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卢俊义没有实力呗狗头军师吴用,还能因为啥。

做老大,不是哪个不服就干翻哪个这么简单,况且当时梁山并不乏精兵猛将,卢俊义确实棍棒武艺天下无双,但并不能代表他能打趴以宋江为首的秦明、关胜这些人,况且宋江还有个足智多谋、满腹馊主意的狗头军师吴用,就算是十个卢俊义也不够宋江的玩的。

而且最主要的,卢俊义压根也没想入伙。

分兵打二府,这个事件明眼人都能看得出这出戏背后隐藏的政治意义。

晁盖挂了,梁山现在没了老大,按理来说,当时梁山上有三个人有资格当老大,一个是宋江,一个就是吴用,还有个神神叨叨的公孙胜。吴用这个人确实资历比较老,但吴用在梁山上并没有什么威望,因为吴用本质上只是一个智囊,资历并不代表能力,智力也不能说明吴用是个首选人物。吴用本人也很清楚自己的处境,所以他及时靠在了宋江身边,继续当狗头军师。而另外一个核心人物公孙胜则完全像个吉祥物一样,高高供在神坛上,游方道士最看重的就是自在。

公孙胜和吴用最主要的是没有威望,这跟宋江最本质上的区别,得人心才能得天下。

所以晁盖死后,宋江表面上还是二把手,但实际上晁盖死后,一直都是宋江在主持梁山的事务,包括赚取卢俊义上山、复仇曾头市。

卢俊义自己怎么上山的,他自己也知道,宋江什么实力,什么威望,卢俊义更加清楚,所以他压根也不想去跟宋江争老大。所以才有了分兵打二府、卢俊义一连十几天都不出战的小丑戏码,卢俊义在等什么?他在等宋江打完东平府。

什么张清飞石绝技天下无双,攻城受挫,从张清让董平杀的像条丧家之犬一样的德行,笔者更觉得,如果卢俊义亲自上场,战局必然改写。

水浒传中大家最讨厌的一个人是谁

这个问题问的有点意思。

狗头军师吴用:水浒中,为啥卢俊义没有做老大的位置

水浒曾经作为反对暴政,反映农民自发起义的典型被歌颂。但真正通读小说全篇的人随着时代发展是越来越少。

但随着大家的认知和时代的不断进步,至少通读过水浒的人对水浒各位英雄好汉开始产生了不同的解读。

比较统一和赞同的大概是武松和鲁智深,比较惋惜的大概是林冲和杨志。毕竟这些都是《水浒》中比较投墨重彩的人物。那么大家比较厌恶的也必定是小说中着墨较多的角色(不然也没什么罪证)。

总的来说,《水浒》中的英雄好汉放在当代,属于街溜子,二混子,大流氓子,黑恶势力保护伞居多。不只是宋朝,历朝历代仍然是重点打击对象。

这其中,宋江,作为体制内基层干部,黑恶势力保护伞必须提出来。他最后主持招安,葬送众多好汉于征讨方腊一役且按下不说。怒杀阎婆惜,这种典型藐视女权的恶行,他不能为人事(或者还有别的原因)导致老婆出轨,离婚就离婚,分家产就分家产,自己拉的屎自己擦就完了。非得弄死两条人命,弄一屁股血算完。

说到宋江,给他陪葬的李逵不得不说,李逵真是个头疼老弟。智商放在当下看肯定是不太灵光。摔孩子,闹花灯,屠戮扈家庄等等,哪里有了英雄气概,简直是个连环杀手!

为什么要说这两个大家比较讨厌的人呢?因为这两个杀人的背景都离不开石秀这厮。石秀这个人吧,有抱负没胸怀,有想法没能力。宋江杀阎婆惜他推波助澜,该替大哥出手就出手吧,嘴不浪迹一顿瞎叭叭也没啥实际行动。李逵杀扈三娘家满门,根子还得从石秀这厮说起,想法特华丽,真是占了名字里的秀字,可惜能力实在太弱;混吃混喝说话唠嗑老讲究了,遇上开荒的地面,要排场打不开排场,要跑路还没那两下子。

总之,石秀真正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典型,表忠心煽动情绪老牛逼了,遇上真刀真枪狗屁不是。在梁山众多好汉里,无愧最讨厌的一个。

晁盖集结了7个精明能干的人抢生辰纲,为何最终选择智取

狗头军师吴用:水浒中,为啥卢俊义没有做老大的位置

狗头军师吴用:水浒中,为啥卢俊义没有做老大的位置

我们要搞清楚,刚开始为什么晁盖等七人要劫取生辰纲,是为劫富济贫吗?

狗头军师吴用:水浒中,为啥卢俊义没有做老大的位置

还是本身就想抢了那些银子,杀了那些护送的官兵,然后扯旗造反呢?

都不是吧!他们的动机很单纯,就是为了发财,也就是为了获取利润。

所以,刘唐和公孙胜见了晁盖都说:要送给他一套富贵。而不是说,咱们要替天行道,除暴安良,抢他娘狗日的蔡京的钱去吧!

既然是为了获利,那用最小的风险投入获取最高的回报才是最正确的决策。

既然这样,能够智取为什么非要用强呢?

智取的风险肯定要比强夺小啊!

比如说,现在也有些不法之徒以收取商家的保护费获利。

如果他说两句话商家就乖乖的把钱给他了,他还要打人吗?

好像脑残才那么干!

一般情况下就是他说了,商家不给,然后他要恫吓,再不给的话,他就要动手了!他的目的是要钱,而不是耍牛叉。更何况,事情造成的动静越大,影响越广,对他越不利。

同样,晁盖等七人的目的也是求财,而不是要做给别人看。说你看我们多牛叉,连蔡京的生辰纲都敢劫,那些官兵遇到我们立刻双膝跪地,双手奉上银子我们照样不放过,就是拿刀子“噗噗”地捅。

不用问,要是七个人都是这种智商的话,肯定活不过第一集啊!

要知道,当时江湖上最大的山头,王伦领导的梁山泊也没有和官府硬刚过啊!

所以,若是能够神不知鬼不觉地“智取”过来,那是最好的了。这样每个人不用打破原来的生活节奏,就可以获取一笔财富,多好啊!

而硬抢的话,造成的影响就大,事后留下的蛛丝马迹也多,官府调查,取证,侦破起这个案件来就容易。

也就相当于他们冒得风险,花的代价就大。

电影《新龙门客栈》中,帮着邱莫言救出忠烈遗孤的贺兰山的匪首贺虎对邱莫言说:虽然你给了钱,可是这下也让我们在官府面前露了相,以后连生意都没得做了!

可见,连贺虎这样的悍匪也不想在没必要的情况下去惹官府的麻烦。

当然,晁盖等七人这次对生辰纲是志在必得,如果巧取不成的话,肯定就会采取豪夺的方式。当时七个人开碰头会的时候吴用不是说了吗:力则力取,智则智取。

也就是说,他们至少准备了两套方案。

只不过在后来实施的过程中,“智取”已经奏效,也就不用着“力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