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历史没有薛丁山这个人,他是《薛刚反唐》书中虚构的人物。《薛家将》这本书讲的是“三代人”的故事——1.薛仁贵薛应龙、2.薛丁山、3.薛刚,这三代人的故事。

薛应龙:武则天为何一定要灭掉薛丁山一族有何依据

薛应龙:武则天为何一定要灭掉薛丁山一族有何依据

薛应龙:武则天为何一定要灭掉薛丁山一族有何依据

薛仁贵的儿子是薛丁山,薛丁山征西讲的是他一个人的故事;薛丁山有三个老婆,大老婆窦仙童,生子薛勇;二老婆陈金定,生子薛猛;三老婆樊梨花,生子薛刚和薛强薛应龙。四个儿子连起来就是“勇猛刚强”。

薛仁贵和薛丁山都是唐朝的有功之臣薛应龙,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出生入死建立了不世功勋。但薛家摊上了一个牛逼的“官二代”薛刚。

话说正月十五元宵节薛应龙,洛阳城喜气洋洋一派节日的气氛,薛刚在家里喝了点酒,按捺不住寂寞上大街溜达溜达。说知道这一溜达溜达出事了。

奸臣张泰之子张宝强帮着二太子李奇强抢民女,薛刚正好在街上溜达碰到了这事,薛刚见义勇为,上去扇了张宝强一耳光,太子李奇护奴心切,上去揪住薛刚不放,薛刚只是轻轻踢了太子李奇一脚,谁知道太子不禁踢,一脚踢死了薛应龙。这时人群大乱,皇帝高宗李治当时也与民同乐看花灯呢,百姓一喧哗惊了圣驾,高宗李治从马上摔下来死了,薛刚“踢死太子,吓死皇帝”的消息不胫而走。整个大唐帝国乱套了。

据说薛刚是黑虎星单雄信转世,是投胎薛刚为自己报仇的。因为唐太宗李世民时杀了单雄信。他投胎薛刚,吓死了李世民的儿子高宗李治,也算为自己报了仇。

▲薛刚

这事发生后,首先要确立“国家领导人”,国不能一日无主。按正常程序应该中宗李显登基,然后再处理薛刚。然而此时武则天想夺了儿子的皇位,她考虑到薛家一脉忠心耿耿,肯定不允许她篡权。为了专权,武则天赶走了中宗李显。采取了打压和消灭一批宗室和忠臣良将办法。

武则天害怕薛家反对自己专权,下令在薛府门前挖了一个几丈深的大坑,满门抄斩了薛家三百余口,把尸体填埋在这大坑里,上面加盖了三层厚重的石板,然后将生铅生铁熔化到一起,浇铸在坟墓上,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坚固无比,没有办法撬开的“铁丘坟”。

薛家满门抄斩只跑了薛刚和越强,樊梨花是被师父梨山圣母救走的。逃出来的薛刚招兵买马准备反唐,后在徐茂公之子徐策的劝说下,得到了唐中宗李显的谅解,在薛刚的帮助下,中宗复位,铲除了武后一党,在铁丘坟前,斩杀了奸臣张泰,挖开铁丘坟为薛家平反昭雪。

撰文/秉烛读春秋

因为他休了樊梨花三次,在征讨过程中,有的战役偏偏樊梨花这位女将来打仗破关,当然就得去请了。

薛应龙:武则天为何一定要灭掉薛丁山一族有何依据

《三休樊梨花》(别名:三请樊梨花 )剧情简介:唐代。薛仁贵率兵征讨樊江关。阵间樊梨花钟情薛丁山,私订终身,回关告父。其父国已将樊梨花许嫁白虎关守将杨藩,怒斥其女,持剑欲杀,不料失足自触剑锋而死。樊龙、樊虎不饶其妹,亦被梨花失手杀死。开关降唐,薛仁贵收梨花,令与丁山成婚,丁山误其杀父,休弃之;丁山陷烈焰阵,梨花赶救,丁山再休之;梨花收薛应龙为义子,再救丁山,丁山疑而三次休之,后丁山兵败,不得已救助于梨花,梨花诈死,丁山悔悟,夫妻和好。又名:《三请樊梨花》、《三贬樊梨花》、《三休樊梨花》。故事源出:小说《征西全传》。

薛应龙:武则天为何一定要灭掉薛丁山一族有何依据

薛应龙:武则天为何一定要灭掉薛丁山一族有何依据

看这里就明白了。《单田芳评书集・薛家将》)

第二十三回 鲁国公二请樊梨花 金鸡岭七遇薛应龙

书中代言,原来这小孩儿也姓薛,名叫薛应龙,原籍也是山西龙门县人。那年月战乱,土匪抢掠,连年不断,薛应龙的父母为避战乱,推着一辆挎车,抱着一岁的孩子,到外地逃荒,逃到幽州附近,又遇上了上匪,土匪毫无人性,又狠又毒,妇女、财物什么都抢,把老百姓全杀了,薛应龙的父母也死在乱军之中。当时薛应龙在挎车上放着,人一慌乱,碰翻了挎车,把他摔到了道边小沟里,给摔昏了。土匪走后,薛应龙慢慢缓醒过来,便哇哇大哭。正巧有个老道骑着毛驴由此路过,听到哭声,便顺声音寻去,见遍地死尸,口念:“无量天尊,罪过罪过。”一直寻到沟底,才发现了这个白胖小孩儿,老道把小孩儿抱起,又在死人堆中发现一个受伤的壮年,这个壮年给老道讲述了经过,并说明了薛应龙全家的遭遇。道爷就把薛应龙带回了他出家的地点:香山大白云观。原来这位道爷乃是唐初著名的风尘三侠头一位,三元李靖李药师。李道爷花钱托人把薛应龙抚养到六岁,见这孩子体格健壮,精明伶俐,便收他为封门弟子,从小开始传授武功。光阴荏苒,转眼薛应龙十四岁了,有一次他奉师命到集镇上卖东西,见不少孩子跟着父母,有拉着的,有抱着的,非常亲近,他看着看着哭了,回来抱着老师的大腿问:“师父,人家都有爹娘,我怎么没有呢?您给我找着爹娘,要不我不干了。”李道爷心想:孩子呀,你爹娘早死了,我上哪儿找去?又怕伤了这孩子的心,就编了些瞎话糊弄他:“你好好练武吧。因为你小时候太淘气,你爹娘一赌气,把你送到庙里来了,你爹娘临走说得明白,等你啥时候有了真能耐,再让我把你送回去,没能耐一辈子不能见面。”这孩子刨根究底,又问道:“我爹娘是谁呢?”李靖没办法,信口说了一套瞎话:“我实话给你说吧,你爷爷就是大元帅薛仁贵,你爹现在是二路元帅薛丁山,你娘是寒江关的女英雄樊梨花。”薛应龙从此把这句话牢牢记在了心里。

第五十二回 薛应龙劫阵丧命 二刘将公主招亲

再言应龙见母亲这般说,心中不服。管他什么金光阵?不如瞒了母亲,私去打阵,乘其无备,杀入阵内,破了他阵,是我大功。是夜天色昏暗,悄悄来到阵前。只听得一声炮响,一员番将杀出来,应龙竟不答话,将手中画戟刺来,应龙无心恋战,要走无路。被道人铁板打下马来,可怜身为肉酱。

《薛刚反唐》第十七回 薛丁山全家遭刑 樊梨花法场脱难

话说中宗被废,武后专权,竟下旨将两辽王府中殿前掘一个地坑,以便埋放叛臣家口的尸首,一面命武三思统兵打扫法场,三日后将薛丁山一门三百八十五口老少男女,尽皆斩杀。这旨一下,众功臣谁不寒心,但无法挽回,只好暗暗伤感。

也就是说,第一,薛应龙不是真正的薛家将,不是薛家人。第二,薛丁山全家遭刑时已经是几十年后的事,薛应龙早就死了,所以被杀名单里当然没有这个人。

  1、薛应龙在征西结束后被封为侯爷住在了骆驼岭,武则天不杀他的原因,主要是是太远够不到,骆驼岭比白虎关还远,试想武则天连薛金莲都杀不了怎么可能杀得了薛应龙?  2、人物简介  薛应龙,在《薛家将》里是一个因战乱父母双亡而被遗弃的孤儿,后来被三原李靖所救,后因李靖开玩笑称其父为薛丁山,母为樊梨花,而去阵前效力,在攻打骆驼岭时,娶了一个西域的妻子。但是历史上对薛应龙并无记载,所以不明结果。而且,由于《薛家将》也是后人写的小说,所以薛应龙在史上应该没有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