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极其正常的事情演变成不正常的事件彭宇事件,追根溯源还是因彭宇案引起的“彭宇效应”。
因着哪位大人的一句“不是你撞的你为什么扶她?”也就认定了“但凡掺扶者就一定是肇事者”的这样一个逻辑。其意义深远,影响至今。
今天我把这句话再翻译一遍:遇到摔倒的不管是男女老少,一定不能搀扶,因为只要你搀扶了,如果对方告你是肇事者你就一定是肇事者。
各位听明白了没有?
对正常的人来说,保护自己永远是第一要素,如果你明知道你的行为会给自己带来麻烦甚至灾难,那么规避才是合理行为。
所以,我也会选择规避。我既不能忍受因我的善意带给我的却是羞辱,也经受不起因我的善意而蒙受经济损失。
或许有人会说这只是个别的现象,绝大多数的人不是这样,该做的还是要去做。
不!我是去做善事不是去碰大运。
利用他人的善意实施敲诈是大恶,什么时候这种恶者得到了应有的惩罚,这社会的风气自然就会好转。
深圳虐童事件的举报者被开除,你怎么看你觉得合理吗
深圳虐童事件视频发布者王华礼被解聘,在社会上还是有一定负面影响的!毕竟王华礼暴露在公众面前的是揭露了家暴事件,挽救了一个小女孩被虐待!他做的是一件符合人理道德的一件好事!人们不会去深究视频的来源!
人家在自己家里打小孩,你有先知先觉吗?这中间就包含了个人动机!做好事的出发点是什么?如果处于个人不可告人的目的去窥探别人的隐私,顺带牵出了虐童事件,做了一件救小女孩于水火的好事!好事归好事,非法盗用资料,窥探别人隐私触犯了法律也是不能以功代过的!
所以,对于当事人王华礼来说,众人的赞扬和法律的惩戒都是应该领受的!这充分显示了法制社会是褒贬分明的社会!同时告戒人们:阳光下的美好不能掩盖黑暗中的丑陋!
为什么有的人都变得麻木不仁他们的心理是怎样的
为计么有些人娈的麻木不仁,他们的心理怎样?
社会在发展,人们的生活条件得到的非常大的改善,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社会优良传统、优良作风正在得到发扬。
一次回家的机会,正是中午十二点多一点。一位上了年级的老人,拉着装滿废纸的车子,在公路上走。不远处要上一个比较陡的坡路。当老人拉着沉重的车子,艰难的往前走的时候,有放学回家的三四个小朋友正赶回家吃饭。小朋友看到老人费劲的样子,马上上前帮老人推车。推上坡后,老人停下车,向小朋友们道了谢。目送小朋友们离开,擦了把脸上的汗,留露着温暖的笑容。这时在老人的心里藏的是对小朋友们感激的心情。小朋友的善举也感动着老人。
这也是社会美得的传递和发扬。但也有一些负面影响在蚕食着人们的心灵,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如网上见到的扶路边跌倒病人反受讹诈。帮人拉架反受打,躺在车前耍污赖,是对社会美德的污染。这些人肮脏的心灵,装的是以图賴,占取别人的便宜满足自已。但社会正气在增长,在传递,互帮互爱精神在发扬广大。
有哪些历史事件的真相在以后的岁月中出现了多次反转
2006年11月20日,南京市民彭宇陪同一名在路上跌倒的徐寿兰老太太前往医院检查,检查结果表明徐寿兰股骨骨折,需进行人造股骨头置换手术。徐寿兰随即向彭宇索赔医疗费,彭宇自称是乐于助人,怎么反倒被指成是肇事者,拒绝了老人的要求。后在各种调解失败后,于2007年1月4日在鼓楼区法院提出民事诉讼。
据彭宇本人称,当时其在公共汽车站发现一名老太太跌倒,马上跑过去将其扶起并送其去医院检查。
据徐寿兰称,“我当时亲眼看到他撞到我的!”并表示,“我们老两口都有退休金和医保,儿子在公安局工作,不是说承担不起医药费,只是要讨回一个公道。”
据目击证人陈二春先生称,老太太手里拎着保温瓶,向第三辆公交车跑去。她跑到第二辆车的车尾时,不知为什么就跌倒了。这时,他看到从第二辆车后门下车的彭宇走了几步,上前帮忙,然后自己也上前帮忙,并打电话叫老人的儿女过来,整个过程大约半个小时。
陈二春先生回忆称,当时整个过程很平和,他自己也上前帮忙,一起把徐老太扶到路边,徐老太神志清醒,还借了电话给她儿子和侄女打了电话,徐寿兰对他和彭宇连连感谢,还说“不会连累你们的”。但在第三次庭审上,陈二春先生的话被徐寿兰坚决否定。
2007年9月5日,南京市鼓楼区法院主审法官王浩对彭宇案做出了一审判决,称“彭宇自认,其是第一个下车的人,从常理分析,他与老太太相撞的可能性比较大”,并判断“如果被告是做好事,根据社会情理,在老太太的家人到达后,其完全可以说明事实经过并让老太太的家人将她送到医院,然后自行离开。但彭宇未作此等选择,他的行为显然与情理相悖”。
对此案的结论是“本案中,发生事故时,老太太在乘车过程中无法预见将与彭宇相撞;同时,彭宇在下车过程中因为视野受到限制,无法准确判断车后门左右的情况,故对此次事故,彭宇和老太太均不具有过错。”“本案应根据公平原则合理分担损失,本院酌定被告补偿原告损失的40%较为适宜。被告彭宇在此判决生效的10日内一次性给付原告人民币45876元;1870元的诉讼费由老太太承担1170元,彭宇承担700元,并裁定彭宇补偿原告40%的损失,即45876元,10日内给付。”
2007年10月15日下午,中共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在十七大江苏省分组讨论会上发表讲话,专门提到了彭宇案,以其为案例介绍江苏省“大调解”机制,作为其工作政绩的展现。此讲话可视为省政府影响此案调解、审理结果的证据。同时标示着官方公开表示此案以庭外“和解”告结。
和解结果:和解结果并未对媒体公布,相关细节不得而知。据悉,该案和解的结果是彭宇承担了10%的责任,赔偿1万余元,传言为“第三方”支付,但此传言未获官方确认。
彭宇从南京某通讯公司辞职,去向不明。其律师和他还有联系。徐寿兰从原住址搬走,2010年8月去世。
2012年1月16日,瞭望新闻周刊发表文章《彭宇承认与老太碰撞 “彭宇案”不该被误读》。南京市委常委、市政法委书记刘志伟接受《瞭望》新闻周刊专访时指出,综合当事人陈述和法庭调查,舆论和公众认知的“彭宇案”并非事实真相,当时徐寿兰(徐老太)经过一辆公交车后门时,彭宇正从这辆车后门第一个下车,双方在不经意间发生相撞,彭宇先回头时发现摔倒在地的徐寿兰,随即将其扶起,并与后来赶到的其家人将老人送往医院治疗,其间还代付了200元医药费。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