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司马迁之前,并没有一部特具科学性的、综合完整的“中国史”鲁迅称史记为什么。《史记》又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鲁迅称史记为什么,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这是它的开创鲁迅称史记为什么,在这之前的历史,多为国别体史书或编年体史书,纪传体是他开始的。
它的开创性和文学性决定了他的历史地位鲁迅称史记为什么,但并不是它多么真实,
很多人从他的经历看,觉得他是董狐之笔,写的真实,特别是汉朝人居然把开国皇帝写成小人、流氓无赖,更显得真实了鲁迅称史记为什么。
实际上,司马迁家族世袭太史公,他的父亲也是太史令,他们只可能在汉朝钦定的框架内写历史,不可能超越,更不可能私自编写史书,如果私自编史,那不是宫刑可以解决的,
所以,他写的历史,都是根据皇帝的意图修史,不是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在《史记》里,我们可以看到神话故事,可以看到传说,可以看到他不可能知道的密室之言,可以看到同一个人的年纪、死法、故事可以完全不同,这样他之前是没有的。
史记之后的官方正史,即“二十四史”,还有很多其他史书,都依照《史记》体基础,以纪传体形式编纂而成,这决定了他的历史地位。
司马迁的成就,是作为一个“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学家,已经足够伟大了。
《史记》记录了这三千年的历史,成为一部通史著作,这在中华民族历史之中,也是第一次,它不仅仅是一部通史,还是一部纪传体通史,整部史书由一个个人物的传记写出,由不同的人物列传相互对比,相互印证,便是整部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上下三千年。鲁迅先生评价《史记》为: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刘向认为: 《史记》“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并称“史学双璧。但《史记》的作者,在著述此书时,却经历和承受了非人的侮辱与磨难。
公元前99年,汉朝将军李陵奉命率五千人马出征匈奴,遭遇了匈奴八万人马的誓死抵抗,李陵虽率众奋勇厮杀,终因寡不敌众、孤立无援而战败投降。
司马迁冒死为李陵讲话,是因为他知道李陵的品格,更知道对于国家而言,唯有善待李陵,才能有更多的将士愿意为国而战。 司马迁因替李陵讲情而获罪,被处以宫刑。圣旨颁下的那一刻,那个为了国家敢于谏言的司马迁彻底 死了。
按照汉朝刑法,宫刑也有逃避的办法,就是用钱赎,需要五十万钱。但司马迁官小家贫,哪能拿出这么多钱,因为穷,他终于还是受了那一刀,砍去了他为人的尊严。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笑柄。 其实,何止天下人耻笑,连司马迁自己都不原谅自己。在《报任安书》里,他写到:行莫丑于辱先,诟莫大于宫刑。因为觉得愧对祖先,他再也没有去父母的墓前拜祭过。在那个人人尚勇、视名节高于一切的年代,连奴隶婢妾尚且懂得自杀,更何况是士大夫司马迁。他当然也想过自杀。他一死了之简单,但父亲临终前的遗愿谁去完成?司马迁出狱后倒升了官,汉武帝封他为中书令。又过了十年,司马迁终于完成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理清了上至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共3000多年的历史,更被推崇为文学典范,历经几千年而不衰。
郑樵说:“六经之后,惟有此作。”梁启超说:“史界太祖,端推司马迁。” 金圣叹在评《屈原贾生列传》中说,司马迁“借他二人生平,作我一片眼泪。” 当打击来临,无法事事保全时,要有所取舍,像司马迁那样,舍弃了人宝贵的尊严,为的是完成巨著,实现宏愿,看似窝囊,其实是坚忍,顽强,有担当。 司马迁如果自尽,就没有了《史记》,屈原如果没有自尽,就没有端午节,项羽如果选择过乌江,楚霸王未必不能东山再起,人生短暂,最难的不是柴米油盐,最难的是选择,坚持者有成有败,不坚持者碌碌无为,但有载入史册者,莫不是大义,大勇,大智,大奸,大忍之人!司马迁隐忍负重的超脱,其无限心思都在笔下。他生死不为己,只为《史记》。宏愿一出,牺牲时间精力,乃至个人尊严。精于一本书,传于万千代!经得住千难万险,才守得住千古风流。伟哉,司马迁!壮哉,司马迁! 司马迁忍受非人的磨难与屈辱,坚持写完了《史记》,是他伟大人格的必然展现 。写完《史记》,是他父亲的遗愿,更是他自己须臾不可割舍的事业!为了事业,他可以放弃名誉、可以忍受屈辱。他的巜史记》已然不朽,他奋不顾身写《史记》的“事业境界”,更是我们现代人应该大力推崇的。现代的强国、富民事业更伟大、更崇高,更需要一大批人,以司马迁对事业的执着精神,为之努力、为之奋斗、为之奉献!
司马迁他不仅仅是一个出色的史学家,他还是一个文学家,司马迁写作《史记》,带有自己强烈的感情色彩,甚至各个人物的传记之中,运用了非常多的文学手法,所以鲁迅先生才给予了一个非常高的评价,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所著的《史记》,贯通古今,它记录了中华民族将近三千年的历史,正因为如此,中华民族的历史,才不会被时间的长河所冲散,更确立了通史的纪传体的题材,影响了史学在整个中华历史的地位,司马迁已经做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所以,它才被称为“史家之绝唱”。司马迁在写作《史记》时,运用了非常多的文学手法,所以他写的传记里面,塑造了一个有一个经典而又富有个性的人物,这些人物形象在《史记》之中定型,并延续千年,比如勇猛无比,豪情壮志的项羽,老谋深算,善于用人的汉高祖刘邦,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李广等等,这些人物的传记的描写都是《史记》之中非常精彩的,所以,它才被称为“无韵之离骚”。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