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斧声烛影”差不多可以和“捕风捉影”划等号赵氏兄弟,模糊的音像不能作为事实依据,以此定案太不严密。赵匡胤属于非正常死亡,但不一定是谋杀。

赵氏兄弟:斧声烛影的传闻可信吗赵匡胤是否被谋杀

“斧声烛影”源于一个叫文莹的和尚写的笔记小说《湘山野录》,好多情节基于想象和加工,这样的“野录”怎么能成为证据呢赵氏兄弟!按笔记的描述,赵匡胤死后“玉色温莹如出汤沐”,不但没有“柱斧”的外伤,也没有搏斗痕迹和中毒迹象。

赵匡胤一直头脑清醒赵氏兄弟,暴毙之前也没老糊涂,对身后事不可能没有预案。彼时晋王赵光义是大宋朝二把手,完全是接班人的节奏,谋篡动机并不强烈。而且哥俩喝酒时赵匡胤屏退了左右,若不屏退呢?屏退也不会走太远吧?也就是说,即便赵光义谋杀也只能是临时起意,不但风险不可控还会授人以柄,划不来。

因为兄终弟及的超常规传位,赵家奠定江山的“陈桥兵变”和之前更加随意的五代更替,身体棒棒的赵匡胤突然死亡,以及对赵光义本人的不感冒,都可能促使人们脑洞大开以贯通逻辑。逻辑的主基调自然直指最大受益者,赵光义成为重点嫌疑对象也不奇怪——至于《烬余录》中说他因调戏花蕊夫人而与赵匡胤冲突,就更是饮食男女的意淫了,这跟杨广调戏宣华夫人的情节何其相似赵氏兄弟!

赵匡胤死时年过半百,而且嗜酒——甚至酗酒,无法确定他身体真有传说中的那么好,因为古代医学无法排查诸如高血压赵氏兄弟、冠心病和脑溢血等隐疾。而喝酒导致脑出血死亡的例子就是现在也不在少数。

即便老赵身体好,也不排除其他猝死的可能。“上帝之鞭”阿提拉的身子骨比老赵结实多了,也是饮酒之后暴毙,有一种说法就是酒精刺激鼻腔毛细血管破裂致使鼻血倒流堵塞了呼吸道。甚至呼噜打的不合适都有可能窒息,全球因此而死的每年有几千人。果真如此,笔记中赵匡胤“鼻息如雷霆”的细节就值得关注了。当然这也只能是猜测。

你好,我是木易八未,喜欢历史,致力于用大白话讲出有趣历史~

赵氏兄弟:斧声烛影的传闻可信吗赵匡胤是否被谋杀

赵氏兄弟:斧声烛影的传闻可信吗赵匡胤是否被谋杀

赵氏兄弟:斧声烛影的传闻可信吗赵匡胤是否被谋杀

赵氏兄弟:斧声烛影的传闻可信吗赵匡胤是否被谋杀

先来说说赵匡胤,不同于水浒传中对赵匡胤的美化——说他是朵天命所归的“白莲花”,历史上的赵匡胤是一个既腹黑又无情还可以拿奥斯卡奖的皇帝(名副其实的“黑莲花”)。

能拿奥斯卡小金人是因为他在柴荣面前太能装了。

赵匡胤23岁投奔后汉枢密使郭威,郭威后来发动了兵变建立后周,赵匡胤被提拔做了禁卫军的小头目。看准了周太祖膝下无子,便积极在周太祖唯一的养子柴荣面前展现自己有才华又机敏的一面。柴荣非常欣赏赵匡胤便对他多加提拔,任命他承担训练、整顿禁军的重任。赵匡胤表面上对柴荣忠心耿耿,私底下却利用职务之便,大肆培植自己的亲信势力,为陈桥兵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说他腹黑是因为他两顿酒就解决了两件影响深远的大事。

第一顿酒,陈桥兵变、黄袍加身。赵匡胤提前喝了一顿酒,在酒桌上对属下的将领们“频频暗示”后,装作酩酊大醉睡死过去了,只等第二天被“强迫”穿上龙袍。你不信?我就问问你,哪个将领出征抗击外敌入侵会带着私制的龙袍?为何《辽史》中根本不曾记载过有在那个时候发动战争?

你问赵匡胤怎么暗示的?

赵匡胤“醉醺醺”地问军师赵普:“汉高祖刘邦这样一个无业游民,为什么能做皇帝呢?”

赵普:“因为他文有萧何相助,武有韩信相助。”

赵匡胤:“这样啊!我看先生就是萧何!”

赵普眼光一亮,然后就有了陈桥兵变、黄袍加身。

第二顿酒,杯酒释兵权。赵匡胤坐上皇位之后不久便请当时给他黄袍加身的各位将领参加宴会,酒过三巡之后,赵匡胤跟他们诉苦:“我最近这段时间天天失眠,多梦,总梦见你们也被属下拿刀架在脖子上,被强迫穿了龙袍,这可怎么是好?”将领们立马酒醒了一半,纷纷下跪表忠心。赵匡胤扶起将领们:“我知道你们不愿,但是我当初又如何是自愿的?情势所迫啊!为今之计,我赏你们大量金银土地等不动产,你们回家享受生活去,可好啊?”将领们纷纷领赏谢恩,第二天就告老还乡了。

说他无情是因为在他宣誓效忠的柴荣死后不久,他就欺负柴家的孤儿寡母,夺了他们的江山。虽未“斩草除根”,但封柴荣10岁的儿子柴宗训为“郑往”,远远的送到房州(今湖北房县)。柴宗训20岁就郁闷而死了。

那么如此腹黑、无情、会演戏的赵匡胤为何会被弟弟给弄翻船了呢?因为赵匡胤没有其弟赵光义狠毒。杀兄欺嫂灭侄除弟,这都是宋太宗赵光义干过的事!

杀兄:开宝九年十月十九日夜,赵匡胤请赵光义吃饭,吃饭时屏退了左右,吃饭的时候具体发生了什么事情不知道,只是外面的太监先是看见烛光影下,赵光义似乎在推拒什么,而后听见赵匡胤用柱斧(镇纸文具,材质为玉或水晶)戳地面,并伴随着赵匡胤大喊:“好做,好做。”的声音。三更时分,太祖睡去,晋王离开。五鼓时分,官宣皇帝驾崩。说睡去的凭证是“遥闻鼾声如雷”,但真正什么时间死的,谁知道呢?无论过程怎样,结果是赵匡胤死了,而继位的由赵德芳变成了赵光义。(赵匡胤身上发生的“大事”都和酒有关,就连死也不例外)

欺嫂:赵光义继位后,没有完成对开宝皇后的承诺(锦衣玉食、生活无忧),而是将她强留在皇宫的冷宫中,在开宝皇后死后又不允许她和赵匡胤合葬。这是前所未有的怪事,也因为这种奇怪的事情导致有一些人还有桃色猜测,觉得这件事另有猫腻。

灭侄除弟:尽管赵光义自己的皇位是按照兄死弟承的方法得来的,但是他并不想传位给自己的弟弟,他想传位给自己的儿子,所以他先设计杀死了自己的弟弟赵廷美,气死大侄子赵德昭、又设计杀害二侄子赵德芳。

从以上这些事看来,赵匡胤输在了对弟弟的信任和不如弟弟狠毒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