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最可惜的两次大规模闭关锁国?,无疑成为中国近代积贫积弱的无奈开始,第一次大规模禁海始于朱棣大帝去世后,他的继任者中止了第七次以后的郑和下西洋,失去了原本比较强大的航海技术,和与世界上的发达国家的交流学习,禁海闭关锁国?,是一种夜郎自大座井观天,的误国害民行为,它不但滋生了大批量的海盗倭寇,也进一步弱化了国体,第二次闭关锁国?是康熙乾隆时期,西方欧洲的工业革命以炉火纯青,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日益发达强盛,西方传教士先后给康熙雍正帝,乾隆帝敬献过先进的佛郎机步枪,被他们以礼品为由闲置于圆明园中生锈,宁可用大刀长矛和弓箭人海战术,也从不思考外面的世界以翻天覆地的变化印尼屠戮华人。可以说康雍乾三代是葬送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罪愧祸首,18OO年前太上皇乾隆拒绝与大英帝国通商贸易,更是一大败招,也是近代受辱的前夜,所以到了道光帝在任时发生了林则徐虎门销烟,才爆发了第一次鸦片战争,与西方欧洲的坚船利炮比,拖着长辩子的大清帝国,只能被动被打,40OO名英夷就打败了大刀长矛和拥有红衣大炮的八旗蓝营军,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皇帝者不再护你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吃山珍海味,满汉全席,只要你能引领国家走向繁荣富强就是好皇帝,否则就是民族罪人,祸国殃民十恶不赦的桧子手,。
兰芳共和国被灭后,其国人去了哪儿
说起新加坡,相信大多数国人并不陌生,他是东南亚一个以华人为主的岛国。
事实上,在新加坡立国之前,东南亚即存有一个由海外华人所创立的共和国,史称“兰芳大统制共和国”,简称兰芳共和国。
明清时期,由于战乱、人稠地稀等原因,老百姓生活越来越难以为继。迫于生计,彼时我国东南沿海福建、广东等地许多人开始纷纷“下南洋”谋生。
反应“下南洋”的油画
而兰芳共和国就是由清乾隆年间,下南洋的广东嘉应州(今梅州)客家人罗芳伯与潮州人陈兰伯在今东南亚婆罗洲西部(即今西加里曼丹岛)所创建。
兰芳共和国地域虽小,存世不长,但却是亚洲第一个现代共和国,且开创了华人在海外立国的先例。
国家创立后,罗芳伯成为该国首任国家元首。彼时其国家元首称为“大唐总长”或“大唐客长”(从这里我们也不难看出唐朝文化对海外的巨大影响),当地原土著人则尊称为“坤甸王”。
罗芳伯
兰芳国建立后,罗芳伯并没有忘记自己的故土,随即派人不远万里,前往北京,觐见乾隆皇帝,表明自己愿向清廷称藩的诚意,但却遭遇了清廷的断然回绝。
兰芳国最高首领的传承不同于彼时明清等封建王朝皇位的家族世袭,而是采取类似于现代民 主 选举和古代中国禅让两种形式进行。
同现今国家一样,兰芳国成立后,亦逐步建立了类似于今天的军队、司法、教育等各种分门别类的部门和机构。
罗芳伯当政的19年时间里,共和国在其带领之下,广大侨民和当地岛上旧有的土著人披星戴月,艰苦奋斗,很快就将原来荒无人烟的广大地区变为享誉东南亚的“鱼米之乡”、“金矿之乡”。
1795年,罗芳伯因病去世,终年58岁。其死后,有全国公民共同推选出了其继任者。在这之后的几十年时间内,到其亡国,又有7人担任过兰芳国的“大唐总长”。
罗芳伯去世91年后,公元1886年,这个位于东南亚西婆罗洲上,有华人建立的国家遭遇了来自西方,东进的荷兰殖民者所侵略。终因寡不敌众,被荷兰远征军的坚船利炮所覆灭。
至此,兰芳国从建立到覆灭,前后仅存国110余年。
事实上,由于加里曼丹岛土地肥沃,且有珍贵的金矿资源,故在兰芳国建立之前,婆罗洲就开始不断遭遇西方殖民者觊觎,他们开始不断伺机入侵。而在兰芳国存在的百余年时间内,这种侵扰一直没有停止。
兰芳共和国灭亡后,除一部分人继续留在岛上外,还有一部分人流落分散到了今东南亚的其它广大地区,如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等国。
现代以华人居多的新加坡,其祖上大多数人就是原兰芳共和国的公民,这其中就包括新加坡的开国元首——李光耀。
极盛时期的兰芳国
兰芳共和国虽存世不长,但却是华人下南洋,开发东南亚的一个巨大缩影。
它见证了我国东南沿海一带人民,在明清两朝为谋求生计,追求更好的生活而不惜撇家舍业,漂洋过海,铤而走险,最终凭借自己勤劳双手开创一片崭新天地的历程。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