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人类电脑设置的太阳系模似平面图东方天体营,地球公转自转都是俯视图,所以都是逆时针方向,从西往东旋转,如果从下往上仰着看,也就是仰视图,那地球的公转自转都成了顺时针了,从东往西旋转了。

东方天体营:太阳系中为什么包括太阳在内的大部分天体都是逆时针自转和公转

不论是逆时针或顺时针东方天体营,太阳必须要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一是地球的磁场不会变,二是人类都已经成习惯的规律,再说公转的方向也是先带来春夏后秋冬为准。

抬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人类在地球上看宇宙都是仰望着看的,所以什么图必须要有仰视,以此推论,地球围绕着太阳公转和自转应该都是顺时针,只有顺时针才是正确的,就像人类用的手表就是顺时针的,还有好多生活上的也都是按顺时针的方向而确定设计的,比如,螺母也是顺时针方向为紧,逆时针方向就是松等,还有水杯盖子,风扇旋转方向和电机磁场旋转方向等等,都是顺时针的东方天体营。

话说回来,人类设计的平面图,基本上都是平视,俯视的,仰视都很少用,不过对待神密的宇宙就不能太简单了,必须还要有仰视,侧视等,否则怎么去研究宇宙都出不了那个圈东方天体营。

笔者虽然是数学老师,但也是天文爱好者,对回答这个问题很感兴趣,谈一下自己看法,不当之处,留言点评探索东方天体营。

东方天体营:太阳系中为什么包括太阳在内的大部分天体都是逆时针自转和公转

什么是黄道我们古代常说的“黄道吉日”就是指的黄道!所谓“黄道吉日”,就是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有利于人类生存的日子或时间节点。亦称“光道”。

东方天体营:太阳系中为什么包括太阳在内的大部分天体都是逆时针自转和公转

古人想象的太阳周年运行的轨道。即地球绕日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天球相交的大圆。大约公元前八十年左右,我国有了明确的黄道概念,而且进行了以黄道为基本大圆的天体位置量度。

东方天体营:太阳系中为什么包括太阳在内的大部分天体都是逆时针自转和公转

《后汉书.律历志中》引汉石申《星经》:“黄道规牵牛初直斗二十度,去极二十五度(应为一百十五度)。”

东方天体营:太阳系中为什么包括太阳在内的大部分天体都是逆时针自转和公转

《汉书·天文志》:“日有中道,月有九行。中道者,黄道,一曰光道。光道北至东井,去北极近;南至牵牛,去北极远;东至角,西至娄,去极中。夏至至于东井,北近极,故晷短;立八尺之表,而晷景(影)长尺五寸八分。冬至至于牵牛,远极,故晷长;立八尺之表,而晷景长丈三尺一寸四分。春秋分日至娄、角、去极中,而晷中;立八尺之表,而晷景长七尺三寸六分。此日去极远近之差,晷景长短之制也。去极远近难知,要以晷景。晷景者,所以知日之南北也。”

东方天体营:太阳系中为什么包括太阳在内的大部分天体都是逆时针自转和公转

《新五代史·司天考一》:“黄道者,日轨也。其半在赤道内,半在赤道外,去极二十四度。”

东方天体营:太阳系中为什么包括太阳在内的大部分天体都是逆时针自转和公转

在地上测太阳日影,则得日照杆影二十四节气太极图。

东方天体营:太阳系中为什么包括太阳在内的大部分天体都是逆时针自转和公转

图 日照杆影二十四节气太极图

东方天体营:太阳系中为什么包括太阳在内的大部分天体都是逆时针自转和公转

图 天空“8”的日行迹+地上日影“太极图”

东方天体营:太阳系中为什么包括太阳在内的大部分天体都是逆时针自转和公转

所以,我们最终会得到这样一副图:天上的“8”字日行迹图和地上日影“太极图”,当然了,实际上太阳一年的运动周期,导致出现的同步天象远不止这些,但是这两者是最明显的天文迹象了!

东方天体营:太阳系中为什么包括太阳在内的大部分天体都是逆时针自转和公转

在地球上用什么方式可以看到黄道我们以“二十四节气”和“黄道十二宫”为例,看黄道、赤道的观测范围:

图 黄道和赤道

十二星次,因为二十四节气根据太阳在黄道不同的视位置定的。古人把黄道附近一周天平分为星纪、玄枵等十二次,太阳运行到某次就叫某某某节气(实际上二十四节气表示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二十四个不同的位置。十二次对应十二宫。)

图 西方黄道十二宫天象轨道、二十四节气图

(黄线为黄道,红线为赤道)

通过上图,我们可以看到西方黄道十二宫分布在“黄线”的环形轨道上,黄道十二星座位于中国“二十四节气”周围,图中的红线为天赤道(即地球赤道投影),春分点的测定需要黄道和天赤道的升交点才能观察到。

图 黄道十二宫,黄道赤道图

在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到,由于西方的“黄道坐标系”上空没有天赤道,也就没有天赤道的星座,自然无法测得“春分点”,而黄道十二宫的“黄经0度”是以春分点开始的。

图 十二宫在天球上运动动态图

从这个动态图中可以看到黄道十二宫沿着黄道转动,在没有天球-赤道坐标系统的时候,西方是怎么绘制出全天空星象图的?!

古代如何测“冬至、春秋分、夏至”呢?

中国古代是知道“黄道”概念的,虽然,中国是“赤道坐标系”,但因为观测“二分二至”就必然会知道“黄道”,“冬至点”的测定对于历法起始相当重要,不可能不知道,在中国西周时期已经有“二至”、“二分”,这四个节气已经对四季作了初步的划分!

但,奇怪的是,西方使用的“黄道坐标系”,为什么却没有在历法当中使用“二十四节气”,尤其是“二分二至”,不知道这个概念,怎么知道四季?怎么定历法?怎么会有“黄道”,甚至是“黄道坐标系”?不由得想问“黄道坐标系”真的是西方发明的吗?!

由于地球的自转轴(地轴)与其公转的轨道面成66°34′的倾斜。地球的自转同它公转之间的这种关系,天文学和地理学上通常用它的余角(23°26′),即赤道面与轨道面的交角来表示。

可是,这个交角现实中很难测得,怎么办呢?

所以,我们需要“天球赤道坐标系”,其实,前面已经提到了,现在再说一遍。

简单的说,把天空想象成一个假想的大球,我们看到的天体都是这个大球上的投影,这个大球叫天球。地球公转轨道在天球上的投影就是黄道,在地球上看去,就是太阳在天空中要经过的圆;天赤道就是地球赤道在天球上的投影;白道就是月球在天空中运行轨迹在天球上的投影。

图 天赤道就是地球赤道在天球上的投影

因此,将地球赤道投影在天球上,通过观察太阳与天赤道的相对位置来推算太阳与地赤道的相对关系。这样就能观测到冬至、春秋分、夏至。

图 朔望月、春秋分、夏冬至、黄赤白道图

所以,这个地球的地轴与公转轨道面的倾斜,在地心天球上,则表现为黄道与天赤道的交角,并被称为黄赤交角,又称“黄赤大距”。不过,遗憾的是只有中纬度地区才能观察到地球有“倾角”这一现象呢!

一点感慨中国古代天文学,在星占、命理、医学等中都有相应描述,常有人说中医是玄学,其理论不可捉摸,这就是对中国传统的无知。

而古代天文学的知识,在今天太少人知道了,明末顾炎武说:“ 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七月流火’,农夫之辞也;‘三星在天’,妇人之语也;‘月离于毕’,戍卒之作也;‘龙尾伏辰’,儿童之谣也。后世文人学土,有问之而茫然不知者矣,”(《日知录》卷三十)。正因为如此,现在的很多中国人才不能理解中国的文化!

如果懂得中国古代基本的天文学知识,也就对很多中国文化能够有所理解了。方能知晓古人并不愚蠢,懂得古人的时空观念,也正是长期对天象的观测,才能发出“天人合一”这样的声音!

星空和日月是古人认识宇宙的唯一手段,这一点上东方西方是有非常多相通点的,比如国外有黄道十二宫,中国有十二地支,中国有日晷,国外有Sundial,这种相似点不胜枚举,都是源于对相同的客观现象的观察。但不得不提的是,当西方能够将发展机械而获得的精确计时系统与其发展玻璃而获得的望远镜结合的时候(机械与玻璃都是源于教会修建主教堂的需求,钟楼与彩色窗户),在天体的认识上就将东方甩在了身后。

参考文献:1.舞天玄姬,中国古代“天人合一”与日行迹(黄道);黄道、赤道的观测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