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咸丰开始刘娥一生专宠为何无子,清帝的生育能力直线下降,个人觉得这和近亲结婚,天绝其嗣等等应该没有关系,个人认为主要和生活经历,嫔妃过少,年轻早逝,以及政治包办婚姻有关,但是“造不出小孩”的原因还真不好说,现在都是医学难题,跟男女双方的体质也应该有关系,只能用排除法说说,权当娱乐吧(部分内容,少儿不宜)。
首先说同治皇帝刘娥一生专宠为何无子,他和阿鲁特氏不是近亲,甚至不是一个民族,阿鲁特氏是蒙古正蓝旗,另外同治还有四位贵妃。同治帝其实是有孩子的,同治帝“天花”病死后,阿鲁特氏腹中怀有遗腹子。但因她与婆婆慈禧的关系严重不合,慈禧怕嘉顺皇后生下此子,自己将成为太皇太后,从而权利丧失,于是立自己妹妹之子载湉为帝。尴尬的地位和彻底丧失希望的阿鲁特氏因病郁郁而终,年仅二十二岁。(另说吞金而死)。
光绪帝无子的原因一个是自己身体不好,再一个原因是嫔妃也少刘娥一生专宠为何无子。他只有一后两妃,慈禧赐他的二表姐叶赫那拉静芬(隆裕)为皇后,户部右侍郎长叙的两个女儿为瑾,珍二妃。皇后静芬由于是慈禧指定的,身份代表慈禧的后党,所以深被光绪所厌恶,再加上天然“避孕”的长相,以及自幼就病榻榻的身体(体质太弱)和常年抑郁的性格,估计想生孩子也难。
瑾妃体胖刘娥一生专宠为何无子,在宫里就是个摆设,她没事研究研究美食,做做小点心和宫女太监以及御膳房的大师傅时常切磋一下手艺,平时看看书写写字,养养花喂喂鸟,两人极少交流,甚至行没行过周公之礼都不好说。
珍妃长得不错,和光绪也合得来刘娥一生专宠为何无子。青春有朝气,脸上一笑就像秋天的红苹果。两人如胶似漆,郎情妾意。但是珍妃不孕不育的原因,一个应该是光绪的体质有问题,根据一些披露的清宫档案上记载,光绪从小体质就不好,十五六岁就肾气不足,再加上长时间受慈禧压制,年纪轻轻的就精神不振,腰酸腿疼。那时又没有“汇仁肾宝”,所以导致遗精严重,据说一遗就是二十多年,严重时每月十余次,冬天尤甚。这哪个男人谁受得了啊,这不得疯了?暂且不提光绪是不是因为体弱而病死的,但这直接能导致不孕不育。
另外珍妃这个小姑娘也太闹腾,穿男装,骑单车,爱照相,还爱爬个树上个房。再加上还爱卖官鬻爵,口无遮拦最终得罪了慈禧太后,被扒下裤子挨了一顿板子,还不依不饶的指责婆婆慈禧,最后庚子年西逃之前慈禧命崔玉贵把她扔到井中,石砸水溺而死,假如她老老实实的在宫中生活,能让慈禧“相对”满意的话,加之光绪认真调养有个一男半女的也犹未可知。
最后说说溥仪,很多朋友都说了,小时候被宫女太监“玩坏了”,据书上说“被玩的”第二天起来他看太阳都是绿的,这不是身体被掏空了,是被掏干净了。直接导致了“恐女症”,虽有“一后一妃两贵人”(郭布罗氏婉蓉,鄂尔德特氏文绣,他他拉氏玉龄,李玉琴),还有一位“妻子”李淑贤,但他们基本上应该是柏拉图式的爱情。另外估计溥仪的肾功能也不太好,最后因尿毒症(肾炎导致)去世。
但并不代表这是家族疾病,光绪皇帝(行二)的三弟摄政王载沣四个儿子(溥仪,溥杰,溥倛,溥任)还有七个闺女。
宣统帝溥仪的弟弟溥杰先生育有两女,溥任先生也有三子两女。所以说这不是家族生育困难的问题。个人认为原因没有那么复杂,就是个人疾病和经历造成的。再加上清末慈禧太后专权,同治去世后怎么可能拥立一个身体康健,年富力强,能力出众的皇帝呢?
玛丽·居里,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居里夫人。
为什么说她不可思议?请看看下面这张图:
1927年索尔维会议合影
这张照片可以说汇集了人类历史智慧的巅峰,来自于1927年索维尔会议。就是爱因斯坦与玻尔关于量子论的华山论剑那次。
而居里夫人位于这张图的前排左三。
来看看这张图上面的其他人都是什么样的存在: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提出光子假设,成功解释光电效应,相对论的创立者,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马克斯·普朗克:发现普朗克辐射定律,提出能量子概念以及大名鼎鼎的普朗克常数h,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亨德里克·安东·洛伦兹:导出著名的洛伦兹变换,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保罗·狄拉克 :量子力学奠基者之一,提出狄拉克方程,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埃尔温·薛定谔:建立波动力学,建立薛定谔方程,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泡利:提出泡利不相容原理,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路易·维克多·德布罗意:物质波理论的创立者,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之一,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尼尔斯·玻尔:玻尔模型,哥本哈根学派创始人,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沃纳·海森堡:提出不确定原理,矩阵力学创始人,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这张合影上的人物,无一不是神仙,他们代表着人类智力的巅峰。可这张图上,有且仅有一位女性,就是居里夫人。
在物理学往往被认为是男性主导的领域,之前人类的顶级物理学家,几乎没有女性,但居里夫人的出现打破了这个认知,比起上图的男性物理学家,居里夫人可是不遑多让!
居里夫人
居里夫人的科学成就与荣誉第一位获得科学博士学位的女性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世界上唯一一位获得两项诺贝尔奖的女性如果要找一个词来形容她的成就,我会用“恐怖如斯”!
1898年7月,居里夫妇向科学院提出《论沥青铀矿中一种放射性新物质》,说明发现新的放射性元素84号,命名为钋。在同年年12月,居里夫妇和同事贝蒙特向科学院提出《论沥青铀矿中含有一种放射性很强的新物质》,说明又发现新元素88号,放射性比铀强百万倍,命名为镭。而在1902年,居里夫妇从数吨沥青油矿中分离出微量纯氯化镭,在当时是历史性的突破,并因此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而在1911年,居里夫人分离出纯的金属镭而,为表彰她在发现镭以及镭的应用方面作出的贡献,瑞典科学院授予居里夫人获诺贝尔化学奖。
不可思议的高尚在分离出镭之后,居里夫人并没有将镭的分离方法申请专利,然后去捞钱。为了全人类的利益与发展,居里夫人选择公开其研究成果,进一步促进科研。并且,居里夫人还将获得诺贝尔奖的奖金全部捐出来,用作科研,不可谓不高尚。
然而,科研也充斥着各种危险。由于居里夫人在科研中过多接触放射性物质,最终居里夫人因患恶性贫血症去世。
晚年的居里夫人
总结:在物理学这个男性主导的赛道上,居里夫人能够取得如此璀璨的成就,实属不可思议。而她的高尚,更加让人尊敬。爱因斯坦曾说:”在我认识的人里,居里夫人是唯一不为盛名所颠倒的人“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