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虎是一名非常有个性的国内导演,影视剧都很在行,他的作品有很浓烈的人文情怀和悲悯观念,同时,他拍出的影视剧表现手法多变、题材非常广泛,无论是荒诞的悲喜剧,还是大场面的战争片,都能驾轻就熟管虎个人资料。

管虎个人资料:管虎除了导演的《外乡人》之外还有什么片子

早年间,管虎导演因《头发乱了》、《上车,走吧管虎个人资料!》这两部片子为人所知,但因个人风格和题材的原因,并没有获得大众认可。

管虎个人资料:管虎除了导演的《外乡人》之外还有什么片子

后来被大众记住的,还是管虎从大银幕转战银屏之后的事管虎个人资料。一部由陈道明、陶泽如主演的电视剧《黑洞》,成为管虎个人的里程碑式作品。

管虎个人资料:管虎除了导演的《外乡人》之外还有什么片子

剧中管虎个人资料,对主要人物的刻画并未停留在传统的“正与邪”、“好与坏”的层面,而是以人物的感情与欲望为纽带,抽丝剥茧的直达人物的内心世界,因此,这部《黑洞》塑造的人物尤其鲜明、丰满,剧情也特别险象环生。

后来,管虎似乎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和感觉,相继拍了《冬至》、《七日》等影视剧管虎个人资料。这时,管虎已经不满足于重复自我、重复以往,因为在电视剧领域表现出众,为之后他回到大银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回到大银幕的管虎,依然对于个人表达的深度挖掘情有独钟。《斗牛》、《杀生》等黑色幽默电影,在业内获得很高的评价,它们不仅一如既往的贯彻了管虎的人文精神,还通过或荒诞、或文艺的表现方式,充满了耐人寻味的隐喻。

他的电影作品虽然请到了任达华、黄渤、苏有朋、闫妮、余男等明星加盟,但市场反响却很平淡,因此,他后来又拍了个人风格不那么鲜明的《厨子戏子痞子》,也算是给自己的“三部曲”画上和句号。

片子叫好不叫座,观众不太买账,究其原因,被好莱坞大片和国产奇幻大片包围下,大家似乎逐渐丧失了对审美和人文的判断,以及对故事和演技的极致追求,一句“看不懂”概括了那个时期观众,被市场裹挟下的迷茫与审美缺失。

不过,一部《老炮》,将管虎重新拉回了观众的视野。这部片子看起来很感动、很执拗,其实也正应了管虎当时的创作状态与心态。拍一部看得懂的作品,对向商业片转型的管虎来说尤为重要。

《八佰》的撤档,虽然和管虎个人的意义并不大,毕竟这是影视公司的事,不过也对管虎今后接作品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管虎是一位很有才情、很有表现力的国内导演,跨越影视剧也说明了他很强的控制和适应能力。不管《黑洞》、《杀生》还是《老炮》,都具有不错的观看效果,很期待管虎新的影视剧作品。

都知道管虎拍电影《老炮儿》,拍过电视剧《生存民工》(又名《春天里》),我今天要推荐一部别的,保准能让在上海漂泊打工的人飙泪,也保准能让一批在本世纪初上大学的人飙泪的一部戏,《外乡人》。

《外乡人》是那种几乎一句煽情的台词都不需要,全靠情节推动和演技,竟然每集都有泪点的戏。《外乡人》共43集,第一集是以2001年中国驻南使馆被炸为背景,最后一集就演到2010年上海世博会,平均每四集讲述一年,是一部上海底层本地人民和外来人口十年的生活志。管虎刻意表现了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如申奥、非典、奥运会、汶川地震等,但这些作为背景的宏大叙事,主要是用来衬托外乡人的辛酸,而不是叙事的主体。这一叙事风格的妙处在于:

一方面能够让很多观众产生怀旧情绪,自觉地进入到叙事之中。

另一方面,则表现出了外乡人的淳朴——国家也好,宏大叙事也好,上海也好,对他们并没有足够的善意或恶意,任何宏大叙事和宏大的城市,均会漠视普通人的存在——但他们却仍然爱国、爱城市、爱上海。

《外乡人》之所以好看,主要倒不是因为故事情节。严格的说,虽然这部戏人物众多、情节跌宕起伏,但这些“故事”的戏剧性并不强,只是小人物的吃喝拉撒,邻里之间的鸡毛蒜皮,情节非常密集但多半很琐碎。因此,这部戏主要好看在人物的塑造,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精彩表现。

《外乡人》没有单一主角,而是有多个主角,这几个主角的戏码容量相当、情感力度相当,如果每个主角的戏单独拎出来,都能拍成很好的电影,这种叙事结构倒颇像中国艺术史上所谓的“散点透视”。管虎这一点确实很牛逼。

管虎设置的时代背景,哪一个我都熟悉的不得了,每集后的片尾曲也都是当年的流行歌,说实话,冷不防听到羽泉的《最美》,我眼泪根本止不住。我几乎每一集都会被带回到旧日时光。而片中有两对人,又格外让我感动。

一对是男孩轮子和女孩叶子,他俩第一集就好像要在一起了,但直到最后一集,管虎才暗示他们会在一起。这漫长的十年里,他们各自为别人打工,被别人爱慕,虽然彼此似有情缘,但始终是朋友。这两个打工者的爱情拍的非常美,就像发生在学校里的那些爱情一样,如此温暖、朴实、真挚,我常常看着他们幸福的笑而幸福的哭,我真没想到在这样一部戏里能看到如此优秀的青春爱情戏,比那些所谓的偶像剧美好太多。  

另一对是河南的包工头老谢和苏北的裁缝店老板老陆。这两位中年男人是老冤家,又同时都对丁嘉丽饰演的东北妇女有好感(插一句:丁嘉丽真是下岗女工和农村进城妇女的化身啊),平时见面就吵架,有时候还差点打起来。可是,真正遇到了困难,另一个人会伸出兄弟般的援手。譬如老谢出狱,老陆拎着白酒去看他,开导他,那些话只有老编剧才写得出,老戏骨才演的好看;老陆因为丧子而得了精神病,老谢去医院给他洗脚,令人伤感不已。这种底层人民互相取暖的兄弟情义,恐怕也只能在外乡的漂泊者之间才能找到。

这部片子感情拍的好,酒拍的也好这两对角色我认为是《外乡人》最好的故事,之所以好,还有一个共同点:喝酒。

轮子是内蒙人,叶子是四川人,这两个人都是好酒之徒,酒量也大。叶子一整就是七八瓶啤酒,一失恋就喝酒,她喝酒的样子很好看,鼻子盛开着鼻涕花,眼睛却写满深意。叶子被毛头欺负的时候,轮子打抱不平,毛头搬来一打啤酒让轮子喝光才肯罢休,结果轮子直接对瓶吹了一瓶白酒。我们曾经的校园爱情呢,不也是这样吗?是的,我见过的,我听过的,是这样的。我觉得女生贪杯好酒一点也不是坏事,和女生喝酒,我从来都是以兄弟的名义敬你们的啊。

老谢和老陆也是如此,他们频频在小店喝啤酒,在小酒馆喝黄酒,在家里就花生米喝白酒。中年男人的喝酒往往最可厌,特别是七八个人胡吃海塞,吹牛拼酒,都很讨厌。但是,两三个男人喝酒就不是这样了,不论是同年的朋友还是父子翁婿,不论是冤家还是兄弟,两个男人对着头喝酒,声音不大,会心很多,那种甜蜜、舒适、美好、天宽地阔,不在其中者难以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