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籍记者被沙特官方机构肢解处决卢旺达事件,美国之所以要对沙特施压:

1,事情被土耳其捅了出来,各方势力暗中使劲,使该事件举世皆知,如此一来,美国不得不表个态。

2,卡舒吉虽是沙特籍,却是服务于美国媒体,显然也是服务于美国利益。所以他多年来一直有恃无恐的怼沙特王室。以前美国在中东一言九鼎,沙特不敢怎么样。如今美国对中东掌控力下降,对沙特的倚重大幅增长,所以沙特出手了。若美国不闻不问,既会寒了中东美粉的心,也不利于美国在中东的权威,若将来他国纷纷效法,则美国利益与威望将严重受损。

3,美国也想借此事件敲诈沙特一把。

从卢旺达到卡扎菲,国际社会是否该干预别国事务

国际社会能否干预别国事物,这就首先需要国际社会建立一套完整的现代人类道德体系,明确什么是公正,正义。而不是站在各自不同的立场,坚持各自的利益。谈到当年非洲卢旺达,利比亚的卡扎菲,这实际上是两种不同利益集团的不同价值观的激烈碰撞,作为一个国家的统治阶层和这个国家的底层民众,从理论上说,统治者追求的国家利益应该与广大民众的切身利益保持一致,但是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一旦国家重器被独夫民贼,独裁者所掌控,统治阶级与人民大众就产生了尖锐的对立。统治者一定会打着不许干涉内政,反对政府就是叛国的旗号去镇压一切敢于与之作对的普通民众,而受苦受难的无助的民众们就有可能希望外部力量来救其逃离于水深火热之中。这就给一些外部力量出了一道严峻的考题。是出于正义和道德而出手相救?还是出于自身的利益趁火打劫?当前的问题是,谁能充当判断是非的仲裁者?如果国际社会还没有能力制定一套完整的,有权威的国际准则,又没有什么机制能保证这一准则得到公正的执行,那么对这些国际纷争只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雅多维尔事件的真实情况是什么

雅多维尔包围战的真实情况已不可考,因为当时爱尔兰士兵的投降让联合国很被动,所以事后爱尔兰士兵在讲述战争经过时多少夸大了自己的英勇行为也是可以理解的。而另一方又是比利时支持的法国雇佣军,率领的是闹独立的加丹加部族士兵,事后法国、比利时方面都对此事讳莫如深,所以只能凭爱尔兰人自己说了。有一种说法是当片中的那架战斗机——实际上是一架加装了武器的法国“富加教师”CM.173教练机,这型教练机在当时的刚果危机和后来的安哥拉内战中大出风头——在爱尔兰人兵营上空盘旋了几次之后爱尔兰人就投降了。

卢旺达事件:有人说沙特记者被自己的国家肢解,美国为什么要对沙特施加压力

说说加丹加事件的背景:刚果河流域有两个国家名字都叫刚果,一个首都是布拉柴维尔,所以简称刚果(布),一个首都为金沙萨,所以简称刚果(金)。雅多维尔包围战就发生在刚果(金)。当时该国刚刚从比利时独立,不甘心放弃利益的比利时人于是秘密支持改国度加丹加省独立,加丹加独立运动的领导人就是影片中的莫伊兹·冲伯。为了支持冲伯,比利时人大肆武装冲伯手下的部队所谓“加丹加宪兵”,甚至帮助冲伯组建了一支”加丹加空军“,这支空军的主力就是武装后的”富加教师“教练机,一共有三架,其中一架参与了对雅多维尔的攻击。

卢旺达事件:有人说沙特记者被自己的国家肢解,美国为什么要对沙特施加压力

影片中的“富加教师”教练机,这是一型法国设计制造的教练机,在刚果危机和后来的安哥拉内战中大出风头。武装后的富加教师教练机最著名的“战绩”,是曾经炸毁了停在加丹加机场的联合国包机

雅多维尔靠近加丹加叛军的“首都”伊丽莎白维尔,当时加丹加正在与调停刚果危机的联合国进行“谈判”,法国雇佣军率领叛军攻击雅多维尔,主要目的是想俘虏当地联合国维和部队作为谈判资本。从结果上看,叛军达成了目的。

影片中的叛军领袖雷纳·福尔奎斯,以罗杰·福尔奎斯为原型

影片中叛军领袖、法国雇佣兵雷纳·福尔奎斯的真实原型名为罗杰·福尔奎斯,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非洲雇佣兵风潮中非常著名的雇佣军领袖,和拉莫林、麦克霍尔(电影《野鹅敢死队》的军事顾问)、约翰彼得斯、德尔纳(臭名昭著的德尔纳突击队领导人)并称“雇佣军五杰”。弗塞斯的雇佣兵题材小说《战争猛犬》中多次提及此人。小说主人公“猫儿香农”和他的对头夏尔·鲁都参与过加丹加独立——不用问都是支持冲伯的。在雅多维尔之后,罗杰·福尔奎斯依然长期活动与世界各地战场充当雇佣兵,2006年病逝于法国。死前的一年他还被法国外籍军团授过勋章。

雅多维尔包围战之后爱尔兰士兵宣称他们在进攻中打死了许多法国外籍军团的老兵,但罗杰·福尔奎斯在此战之后声望达到顶点,非常受欧洲雇佣兵尊敬,如果伤亡这么大,福尔奎斯的名头大约不会这么响。可见爱尔兰人的战绩是有水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