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典型的想当然,一好百好华业汉。

这几年武大、华科在争第一,互有胜负,武大文理强,华科理工胜,而华师是师范大学,培养教师是专长华业汉。

至于他们的附属中学,是为解决各校教师子女的入学问题而兴办的教育机构,其教学水平的高低与大学本身没有关系,大学教师与附属中学的教师是完全不同的,中学教师与社会学校教师一样,也是招聘的专门教中学的教师,跟大学的教授水平高低不相干华业汉。

至于华师为什么能脱颖而出华业汉,主要还是跟学校资源有关,想想二十年前中学招聘的教师是什么学校毕业的,就是今年黄冈高中招聘的教师,最高学历是本科华业于黄冈师范,硕士毕业于华师的一位学生。

而华师附中就占有优势华业汉,不说招聘的教师,单是师范专业的学生实习,硕士、博士社会实践,就能有很大的优势,再就是在教育系统里,华中师范大学在湖北,在华中地区,也拥有很多资源。

华师一附中是最早脱离大学,面向社会办学的单位附属学校,学校本身有一定基础,在面向社会时能吸引更多好生源,华师一附中是面向湖北省招生,可以录取全省的最好生源,而每年的高考成绩都是引人注目的,已步入了一个良性循环的轨道。

而武大附中、华科附中还是原地踏步,主要还是服务于大学教师子女。但近几年也开始面向社会办学,其教学水平有了提升。

特别是华科附中,其面向社会办学已有好几年了,接受洪山、高新区的分配生,好象还挂上了光谷一高的牌子,这几年的高考成绩是不错的,是洪山区仅次于洪山高中的学校,在东湖高新区是第一的存在。

高中是高中,大学是大学,高中教学水平高低,不仅要有好教师,也要有好生源,华师一附中今年招聘的教师是清北的硕士生,而中考的录取线是武汉所有高中中最高的。

5G概念的“武汉凡谷”2018年4月27日变成ST凡谷,但股价并没因股票戴上ST的帽子而走低,反倒是从3元多一路拉高到24元。2019年8月15日,ST凡谷摘帽恢复为武汉凡谷,股价从17元又拉高到32元。此后,武汉凡谷的股价才开始调整。

武汉凡谷摘帽后创出新高,然后一路下跌。到2021年5月11日,股价探底11.25元。股价小幅反弹之后,调整到11.53元止跌,没再跌破前低11.25元,日线周期的“底”得到确认。可以说,11.25元这个股价就是日线周期的“底”。

不过,底部的确定,是要结合股价运行周期来判定的。“底”能不能抄,也需要结合交易者的交易周期来确定。比如,日线确定底,但月线还没确认这个底,能说这个“底”是底了吗?再如,日线的底确定,但月线还未确定这个底,那么短线交易的交易者可以进场抄底,但长线交易者就得等月线、季线周期确定底之后,才能进场抄底。

武汉凡谷11.25元这个底日线、周线、月线都得到确认,但季线周期还未确定是否到底,那么短线交易者是可以抄底的,但长线交易者再等等也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