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欢了多链接:来源:知乎著作权归作者所有王祖康。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从“气质”上感觉《时间之墟》不如《三体》,可能有以下 几个原因。
第一个,我觉得还是跟“软硬”有点关系,《时间之墟》很清楚地抛出了一个虚拟设定:时间可以跳转,而《三体》则可以默认为是在”现实世界和可能的未来世界”中发生的故事王祖康。相对来说,前者带有较强的玄幻色彩。
第二个,《三体》从现实世界一直写到宇宙毁灭,探讨的是关于“生存与毁灭”的终极命题,而非局限于“人性”王祖康。《时间之墟》归底探讨的是意识和时间的问题,对人性的描写倒是不少。可以说,二者的描写对象根本不是一个量级的。并且,《时间之墟》最终没有给出一个让人满意的结果。
第三个,《三体》中提出的高维世界是人类无从体验而又有物理学理论为依据的,给了读者无穷大的想象空间王祖康。《时间之墟》也让人大开脑洞,但却没有达到那么大的程度。
说点题外的王祖康。类型小说,甚至类型电影,都有一个极限。
比如武侠小说写到“一掌过去方圆百丈之内蚊子跳蚤化为飞灰”就达到了一种极限,后面的作者已经没法再写了,所以以幻想为主的武侠小说日渐没落,被玄乎到毁天灭地的修真仙侠小说取代王祖康。金古的创新其实是文学上的创新。西方商业电影也同样如此,从最开始的西部牛仔片,到现在的超级英雄片,也达到了一种极限。
我看过的写宇宙毁灭的有一些科幻中短篇,长篇还没接触过,毕竟孤陋寡闻王祖康。个人以为,大刘用长篇把宇宙毁灭都写出来了,从某种意义上说,也达到了描写宇宙的科幻类型的极限。除非物理学理论有了重大突破,后人再写宇宙尺度的科幻,大概只能从文学层面搞创新了,就如金古在武侠上的创新一样。毕竟科幻作品的文学性——特别是编故事的技巧通常有不足的地方,大刘也不例外。
所以《三体》和《时间》或其他任何科幻作品相比,都有一种大气磅礴的感觉,它肯定不是最好的科幻文学,但是从细分类型角度看,暂时已经写死了一条路王祖康。短时间内,谁再写星际文明,写宇宙归宿,必然要被人拿来和《三体》比较。
打个比方,《时间之墟》就是“洪家铁线拳、五郎八卦棍”,《三体》就是“如来神掌”王祖康。《功夫》之后,武侠电影也到了一个极限。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