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水浒传》书中在描写燕青与李师师的关系上,突出了李师师对燕青的一廂情愿,而燕青则是坐怀不乱的真君子,二者並没能碰出火花燕小乙。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喜欢,是由表及里的了解而产生的共鸣,燕青与李师师的三次会面,就加深了他们互相了解与信任,不能否认燕青是喜欢李师师的。
《水浒传》书中燕青与李师师共见了三次面,都是围绕宋江招安进行的,燕青是带着任务去的燕小乙。
第一次见面燕小乙,是燕青给宋江引见李师师。李师师的美藐,书中並没有直接描写,而是用燕青的直觉表达出来的,燕青第一眼看到的是,"端的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藐"。燕青纳头便拜。可见初次相见,李师师的美藐就征服了燕青。
第二相见是初次相见的第二天,因为头天宋江见了李师师还未谈及正事,有人来报燕小乙;"圣驾己到后面!″皇上来了,宋江只好腾地方,李师师则邀请次日到家里再叙。
次日在李师师家里饮酒燕小乙,燕青是以宋江仆人的身份陪饮的,当然会有很大的克制。李师师趁着酒兴说些街市俏话,皆是柴进作答,燕青在旁和闹取笑。说明燕青与李师师双方並没有拘束,也可以说燕青对李师师並无反感。
第三次相见的原因是宋江两次会见李师师都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宋江要继续通过李师师来鼓动皇上达到招安的目的,选择一个能说服李师师做个穿针引线的人则是非常重要的。
燕青能自告奋勇的接受了这个任务,底气是不言而喻。因为他感觉到与李师师存在一种莫名的关系。
燕青来到李师师家,燕青拜罢李妈妈说:“特来拜谒娘子,自有话说。"李妈妈说,前番多被连累,有话便说。燕青说:请娘子相见,方才说得。”李师师在屏风后转将出来。李师师想见燕青的心情真是不言而喻。
两人酒至半酣,李师师见燕青人物风雅,却以乱言撩拨,引诱风情,燕青怎么会不明白,只是重任在身,只好故意推辞。不得不拜了李师师为姐姐,当李师师要看燕青身上的刺绣,燕青还是顺从的脱衣裸露了出来。
关健的是皇上又来了,这次李师师没让燕青躲起来,冒着杀身之祸,引见燕青见到了皇上。(是遇。上了一个不爱吃醋的皇帝,否则就没命了)如果没有发自心底对燕青的喜欢,这个举动是绝对做不出来的。同时燕青也显示了对李师师的高度信任,(必竟燕青己坦露了自己是梁山的人)。在李师师的帮助下,燕青顺利的向皇上传达了宋江向朝庭乞求招安的意图,也为自己获得了一份皇上亲笔书写的赦免书,从此不再是强盗身份。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燕青对李师师怎会没有发自内心的喜欢与感激!
燕青三次面见李师师,显示了燕青的品格高尚,同时也包含了燕青对李师师的喜爱之情,电视剧版的《水浒传》就顺应了他们感情的延续,有情人终成了
眷属,燕青带着李师师远走高飞了。
诚谢邀请,直入正题。
一,燕青的才能
1、武艺超群:一则,“浪子”燕青,位列天罡星第三十六位——天巧星,可见武功不一般。梁山泊的排位虽然不是绝对按武力值排名,但这个成分较大,就是凭本事吃饭的地方;二则,燕青智扑“擎天柱”任原,弩杀董超,薛霸也是很有力的说明,不必重复。
2、多才多艺:精吹弹唱舞,能拆白道字,懂几省方言等。这当然和他自幼父母双亡,浪荡江湖有关。
总之,燕青就是一个妥妥的全能艺人。而且,相貌俊美,如果当到现在,那肯定是一位明星呢!
二,优良品质
1、忠勇。燕青无论对卢俊义,还是对梁山,都堪称忠勇——卢俊义对燕青有知遇之恩。无论卢员外身处顺境,还是逆境,燕青都不离不弃,相随左右,;对梁山一众,包括宋江,李逵等,他都以诚相待,没有包藏祸心,没有只想自己,而是一心为梁山着想,该出手时就出手。为他点赞!
2、机智。燕青久在江湖流浪,百伶百俐,对人对事看的很透,道头知尾,颇能急中生智。这一点,从他到梁山泊报信救卢俊义,到东京打探消息等都可看出。
3、豁达。或许这一点在前面的章节里体现的不明显。但自从燕青在双林镇遇到故交旧友许贯忠后,对那时的时局看的更加透彻。纵然有军功在身,也毅然全身而退,实在高明!连卢员外都看不透,做不到!
以上三点,就是需要我们学习的优秀品质。
或许我说的并不全面,敬请各位老师指正!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