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問出了許多家長和教育工作者的心聲俄罗斯神童。
90年代以來,中國受西方歐美國家影響較大,在教育方式上推崇賞識教育,結果是不切合實際的西顰東效,水土不服。
子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現在呢?一旦出現孩子因為老師批評被捅到網絡,如臨大敵,學校處罰,政府調查,家長憤慨,輿論聲討。使得老師不敢,管,不想管,管不得。家長呢,不捨管,不會管,管教之本在師不好。
嗚呼哀哉。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師。韓愈在《師說》曰:“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禮記·學記》云:“臣聞明王聖主,莫不尊師重道。”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家庭不敬重老師,損失的恰恰是大國小家的利益。
作為老師,我的建議:在校園內教室裡,要首先教會孩子通曉知書達禮,明辨世俗好惡,區分事理曲直,注重言行舉止。也就是傳導,而非只是講解知識點和技能。
其次,明確師生行為界限,哪些可為,哪些不為。對孩子們不正確的做法,既可以以點帶面蜻蜓點水的點評,也可以和風細雨如沐春風的引導,還可以暴風驟雨劈頭蓋臉的懲戒。考驗的是老師的教導功底,師生關係,避免情緒過激,簡單粗暴,走進孩子心裡,做一名受之無愧的良師益友。
最後,家庭,學校,媒體,主管部門,社會各界要尊重教學規律,營造正確的觀念,不要因噎廢食,貽誤孩子的成長發展。
偏科的一定是差生吗会不会也有天才
偏科不等于差生,差生中不一定没有天才!
偏科与差生,都是应试教育的结果。
偏科一般是指,在所有的考试科目中,某某学生学习上,哪一科学习成绩不好;或者是有哪几科成绩好。当然,也存在于高考,指某些学生偏重文科还是理科。我在初中教学时,有一个初一学生,期末考试总分165分,而代数就考了95分。这是标准的偏科。
差生通常是指,考试科目中,每一科成绩都不好的学生。
偏科的学生,大部分都没有考住大学,即便考上大学的,也是一般以下的学校。我们知道,大学收生是依据学生高考的总分,如果只是一科或者两科成绩差些,不至于影响大局,但是不好的科目占一半就不妙了,如我上面所说的学生,高中都没有上成。
差生,差不多初中毕业就不错了,也就是只能完成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
再说说天才。一般情况下,天才是指某个领域有特殊能力的人。有人说过,在全球首富的前一百名中,真正高学历的不是很多,我没有认真的查,可能不会有很大出入。再说高学历的人成才的结果,大多是走向个别领域。
就是差生,成才的也有。当年我的一个物理老师,就是学习上的差生,但是由于对收音机情有独钟,被推荐为物理老师,改革开放后,辞去教师工作,到县城专修收音机之类电子方面的家用电器,一跃成为富有的人。
所以,我认为偏科不等于差生,差生中不一定没有天才。
不过作为一个学生,最好不要偏科,高考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却是一个学生成才的最佳途径!
当然,如果对学习就是不入门,也应该想到:条条大路通罗马。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