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桶效应自然是取决于最短的木板,因为木桶效应就是以木桶最后能盛放多少水为标准的,所以木桶能放多少水,自然是看最短的木板长度而不是其它木桶效应。
木桶效应也通常用来形容涉及集体合作的事物,比如说火箭,人类航天史上,不止一次的火箭事故最后的原因都源自一两个零部件的问题,比如上世纪八十年代美国挑战者号爆炸事故,起因就是火箭内部一个密封圈出现问题,最终导致7名航天员不幸遇难。
但木桶效应毕竟是一个比喻,在生产实践中,如何灵活切实的考虑木桶效应在所在集体或组织中的体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有时候事物发展所具有的客观性和特殊性,木桶效应也不是完全适用的。
就好比考试成绩,如果一位学生擅长理科,但英语不及格,那么你该如何建议这位同学呢?是按照木桶效应那样,让他狂补英语,努力提高到和理科一样的层面;还是让他先将英语努力及格,剩余的精力花在理科上,做到更好。
实际情况来讲,可能第二种方式才是更加合适的。
总的来说,木桶效应确实是取决于最短木板,但实际应用中要充分考虑事物属性,不能生搬硬套,比如虽然木桶有短板,但不一定要补上这个短板,相反,我去增加木桶直径,可能性价比会更高也说不定。
期待您的点评和关注哦!
为什么说木桶理论是骗人的我们都被骗了吗
俗话说,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板,而不是最长的那块。有人说这个理论咋一看很有道理,其实害人不浅,这是为什么呢?
在生活中,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短板效应,比如你虽然身材好,人又温柔,但却长得丑…颜值,就成为了你的短板。只要你有一方面不过关,那就是不及格,很多人就是这样,被一竿子打死了。
然而,实际上这样的衡量方式,确实存在一定的逻辑错误,比如一个不会开车的老师,驾驶技术上自然比不上一名出租车司机,但你能说因为她开车技术不行,就不是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了吗?
要知道,人无完人,有时候,专业的事情还是要交给专业的人去做。相比之下,与其用自己的长板去补自己的短板,不如直接扬长避短,把那块短的木板抽掉,直接用剩下的长木板,重新箍一个小一点的木桶,装的水说不定更多呢?
话说回来,碰到自己不擅长的领域,除了增强能力之外,用其他方面的优势弥补,也不失为一个好技巧。
比如你虽然长得丑,但是你身材好,又温柔,关键还有钱有房又有车,找女朋友这种问题,还用担心吗?
把装水的木桶底盘加大,再把木桶放斜,就算有短板,也不用怕装不到水啦~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