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廷敬 谥号 文贞
出生日期 1638年(明思宗崇祯十一年)[
逝世日期 1712年(康熙五十一年)
雍正王朝开篇时间为康熙四十六年 四十六年到逝世的五十一年的这段时间陈廷敬貌似主要工作是主持康熙字典的编纂工作
1710年(康熙四十九年)陈廷敬为总裁官与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开始编撰《康熙字典》陈廷敬一代名相。
1710年十一月,以耳病乞休,允之陈廷敬一代名相。
1711年五月,大学士张玉书去世,李光地疾未愈,应诏入直办事陈廷敬一代名相。
1712年(康熙五十一年 )三月陈廷敬一代名相,病剧,遭太医院诊视。四月去世。康熙亲作挽诗悼之,谥文贞。
而雍正王朝主要表现康熙中晚期吏治改革和权利斗争 诸皇子的夺嫡之争 所涉及陈廷敬的关系不大所以在剧中未被表现出来吧陈廷敬一代名相。
陈廷敬,一代名相,被康熙大帝评价为:“宽大老成,几近完人”
先大概说说这个大清官吧
陈廷敬是山西人,顺治年间的进士,而陈家,号称“进士九出,翰林六鸣”,自从有科考这个制度后,一门三进士就是祖坟冒青烟了,而陈家,自明朝开始,到陈廷敬的后代,出过九个进士,还有六个进了翰林院。这何止光宗耀祖啊,这不得不佩服陈家的基因啊。
陈廷敬很小就开始读书,十九岁中举人,二十岁中进士,在朝为官五十多年,升官就升了二十八次之多,做过工部、户部、礼部、刑部四大尚书。这放到今天,相当于做过农业部长、交通部长、财政部长、国防部长、宣传部部长、司法局长等等,职位最高是正一品。这在当时,除了皇族就是最大的官了。
而我了解陈廷敬,也是通过 康熙王朝 ,有一个经典的桥段,印象很深:
在康熙和众大臣商量是否裁撤三藩时,明珠和陈廷敬言之凿凿指责三藩之乱,而索额图却觉得应该安抚,遏必隆更是觉得朝廷现在国库空虚,存粮只能支用两年,军备不齐。根本没有能力直接裁撤并且应对后面的三藩之乱。
而陈廷敬却霸气回怼:“皇上,户部有钱买粮,足可用三年,如再给我两年的时间,我还可以再积聚一年的军饷”
索额图:“去年地震垮了后宫,太皇太后要改建寝宫,你为何说没钱?皇上,请治陈廷敬欺君之罪”
陈廷敬:“臣领罪,即使皇上此刻修筑宫殿,臣还是那句话,没钱,如果皇上现在要整顿军备,臣砸锅卖铁,挖地三尺,也要挖出银子来”
康熙皇帝:“好好,传旨,赏陈廷敬黄马褂,赐双眼花翎”
而也正是因为有陈廷敬大力支持,康熙皇帝才下定决心裁撤三藩。
陈廷敬一生兢兢业业为了大清朝,两次辞官,两次被再度启用,可见他在康熙心中的分量,甚至在他病逝之后,康熙皇帝还亲手写了挽诗:“世传诗赋重,名在独遗荣。去岁伤元辅,连年痛大羹。朝恩葵忠励,国典玉衡平。儒雅空阶叹,长嗟光润生。”并且下令皇子扶棺送回老家安葬。
这么厉害的人,为什么在《康熙王朝》里让人觉得没啥存在感?
这个我觉得主要是剧情展现的主要角色不一样
《康熙王朝》整部电视剧,主要是讲了康熙皇帝从登基到驾崩这一生的辉煌政绩。
除鳌拜、平三藩、收台湾、剿灭葛尔丹、打击朱三太子,平明珠索额图的党争。
从剧情看来,主人公分别是康熙皇帝、鳌拜、吴三桂、郑经、葛尔丹、朱三太子、明珠、索额图以及太子和大阿哥等,而陈廷敬在这部电视剧里,只是体现了他作为上书房大臣,为皇帝出谋划策以及作为户部尚书,保障皇帝打仗的后勤,并不是放在一线做主要剧情讲的,所以会让人觉得存在感不高。
如果想了解陈廷敬,推荐去看一下前年的电视剧一代名相陈廷敬
我是墨行影音,专注经典影视剧,喜欢就关注一下哦,每天都会奉上经典内容
图片转自网络,侵必删!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