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无问西东》确实很感人。影片讲述了不同时期的几个年轻人无问西东豆瓣,这几个年轻人同样出自清华大学,面临的却是完全不同的历史时代。

最感人的是抗日战争时期的沈广耀,来自富裕家庭,按现在话说是富N代,却没有富家子弟的张扬、浮夸,反而有着良好的家教和发自内心的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无问西东豆瓣。作为家中独子的他,最终违背了母亲的意愿,参加了空军,在一次和日军的战斗中壮烈殉国。

沈广耀上大学时正是民国教育史上的一个巅峰时期——西南联合大学无问西东豆瓣。当时抗战刚刚爆发,在北京的大学一路南迁,最终到了昆明,成立了西南联合大学。在战乱时期,又一路南迁,条件艰苦可想而知。大多数都是草房子,大学生们就在草房子中上课。有一次下大雨,窗外狂风暴雨,窗内学生认真听课,无奈雨声太大,盖过了教授讲课的声音,教授一再提高声音,学生还是无法听清,最终教授在黑板上写下四个字“静坐听雨”,在讲台上坐了下来,学生们全部端坐桌前,坐听风雨声。屋顶的漏雨打湿了教授的衣服,教室内也四处滴水,教授和学生没有一人挪动避雨的。后来,日本飞机常来轰炸,躲避日机轰炸成了必修课,在躲避轰炸的间隙,教授们就在地头、山间、土洞旁支起黑板给学生上课,一边是敌机的轰炸,一边是教授抑扬顿挫的讲解,学生们专心致志的听讲。看到这里,真的是很感动人的,关键是这些场景并不是虚构的,在西南联合大学的历史上是真实的出现过。

《无问西东》之所以被片方认为有人恶意刷低分无问西东豆瓣,其实也不是一点凭据都没有。

无问西东豆瓣:电影《无问西东》你们看了吗

早先在看片期间,有多家媒体都给出了很高的评价,如《深圳商报》这样评论:“ 电影场面宏大,充满了年代质感无问西东豆瓣。”而《南京日报》也说:“影片不仅有百年的宏大叙事格局,更展现了强烈的人物情感冲突”。1月10日,《无问西东》通过猫眼售票进行点映,当时在猫眼上更是给出了9.1的高分,评论区也多以好评为主,大家还是充分积极肯定这部片子的,当然,你可以认为先期观影的人群里不排除有片方特意邀请人士参加。

无问西东豆瓣:电影《无问西东》你们看了吗

无问西东豆瓣:电影《无问西东》你们看了吗

但诡异的是,到了1月11号,竟然有人一下子在猫眼买了140张票,而且全部打出最低分1分,评价更是不堪,直斥该片之烂,硬生生分数拉到9.0,从这一点看,要说没有水军操作,打死都没人相信的。

1月12日该片开始公映,上映后的豆瓣评分就像坐了一趟过山车,很是有意思。

12日晚上8点左右,《无问西东》开始有了豆瓣评分,一开始定格在6.5,但随后一星评价出现,誓有不把《无问西东》打成6分以下烂片不罢休的气势,在这一波凌厉攻势下,很快就沦陷到了6.2分,可是,随着观影时间逐步拉长,援军蜂拥而至,4分、5分开始不断涌现,豆瓣评分一步步又回到了6.5,然后又非常坚挺地攻下6.6、6.7等一个个山头,到昨天晚上半夜时分 ,已经定格在了6.9分。

今天天刚亮,《无问西东》又吹响了反击冲锋号,势如破竹般拿下7.0高地,到目前(1月13日上午10点半)已稳稳定格在了7.1分。

《无问西东》之所以能绝地反击,我怀疑可能是清华的学生杀进了战场,给的都是四星以上好评,毕竟这部电影当初是打着向清华大学成立100周年献礼的噱头开拍的。但看了一下别人的意见,也有人认为,电影本身其实很不错,这片7.5分以上才正常,弄不好还能闯进今年华语片前十。

话题回到开头,为什么有人刷低分?无外两种原因:一是不被观众看好,就认为这是一部烂片;二是不认可章子怡、黄晓明等人的演技,特别是近期《演员的诞生》风波,章子怡形象受到一定影响;三是确实有人故意耍黑,这年头,同行是冤家,焉知这部电影后面有多少个潜在对手,特别是同期上映的那些片子。

朋友,您认为呢?是由于什么有人刷低分?

电影《无问西东》主要讲述的是四个故事,四个不同时空中几位年轻人的选择和命运。这四个故事,从现代讲到近代,再回到现代

无问西东豆瓣:电影《无问西东》你们看了吗

第一个故事:泰戈尔访问中国,提出:中华文明是什么,中华文明中的你是什么?你要为中华文明做些什么?泰戈尔的讲话,使陈楚生扮演的吴岭澜不再感到困惑。

第二个故事:西南联合大成立。王立宏饰演沈光耀,当时是吴岭澜的学生。后来他加入空军,报效祖国,后来在战斗中丧生。

第三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黄晓明饰演的陈鹏,从清华大学毕业后,成为一名两弹一星的研究人员。他是一个孤儿,在沈光耀和其他人的帮助下才得以长大。章子怡饰演的王敏佳被陷害后几乎被打死。深爱王敏佳的陈鹏带她回到了他的家乡;陈鹏的好朋友李想,当时是一名支边的医生,救助了当时的同伴,也就是现代故事主人公的父母。

第四个故事:张果果是由张震扮演现代故事的主角,解救了一个四胞胎,并不断帮助他们的一家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