仗着有父皇的宠爱就可以为所欲为。同时,过渡的溺爱,也使得福康的性格比较脆弱,遇到不如意就撒娇耍赖。这些都为她的人生悲剧埋下了隐患。
父亲的自私:福康的婚事,只是为了弥补他的遗憾。现在有一些家长把他们没有实现的梦想强加在子女身上,希望通过他们来弥补自己的遗憾,这种想法其实很自私。不幸的是,几千年前的仁宗也抱有这种思想。他是一个孝子,却没有能在生母李妃娘娘跟前尽孝,这是他的一个遗憾,所以他希望由最爱的福康来帮他弥补这个遗憾。于是,就把如花似玉的她许给了李家的儿郎,而这个叫李玮的驸马长得相貌丑陋,性格朴实,实在难以让福康动心。这个由仁宗包办的的婚姻,注定了悲剧的结局。
女儿闹和离,父亲拉偏架。众星捧月,眼高于顶的福康嫁到李家后,继续端着她公主的架子,对丈夫颐指气使,就像使唤奴仆一般。对婆婆也毫不恭敬客气。终于,激化了双方的矛盾,一时闹起事来。徽柔被捧惯了的人,哪里受过委屈,她不管不顾,夜闯宫门,回去让父皇做主,和李家撕破了脸。夜闯宫门是大罪,这事已经由家事变成了国事。本来,借此机会,仁宗应该好好教育福康,但他却一味偏袒,不想治她的罪。无奈,朝堂上议论纷纷,仁宗只好流放了公主的侍从,降了她的封号。这个惩罚实在是太轻了,并不足以起到警示作用。
从和离到复婚,优柔寡断的仁宗再次把福康推进火坑。李家见此情况,主动请求和离。仁宗准了,本来这对双方都是一种解脱。可是,过了没几年,仁宗病重,他又想起没有给母亲尽孝的遗憾,觉得亏欠李家,硬是把福康和李玮拉在一起,下旨让他们复婚。仁宗不久驾崩,福康没了靠山,再进李家犹如跳进火坑。由于积怨已久,李玮对福康的衣服饮食日常用度能减则减,生了病也不给她及时请医生,大冬天让她自己生炉子,极尽刻薄之事。可怜,养尊处优的福康就这样被折磨而死,去世时年仅33岁。
回顾福康的一生,曾经无限风光,无比受宠,最终却被虐待而死,这其中仁宗恐怕要负很大责任。子不教,父之过,如果你不管教好你的孩子,那么总有人会替你管教的。
觉得写得还可以,就点个赞,加个关注呗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