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程普怎么死的,七分虚构,三分真实
你以为张飞黑,其实人家白着呢
你以为的周瑜是“既生瑜,何生亮”,其实人家一点也不在乎诸葛亮...
作为一个在历史上恢弘大度,资质风流,仪容秀丽,品德高尚,能文能武的大将,周瑜硬是在小说里变成了心胸狭隘,善于嫉妒,总是落后诸葛亮一拍,最后被活活气死的孙吴大都督。 真正的周瑜,是完完全全的偶像剧男主人设。
首先,周瑜帅,《三国志》记载“瑜长壮有姿貌”;《吴地记》说周瑜“美姿貌”;苏轼名句“遥想公瑾当年……雄姿英发,羽扇纶巾……”就连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也不忍对周瑜的外貌下黑手,说其“资质风流,仪容秀丽”。
其次,他不仅长得帅,还很有胸怀。 《三国志》里就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 在“江表之虎臣”中位列第一位的名将程普,早年和周瑜不和。 程普爱仗着自己资历老年纪大,多次欺辱周瑜,但周瑜每次受到程普的欺辱之后都对其避让不和他计较。 “性度恢廓,大率为得人”。 程普再怎么无理取闹,毕竟也是通情达理之人。他多次找周瑜的茬,周瑜的态度都很好。渐渐地,程普便彻底拜倒在了周瑜的牛仔裤下。 与周瑜交好之后,程普还对别人说:“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
而那句经典的“既生瑜,何生亮”,在《三国演义》这本书出来之前,应该是没有人知道的。总的说来,罗贯中写《三国演义》这本书的意图就是为了扬刘抑曹,顺带中伤了一下周瑜。反正,以周瑜的性格,很有可能也就一笑置之了。
当上六国丞相的苏秦,最后为何落得五马分尸的下场呢
苏秦同学绝对是古代励志青年的榜样,其刻苦学习的“英勇”事迹一直激励着后世仍至今天的我们。苏秦也是穷人家的孩子,早年到齐国求学,拜鬼谷子为师,曾与张仪同学。学成后,游历至秦国,向秦王上书十余次阐述自己的治国主张,仍不被任用。后盘缠耗尽,穷困潦倒,只得狼狈归乡。他老婆正在织布,见他落魄回家连织机都没停,继续织布。他嫂子见他这样回来,也没有马上要给他做饭吃。而他的父母见他回来,连话也没和他说一句。苏秦见到这般情形,心里非常难受,长叹到:“这都是我的过错呀!”于是他连夜找到了姜太公的兵书战策,埋头诵读,反复选择、熟习、研究、体会。读到昏昏欲睡时,就拿针刺自己的大腿,鲜血一直流到脚跟。
经过刻苦攻读,苏秦再度出山,游说于东方六国提出合纵之策以对抗强秦。赵肃侯最先采纳了苏秦的“合纵”主张,并资助他去游说各诸侯国加盟,以订立合纵盟约。东方六国为求自保,相信了苏秦“团结就力量”的游说,订立了合纵盟约,并先后拜苏秦为相。这样,苏秦身配六国相印,达到了人生的的巅峰。合纵成功后,苏秦自楚北上,向赵王复命,途经家乡时,他的妻子不敢正面看他,他的嫂子跪拜于地,他们父母也把家打扫的干干净净的迎接他。苏秦感慨万千,说到:“同样的一个人,富贵了,亲戚敬畏;贫贱时,连亲戚都轻视。此后,苏秦成功组织了六国联盟抵抗秦国,致使秦国十五年内不敢出兵攻打六国,获取了六国十五年的和平生活。
世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后来,苏秦的合纵之盟,在张仪的连横之术下瓦解了。燕国与齐国为了土地和历史恩怨相互攻伐。苏秦有感于燕昭王当年的知遇之恩,与燕王相约在齐国为燕国做卧底,事发。苏秦死的很惨烈,气急败坏的齐湣王将他残忍的车裂了。但是苏秦没有白死,燕将乐毅率领的军队横扫齐国,连下七十余城,齐国只剩下莒光和即墨两个城市苟延残喘。九泉之下的苏秦应可瞑目了。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