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苦禅李敬揆,原名李英,号励公,我国当代杰出的大写意花鸟画家、书法家、人民的美术教育家。1899年1月11日(戊戍年十一月三十日)出生于山东省高唐县李奇庄的一个贫农家庭。少年时,在民间艺人的影响下,走上了艰苦的艺术征途。
1919年到北京,先入北京大学附设的“勤工俭学”(又名法文专修馆),半工半读坚持学习。同时,又在北京大学附设的“业余画法研究会”,向徐悲鸿先生学习素描与西画。1920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攻读中文,1922年转到“北京国立艺专”西画系学习。这期间,经常靠晚间拉洋车维持生活。为此,同学林一卢赠他“苦禅”二字为名(苦,即苦难的经历李敬揆;禅,古称写意画为禅宗画)。1923年,拜齐白石翁为师。此时,齐翁名气尚微,加之当时北京摹古风盛,唯齐翁别开生面,大胆创新。因此,颇受讥议。
1925年李敬揆,于“北京国立艺专”毕业,任北京师范学校的教授,兼任保定第二师范教授。1930年,应聘到杭州艺专任国画教授。
抗日战争初期李敬揆,北京沦陷,李先生极为激愤,辞去一切“公职”,隐居前门老爷庙与西城柳树井二号,因他平日与爱国志士交往甚密,于1939年被捕入狱,严刑拷打,坚贞不屈。
抗战胜利后李敬揆,1946年任“北京国立艺专”教授。1949年,北京解放后改为兼任教授,李先生于1950年上书毛主席,请求安排工作,毛主席当即写信给徐悲鸿院长,并派秘书前去看望,随即李先生被安排到“中央美术学院”附设之“民族美术研究所”任研究员。尔后又调至该院的国画系任写意画教授。
“文革”期间,李先生惨遭迫害,被诬为“反动学术权威”,关进“牛栏”,经受百般折磨,之后又被下放到农村劳动。
1972年敬爱的周总理派人请老画家作画,李先生被邀请参加,三年中为国家作画三百余幅。
“文革”后,李先生恢复了名誉。绘出《红梅怒放图》、《晴雪图》等等,尔后,又任“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与政协第五、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81年投入科教片“中国花鸟画”、“苦禅画鹰”与“苦禅写意”的拍摄工作,将毕生宝贵艺术经验毫无保留地付诸银幕,献于子孙后代。期间,创作了巨幅“墨竹图”与“盛夏图”等杰作。
1982年春赴广东经济特区访问,非常兴奋,深感中华振兴有望,立下了百幅创作的壮志。
1983年春,有关部门举办李苦禅教授从事教育事业六十年祝贺大会。6月8日应邀为日本长崎孔子庙书写了巨联:“至圣无域泽天下,盛德有范垂人间”。
1983.6.11去世。
2018年3月18日10点59分,83岁的李敖在台北去世。在李敖得知自己的生命进入倒计时,他曾说过一句很有意思的话,“与我的亲人、友人或者仇人说声告别”。
按照李敖的原计划,他曾想做一档叫作《再见李敖》的节目,他说,“我这一生当中,骂过很多人,伤过很多人;仇敌无数,朋友不多”。他坦言“因为是最后一面,所以我希望这次会面是真诚,坦白的。不仅有我们如何相识,如何相知,更要有我们如何相爱又相杀”。
李敖的这个计划自然已经实现不了。我们只能大致盘点一下他“仇敌”有哪些,这也是一种特殊的纪念吧。
据说有名有姓的人李敖大约骂过3000多个,并说整个台湾只有三个人的文章可以看,分别是胡适、殷海光和李敖,其他人连提都不要提。这个声言找个佩服的人就照镜子的叛才,却曾经在多种场合坦承自己对于胡适的崇拜。李敖曾说对于自己一生影响最大的人有两个,胡适和蒋介石,一个是他的朋友,一个是他的敌人。
对于蒋介石和蒋家,李敖一生可谓恨之入骨。,“现在我眼看着蒋介石死掉了,他儿子死掉了,他孙子也都死掉了,连私生的孙子也死掉了,都不在了,剩下的,也都老的老、死的死,我的敌人等于都没有了。他们不是我的敌人,但是他们曾经拦过我的路,我现在也老了。”
对于台湾政治人物,无论是蓝绿哪个阵营,李敖似乎都没有好感,他骂李登辉‘小人李登辉满嘴都是狗屁”;他骂陈水扁“台湾四百年来不要脸,陈水扁第一”;他骂吕秀莲“我们不会正眼看吕秀莲,因为她太老,我们不会斜眼看吕秀莲,因为她太丑”;他骂马英九是“小白脸还娘娘腔”。
至于文坛和思想界,李敖骂的人就更多了,数不胜数。李敖骂战的最大特点是,不分阵营不分敌友。在《文星》时,他既骂过思想上的论敌徐复观,后来又和《文星》老板萧孟能失和。
李敖还有句名言,“前妻是最可怕的敌人”,他说的就是曾有台湾第一美人之称的胡茵梦,虽然离婚后骂了几十年,但李敖在《再见李敖》中据说最想请的就是她。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