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朴贤善、皇帝最怕皇子结帮图谋不轨
从秦始皇开始算起,在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思想的统治下,各朝代封建统治阶级构建了一套完整的封建礼教体系,其中的“皇权至上,唯我独尊”是其中的核心内容之一朴贤善。
在这样的情况下,只要算是个正常的皇帝,基本上都是皇帝一人说了算,皇帝说的话叫做“金口玉言”朴贤善。所以说皇权至高无尚,不容质疑和挑战。
话又说回来朴贤善,正因为这样的思想在皇帝身上普遍存在,皇帝为了巩固自己的既得利益,对任何人都有所防范,包括皇子。
皇子和大臣走得近朴贤善,一般是大臣支持皇子的表现。这样的拉帮结派,任其发展下去。轻则皇帝被架空,严重的话就会出现逼宫甚至弑君的事件,所以任谁都会怕。所以皇帝最重要的权谋就是搞平衡,用一股势力来压制另一股势力,任何势力的一枝独大对皇权都是一种威胁。
单说唐朝,李渊不是被儿子李世民在“玄武门兵变”之后逼退位么。李隆基不是被儿子李亨在“安史之乱”之后取而代之么。李承乾不是纠集大将候君集弑杀李世民么?安庆绪不是在安禄山称帝之后杀了安禄山么?这样的事例太多,有时候就是防不胜防。一个好端端的皇帝,如果被皇子架空了,说话轻飘飘的没一点份量,你说活着该有多窝囊。被逼退当了太上皇遭到软禁,那就象一只老虎给拨了牙,一只凤凰给拨了毛,完全成摆设了,生不如死呀。更别说碰到不肖子孙来个一刀切的。
二、皇帝最怕皇子结帮否定自己的过住
皇帝的一生,功过自有后人评说。这个就是皇帝死了以后的事情了,那时候两眼一闭也就管不了那么多。皇帝生前如论如何,都会维护自己的那点尊严。大多数情况下他做一件事情对了也是对,错了也是对。所以我们看到许多不解风情的大臣,经常因为一件小事一句话惹恼了皇帝,其实就是否定了皇帝的做法而掉了脑袋。
皇子和大臣结帮拉派可想而知,皇子处理事情会有自己的主张,难免和皇帝意见相左,甚至在一些重大事情上把皇帝以前的主张全盘否定,统统推翻。这样的话,皇帝就觉得没有了权威。所以皇帝怕皇子和大臣结党,有了叫板自己的底气,然后再来否定自己。
在这方面最具代表的就是乾隆皇帝,当了六十年皇帝的乾隆还不过瘾,当他认为自己做皇帝的时间不能超过康熙时,自动选择了退位。说是退位了,大权却牢牢握在手中不放,怕什么?就怕在有生之年嘉庆皇帝把自己的政令改的面目全非,换句话就怕自己一生被否定了。他还时时派心腹之人观察嘉庆的一举一动,看有没有按自己意愿办事。乾隆皇帝死了,嘉庆才熬出了头,嘉庆首先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办了乾隆朝第一宠臣和坤。
三、皇帝最怕皇子结帮影响到江山社稷
各朝各代的皇子们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势,都会利用自身的优势或明或暗的去拉拢或者结交朝中大臣,很多大臣为了利益也会去选边站。基本上叫做一朝天子一朝臣,新皇登基对异己的排除和清洗不亚于开国皇帝对功臣的打压。
那么皇子结帮,说穿了就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政治生态,严重的话,还会影响到江山社稷。比如在立储的问题上,大臣可以影响皇帝的判断和抉择。弄不好就会立下一个不好的接班人,从而断送了千秋江山梦。最直接的例子就是秦始皇死后,二世胡亥和大臣赵高等人结成帮,矫诏废除太子扶苏而立胡亥即位,秦朝二世而亡。杨广和大臣杨素等人结帮,陷害太子杨勇,最终隋文帝杨坚改立杨广为太子,隋炀帝杨广登基,隋朝也是二世而亡。活生生的例子啊!更有甚者,还有地方上的皇子勾结朝中大臣,意欲里应外合,在老皇帝去世后用不正当手段谋求皇位,这样的内讧不得不让皇帝后怕,再说这样的自残方式也是皇帝不愿看到的事情。
本人头条号《走着聊着》,历史领域创作者,欢迎点击加关注!欢迎转发、留言!
朴槿惠到底善不善良还是要用事实来说话。
朴槿惠未做总统前,曾长期担任国会议员。在此期间,朴槿惠虽然也参加了很多活动,但留给人们的印象并不深刻。但其中有一件事,到现在仍然被人们提及,那就是在弹劾卢武铉时,看似温婉的朴槿惠开始发飙,在国会中呼号奔走,竭力劝导其他议员对弹劾案投赞成票。卢武铉被弹劾的理由是什么呢?竟然是说他政治上没保持中立性原则。这就很可笑了,保守派坚持政治中立立场了吗?朴槿惠积极参与弹劾卢武铉,本身就清楚卢武铉没什么罪行,她不过为了党派和自身政治利益,去陷害人家罢了。后来,事实证明,李明博、朴槿惠等人就是无中生有的对卢武铉进行政治陷害。搞这种把戏的人会是善良之辈吗?
朴槿惠当选总统后,不顾韩国女性曾经受到的巨大伤害,和日本签署慰安妇协议。为了笼络民众,先是坚持反萨德入韩。后来,朴槿惠东窗事发,所犯罪行被披露后,为了自保而寻求美国的袒护,朴槿惠迅速同意部署萨德。为了一己之私,不顾本国民众的感受和严重侵害邻国的战略利益,如此自私自利算是善良的人吗?
朴槿惠在执政期间,渎职失职,很多公务竟然交给闺蜜崔顺实去打理。崔顺实打着朴槿惠的旗号作奸犯科,干了不少贪赃枉法的罪恶勾当。朴槿惠不可能不知道,对此她却装聋作哑,是什么心态呀?当初那个承诺将自己嫁给整个韩国的朴槿惠难道就是这样不在乎国家利益吗?如此拿总统这个职位当儿戏,说她善良又有谁会信呢?
在世越号客轮沉船事故中,朴槿惠玩失踪,引来众多的批评。并且,事故中也暴露出相关职能部门的严重问题,这也是朴槿惠需要担责的。为了减轻这方面的压力,推卸责任,时任法务部长官的黄教安阻止对事故的调查。而总统府秘书室室长金淇春伪造沉船事故报告文件,掩盖事实真相,帮助朴槿惠洗白。对于下属的这种行为,朴槿惠不可能不知情,并且还有可能是朴槿惠授意的。做错了事,不是勇于担当,而是想方设法抵赖,如此不负责任之举,是善良之人所为吗?
有很多人认为朴槿惠善良,理由竟然是面相和善。并且,朴槿惠在她的自传中,也说自己是扬在脸上的自信、长在心底的善良、留在血液的骨气和刻进生命里的坚强,这样一个完美之人。有很多人也被朴槿惠娓娓动听的话所感动,认为她确实是一个大好人。只是,如果凭借外貌和谈吐判断一个人的好坏善恶,也太主观臆断了。事实已经无数次证明,这些外在的东西根本无法判断出人的好坏善恶,人的品行关键还是要看做出的事来加以判断。
当然,朴槿惠作为一个年近古稀之人,无儿无女无家庭,并且,在看守所里孤独度日,其处境让不少人同情。但同情朴槿惠并不代表她就是个善良之人,这一点还是要弄清楚的。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