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高宗赵构赵构退位,是历史上被黑得最厉害的一位皇帝。
他文武全才赵构退位,在靖康之难后,20岁时就凭一己之力,保住了大宋的半壁江山。
宋高宗56岁禅位赵构退位,做了25年的太上皇。宋高宗为什么会早早的禅位呢,主要原因有三个。但绝非是因为贪生怕死。
首先是因为海陵王完颜亮死后赵构退位,金世宗完颜雍继位,完颜雍继位时只有38岁,按照《宋金和议》,赵构应该称完颜雍叔叔,这倒不是赵构窝囊,完颜雍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亲孙子,完颜阿骨打出生于1068年,和赵构的太爷爷宋神宗年岁差不多。按辈分赵构确实应该称完颜雍叔叔,可宋高宗已经年近花甲,完颜雍比他小了将近20岁,为了避免这种尴尬,宋高宗选择了禅位。
第2个原因是宋高宗没有儿子,但是被囚禁在金国的宋徽宗和宋钦宗都有后代,当时金国已有准备,只待宋高宗死后,马上从宋徽宗或者宋钦宗的后代中选拔出来一人继承南宋的皇位,这样就可以达到兵不血刃征服南宋的目的赵构退位。赵构识破了金国的奸计,主动选择退位。
第三是赵构的生身母亲韦太后,曾被金国俘虏过,虽然赵构极力否认韦太后在金国留有后代,但不少史料证明,韦太后确实在金国生过两个儿子。万一赵构遭遇不测,按照宋代兄终弟继的传统,韦太后肯定会让她在金国和别人生的儿子来继承皇位。韦太后在处理和赵构同父异母的柔福公主时表现出来的果断与狠辣,让赵构记忆犹新。
鉴于以上三点原因,只要赵构突然死亡,南宋的江山便无可置疑地会落入金人手中。
赵构依靠自己的睿智,把皇位禅让给宋太祖的后代,实在是无比英明的抉择。
赵构退位 不但让金国的阴谋完全破产,也让韦太后措手不及,更使南宋黎民免于刀兵之厄。实在是一件天大的善举。
只是有些后人不识宋高宗良苦用心,对他肆意的谩骂侮辱,实在是让人可悲可叹。
,
赵构,宋高宗,宋朝第十位皇帝(1127年6月12日-1162年7月24日在位),禅位于赵昚,即宋孝宗赵昚。赵昚是赵构养子,宋太祖赵匡胤七世孙。
赵构为什么传位养子,他没有儿子吗?曾经有,三岁时受惊吓而殇。而赵构后来也是因为受到惊吓,导致“阳痿”。根据史书上的记载:建炎三年的二月份,金朝的宗翰突然出兵袭击扬州,并且攻陷了天长地区,这个时候金军的前锋距离扬州只有几十里。之后有一天深夜时分,宋高宗正在和一个宫女寻欢作乐,突然听到宫外“金兵渡江了”的呼喊声,立马慌慌张张地带着少量的随从骑马逃出城,一路飞快行进,行至瓜洲坐船渡江逃走。而就是这次突然而来的惊吓,使得宋高宗得了非常严重的阳痿,从此没有了生育能力。绍兴二年(1132年),六岁的宗室赵伯琮(后改名赵昚)幸运地被失去生育能力的宋高宗赵构选中,养育于宫中。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五月二十八日,被立为皇太子,改名为赵眘,而后登基。
要说南宋之初还真是烂摊子,偏安一隅。但如果要说南宋历史上最为出色的皇帝,那一定是宋孝宗,这在位二十七年间平反了岳飞的冤案,启用了大批主战派的将帅,在军事上锐意进取;对内整顿吏治、重视民生,开创了南宋史上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并最为后人称道的盛世——“乾淳之治”。著名的思想家朱熹、陆九渊、陈亮、叶适;还有著名的文学家,如陆游、范成大、杨万里、尤袤,著名词人辛弃疾等,他们都活跃在赵昚在位时期。
关于孝宗禅位:赵昚继位后励志收复中原,于1163年对金出兵,史称“隆兴北伐”,但宋军在符离惨败,此后一直拉锯战,并在1164年宋金议和,史称“隆兴和议”。其主要条款有四条:宋、金世为叔侄之国;宋朝缴纳的“岁贡”改称“岁币”,银绢各为二十万两匹;南宋放弃所占海、泗、唐、邓、商、秦六州,双方疆界恢复绍兴和议时原状;双方交换战俘,叛逃者不计算在内。
宋孝宗在动武受挫的情况下,又幻想通过和平修约的方式,收复中原,于是他于1170年5月,任命范成大为使者,向金过索求北宋诸帝陵寝之地,并请更定受书之仪。结果自然可想而知,虽然范成大颇有气节,不辱使命,但金世宗拒绝了拒宋朝的请求,只许孝宗奉迁陵寝,并且同意归还宋钦宗的梓宫。
宋孝宗见和平谈判的方式不成,又下定决心动武,他派主战派人士虞允文为四川宣抚使,统领四川军务,筹划兵分两路,北伐中原。但虞允文积劳成疾,于1174年病死,宋孝宗痛失臂膀,他的北伐计划遭到沉重打击。
1187年,宋高宗赵构病死,宋孝宗听闻后失声痛哭,两天不能进食,表示要服丧三年。宋孝宗虽然只是宋高宗的养子,但确实是位孝子。接二连三的打击,让年近花甲的宋孝宗开始变得心灰意冷,他开始让太子赵惇参预政事。
1189年,金世宗病死,时年21岁的金章宗完颜璟即位。按照“隆兴和议”的条款,时年62岁的宋孝宗在给金国上书时,要称呼小自己41岁的金章宗为叔父,一生以恢复为己任的宋孝宗不愿意在承担这样的耻辱,这也成为促使其退位的最后一根稻草。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