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核战略是在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华约,北约两个政治童振军、军事集团相互对立的情况下确立的,中国属于第三世界,有点核弹足够了,主要是打破核讹诈。

随着苏联解体童振军,华约不复存在,确立了美国的一超独霸,没有任何单一的国家与之抗衡。

由于美国的霸权本性决定了它的狼子野心,强盗心理,大自然的丛林法则,被美国运用得淋漓尽致,美国作为食物链的顶端,没有‘’天敌‘’童振军。对于美国讲,强权即是真理,就是规则,合则用,不合则弃,就是美国的本来面目。

美国在世界上到处挑起事端童振军,搞得乌烟瘴气,就是因为所谓规则、秩序、契约对于美国来说,就是一张纸,与美国讲道理,讲法制,实为一厢情愿。

进入新时代,当中国综合国力一日千里突飞猛进的时候,国民经济世界第二的时候,有些科技创新达到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的时候,美国感到了所谓的‘’威胁‘’,世界共同体,共享红利,美国是不愿意的,永远独霸世界,不允许任何国家超越美国,就成了美国的基本国策童振军。

于是,中国就成了美国打压遏制最主要的目标,为了达成目的,美国的战略重心从欧洲转移到亚洲。美国目前使用了任何可能的手段(除了直接的军事冲突),把60%最先进的海空力量部署到亚太,在我国的东海,南海,台海进行军事挑衅,且越演越烈,越来越频繁,公开叫嚣军事干涉台海。

基于此,有人提出了增核论,是基于当前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的科学的判断,美国没有对手,可以力压任何一个国家。中国唯一的守护神(核弹)其数量只有美国的二十分之一,远远达不到对美国的有限威慑能力。

我们的核力量是建立在第三世界时候的战略决策,当时有‘’华约顶着‘’,现在首当其冲的被美国全力打压,最主要的就是核力量与美国相差太远,不能对美国形成有限的核威慑。我们知道,自从敌对双方有了核武器后,世界大战基本上打不起来,主要原因就是所谓的核战略平衡,美苏或美俄都有七千枚左右的核弹,就是这样数量的核弹,才保证了世界处于相对和平的时代。

如果敌对双方的战略核武器数量对另一方相差太远或太多,根本不是一个数量级后,有着绝对优势的一方,就有可能铤而走险,当连相对平衡就达不到时候,国家安全就危也。

俄罗斯为什么可以高枕无忧的睡大觉?没有哪个敢惹它,就是因为他有着无比强大的核武器数量,虽然俄罗斯的核弹没有用于实战,听到这么多的核武器数量,人人都怕,这就是核武器真正的威慑且有效的功能。

金一南将军曾说过,威慑三要素,能力,决心,要让对手知道。俄罗斯全具备了,能力:七千核弹(两三百就没有这个能力);

决心:经常性的发出核威慑(敢于亮剑,而不是模糊概念);让对手知道:

让对手知道:俄罗斯向世界公开宣布使用核武器的几种情况,且经普京总统签字成为法律,哪个违反了或触碰了第几条,就用核武器反击。

没有哪个愿意去尝试俄罗斯的核武器反击,所以俄罗斯核武器威慑功能,发挥了最大限度的作用。

杨承军的核战略眼光停留在旧的时期(华约,北约对立时期),思想僵化,没有知己知彼,不知道敌人是怎么想的,当战略核力量差太多时,当有了反导技术时,当成为主要的战略对手时,当敌人全力对付你时,不能形成有效的核平衡,国家安全堪忧。

杨承军的核战略眼光还停留在纯技术层面上,核弹能够生存,第二次核反击,是经过专家严格认真分析了的云云。不知道敌人是没有考虑的怎样第二次反击,而是考虑了你只有几百枚核弹,只是敌人的零头,不能对敌人形成有效的威慑。

之所以说没有形成有效的威慑,是基于经常性的被美国军事威胁恐吓,这个意义上,数量只有零头的核武器威慑功能,是不能起到威慑作用的,是不够用的。

核武器不实战,相对数量的核武器才能起到威慑作用,才能起到所谓的核恐怖平衡,只有当敌人不再对你军事威胁时,核武器才真正够用,而不是所谓不多数量的技术性的核反击,因为没有让敌人害怕的核武器数量,不是威慑。

杨承军的核战略眼光没有把威慑功能发挥到极致,威慑的三要素之一,让对手知道,杨承军还让大家不要议论,网上都有了,敌人都知道了,还对网友‘’保密‘’,有点讽刺的意味。

核武器的真正够用,是敌人在任何时候,哪怕疯了的时候,都不敢对你动歪脑筋,动军事威胁的念头,那才叫够用,而不是纯技术的反击,因为敌人不怕你那点数量,要让敌人怕你,那才够用。

两个人的观点一个是从当前美国咄咄逼人的情形下,对祖国的担忧。一个是以多年在核武器领域研究专家而做出的专业解答。到底哪个看法更正确,我只能说,有总比没有好。少而精,不一定精过美国。尤其是前沿军事武器,大家互相都摸不清底,但是真正亮剑的时候,多一枚核弹,多一份威胁。

童振军:杨承军是军控专家,他的核战略眼光可靠吗

童振军:杨承军是军控专家,他的核战略眼光可靠吗

胡锡进的言论的主要立足点:

童振军:杨承军是军控专家,他的核战略眼光可靠吗

美国打算放弃签署即将到期的《美俄削减核武器条约》,作为世界第一军事强国的美国,从现在看来已经在很多方面对中国实施围追堵截,而美国放弃削减核武器,是有扩大核武器的趋势,如果我们还抱着小而精的态度,没有危机,觉得我们的核武器的主要作用是“精干有效”(杨承军的观点),这显然是有失前瞻性的。

童振军:杨承军是军控专家,他的核战略眼光可靠吗

童振军:杨承军是军控专家,他的核战略眼光可靠吗

童振军:杨承军是军控专家,他的核战略眼光可靠吗

童振军:杨承军是军控专家,他的核战略眼光可靠吗

什么是精干有效?就是说我国的核武器保有量虽然少,但是哪个国家对我国发动核战争,我们可以立刻做出核反击,让其亡国。杨承军说:

童振军:杨承军是军控专家,他的核战略眼光可靠吗

“我们不应该与核大国比数量、比规模,只要继续提升质量,保持住现有的核武器生存能力、抗核打击能力、突防能力等就足以威慑其他图谋不轨的国家。“中国不惹事,但是也不怕事。”这个精干有效有两个前提:

一、别人先对我国发动核战争;

二、我们还手,利用先进的核武器将其毁灭。

如果我们将这个精干有效放诸其他国家,我觉得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对于美国,就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一、美国对我国的核打击能力,我们真能计算的那么精确?别人先打我们,我们能否有效规避?试想一下1945年美国投放日本广岛、长崎的仅仅两颗原子弹,就可以让日本瞬间投降。这样以防御为主的核战略,如果真正遭受核打击,我们是不是能经受住损失?

广岛全市34.3万人,当日投放原子弹死了7.8万人,后续总共死了大约24万人。长崎总共23万人,当日死亡或者失踪10万人,后续死亡总数13.5万人。

我国人口众多,尤其是要是发生核打击,必然先打击大城市,2019年中国百万以上人口大城市130个,我们敢不敢拿这么多人的生命打赌?

二、我们的少而精,精干有效,对美国真的有效?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军事强国,实力远超后面其他国家,我们能保证美国没有未公布的更先进的拦截武器?军事在很大程度上都是雾里看花,真正核心的技术或者武器一般是不会公布于世界的。美国到底有多少底牌,我们也该打一个问号,以胡锡进文章中的分析,中国核弹头保有量在280枚左右,俄罗斯6490枚,美国6450枚。我们280枚能够保证多大的核威胁?

三、假使我们先进的核武器突破美国的拦截系统,真正对美国造成了核打击。美国6450枚的保有量,会轻易地束手就擒,缴械投降?我看以美国世界第一那么傲娇的态度,恐怕是要举全国之力,疯狂反击。

四,核武器只是战略核威胁,没有哪个国家敢真正使用核武器。这也是杨承军观点的基础,既然是作为战略核威胁,当然对比的就是技术的先进,如果我有《三体》中的二向箔,我当然可以横着走路,毁灭宇宙都是分分钟的事,这是在实力差距过大的情况下,完全通过技术碾压对方。这种威胁我完全认同,就像你拿着枪对一个会各种武林绝学的人一样,让他花里胡哨,也是一枪了事。

但是在实力差距不大的情况下,我们还要保证少而精,我们的精?能在多久不被突破,而沦为不精?胡锡进说:“和平不是跪着求出来的”,当然和平也不是拿先进武器比出来的。只有旗鼓相当,两人一旦打起来,都可以戳中对方的要害,这样才能互相威胁。要么不打,要么同归于尽。所以保持了双方的平衡。

俄罗斯最近几年经济一直低迷,但是这么多年在国际上依然很有影响力,即使是苏联解体,也没有被美国瞬间摧毁,就是因为它拥有的核武器数量,足以对美国做出战争决断时产生威胁。

伴随着我国的和平崛起,核武器不仅仅要保证质量,数量更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多一枚核弹就多一份威胁。这也是胡锡进极力提倡的地方,但是在国内,其实在军事方面,我们是不愿提及核武器的,我们从制造出核武器那一刻起,就没有因为我们国家拥有核武器而耀武扬威,我们爱好和平,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的民族信念,无论我们的国家多么强大,我们中华儿女都是这么一脉相承下来的,我们该为自己骄傲。

但是现在是一个特殊的时期,有人见不得你比他们好,见不得你要赶上他,见不得你变强大,别人已经跃跃欲试,围追堵截。而我们还抱着爱好和平,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态度,这样只会让我们自己吃到苦头。增加核弹无论到底最终用不用于战争,这都是给我国增加一层防弹衣。既然这是一场博弈,那就增加天平上的筹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