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时候,每年春天都蠢蠢欲动,很想出去看看乔四的故事。我是一个不喜欢冬天的人,并不是害怕寒冷,是害怕寒冷带来的万物萧条,没有绿色的点缀这个世界看起来死气沉沉缺乏活力。

乔四的故事:在一年当中最美的春天,可否有故事述说

93年春天公司组织去北京旅游乔四的故事,一路风沙伴随着鹅黄的柳枝婀娜,途径静海,那年是大邱庄当家人禹作敏东窗事发身陷囹圄的时候,大家在车上免不了你一言我一语讨论起来。那时候的正是沙尘暴最肆虐的时候,比今天的PM2.5危害有过之而无不及,狂沙走石刮得昏天黑地,尘土和人们如影随形,能刮出牙碜的感觉。

乔四的故事:在一年当中最美的春天,可否有故事述说

乔四的故事:在一年当中最美的春天,可否有故事述说

乔四的故事:在一年当中最美的春天,可否有故事述说

不到北京城乔四的故事,不知道中国有多少部委、大机构,这大学那医院,平生第一次接触到地铁、立交桥、天安门。置身于人流如潮的大都市,身边是甩着京腔京调的俊男靓女,想想自己的小城市,真的感觉很自卑,我们都是一群来自井底的青蛙吧。住在公主坟的地下室旅馆里,心情还是异常喜悦的,早出晚归期待揭开这个城市的神秘面纱。

那时候北京的旅游环境很差乔四的故事,老鼠屎特多,看不起外地人做局设套的人还真不少。坐公交车不经意吐口痰,刚才还不动声色佯装路人守株待兔的男子马上现身,毫不客气地例行公事般开出罚单,间谍特工般的存在,眨眼之间就是红道箍,公交站牌、天安门广场和很多地方都是如此,那个年代人们对随地吐痰好像并不在意。

同事们吃了不少亏乔四的故事。口渴了抬头看到卖西瓜的,价格2元,心想来上一块,结账时就变成老板口中的2元1两,你说这人多坏吧。进店时更得小心,旁边顾客相貌的人非常客气的请你帮忙,说家人没来但胖瘦体型和您相仿,麻烦您帮着试穿一下,如果不知深浅那就坏了,只要穿上身就真的成了你的了,价格自有商家狮子大开口了。陷阱很多,手法拙劣,时刻提醒着自己自己不要上当,兴奋之外的旅行也成了带有心病的劳累。有几位同事晚上去附近小酌,碰到了京痞,连追带赶外加砖头相送,只得屁滚尿流一路逃窜,偏偏有一位同事还跛着脚伤行动不便。有时问个路,对方还伸手要钱。

小插曲也阻挡不了逛京城的乐趣。90年亚运会开完后,亚运村成为了旅游景点,当时亚运村已经很靠城市北边了,今天看来你不得不佩服日新月异的发展速度。在北京随处可见的外国游人,你会发现很多外国小孩是如此招人爱怜,一副洋娃娃的萌态,一眨一眨的长睫毛配上滴溜有神的大眼睛和白皮肤,效果确实与众不同,那个可爱,有种动画片里的感觉,真实和虚拟穿帮。

这个美丽的春天好像进行了一次穿越,从北京城到长城、定陵,从故宫到游乐场,从快乐的旅途回到依然如故的小城,花已开败树叶长满,既怅然若失又兴奋不已,总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许多年过去了,这个春天里的故事不会忘记,这个春天里的感觉也不曾带走。

已经过去的十一个月间,读了百余本书,有些是粗读,有些是细品。

乔四的故事:在一年当中最美的春天,可否有故事述说

乔四的故事:在一年当中最美的春天,可否有故事述说

在这里和书友分享几本书(排名不分先后)

乔四的故事:在一年当中最美的春天,可否有故事述说

乔四的故事:在一年当中最美的春天,可否有故事述说

一、文学作品

1、《穆斯林的葬礼》

这一次是重读。实话来讲,上一次读这本书是很久以前了,有些细节记不清楚了。这次重读,又有了一些新的感悟。对回民族文化进一步了解之外,更是被玉石一家两代人的命运时刻牵动着。霍达的这一部长篇是我个人最喜欢的文学作品之一。

2、《人生海海》

《人生海海》不同于麦家以往的谍战题材作品。

这是一个跨越多年的沉痛往事,故事中的“我”从孩童开始,一路见证了“上校”不公的一生,有回忆、也有亲历,孩子眼中的是非黑白在不断地变化着。“我”跟随着村民一起看着“上校”被审问、被批斗,“我”也想要成为这“热血青年”中的一员,却因为年纪小不被接纳。也正是因为年纪小,让“我”可以更加清明地看世事变幻,让“我”在长大成人之后不必生活在悔恨之中。

书中说,生活是部压榨机,把人榨成了渣子,但人本身是压榨机中的头号零件。

故事中的每一个人都在认真地活着,生活将他们打碎,他们将自己重塑,依然认真努力地生活!依然露出“上校”孩子一样的笑脸!

3、《水妖》

这是美国作家内森·希尔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故事的主人公萨缪尔很小的时候,母亲不告而别,这件事情成为萨缪尔内心的一个空洞。成年后的他依旧如孩童时期一般是一个爱哭的人,母亲一再的叮嘱萨缪尔“别害怕”完全起不了任何的作用,萨缪尔被无法言说的什么东西困住了,以至于他根本找不到生活中的乐趣,除了每周两次授课之外,他把大量的时间消耗在游戏之中,他躲避开能躲避的一切,只窝在自己的空间里。

母亲给萨缪尔讲述作曲家马克斯·布鲁赫,说到马克斯·布鲁赫破产被骗,死的时候什么都没有,连作品都不属于他。少年萨缪尔说“他有关于这部作品的记忆,这已经很好了。”母亲却说:“假如你只剩下对一样东西的记忆,你能想的就只有你是怎么失去它的了。”

这或许就是稚童与成人看待事物的不同。孩子眼中的世界是单纯的,曾经因一件事情喜悦过,这份记忆会一直在脑海深处发光闪亮;而成年人,经历了太多的遗憾与无奈,结局才是最重要的,过程中的或欣喜或悲伤因结局不同而不同。正所谓,曾经沧海,过尽千帆。成年后的萨缪尔也终于能够理解母亲的那一句“你还小”。

《水妖》是一部构思精巧的作品,读到最后,才真正体会到了作者内森·希尔细腻和敏锐。

二、小说故事

1、《红色地址薄》

96岁的独居老奶奶多丽丝,有一个红色红色皮革记事本。在这个本子里,老奶奶将生命中出现的每一个人都记录下来,写上他们的姓名、注上他们的地址电话。随着奶奶年纪的增长,记事本上留下来的名字越来越少,那些离开了的人被多丽丝奶奶一一划掉了。

这是一个老奶奶的回忆录,多丽丝通过地址簿的将她过往的朋友、恋人重温。老奶奶住进加护病房之后,她的侄孙女珍妮继续帮助老奶奶回忆,意外揭开了自己的身世之谜,并发现了多丽丝隐藏了一生的秘密和遗憾。

2、《小偷家族》

这本书是“是枝裕和人间三部曲”之一。他的作品多以平凡小人物为主角,在这本书中,生活在一个屋檐下的奶奶、爸爸、妈妈、姐姐、弟弟是完全没有血缘关系的五个人,这一家人依靠奶奶的退休工资和爸爸、妈妈打零工挣钱生活。本就不富裕的“一家人”又在街角“拣到”了一个小女孩,女孩是留下还是送走引起了一家人的争执……

“是枝裕和人间三部曲”拍有电影,喜欢电影的书友也可以观看一下。

三、纪实文学

1、《寂静的孩子》

这是袁凌长达四年的持续探访记录整理集结,他的探访足迹遍布祖国各地。西北远疆、国境线旁、城市乡村,那些和我们一样生活在这片蓝天之下的孩子们,有留守儿童,有单亲学生,有身患重病的少年……他们无力抗衡命运,却又都在努力地生长着。

全书描述了数十名孩童的生长环境、家庭状况,每一位篇幅都不长,袁凌始终站在一个客观的角度进行记录。《寂静的孩子》让越来越多的目光聚焦到这些困顿与匮乏的境遇中艰难挣扎的孩子身上。一起共读的小伙伴们,经常会分享彼此的心得,也都非常积极热情地想要贡献自己的一点点力量。

2、《海的那一边》

这本书讲述了叙利亚难民杜娅辗转叙利亚、埃及,偷渡欧洲的经历,全书由杜娅口述,联合国难民署发言梅丽莎·弗莱明整理编写。

杜娅和未婚夫巴萨姆冒险偷渡去欧洲,然而,他们偷渡的船只遭到攻击,船上所有的人都落入大海之中。杜娅抱陌生人塞给她的两个孩子,一开始,未婚夫巴萨姆陪在杜娅的身边,但是,到了第二天,巴萨姆坚持不下去了,他对杜娅说:“对不起,亲爱的,是我害你变成这样的。我从未像爱你一样爱过任何人。”

带着巴萨姆的爱,杜娅在寒冷的海水中坚持了四天,终于等来了一艘商船,那时天开始变黑,探照灯找到了她,商船上的人们扔下一根绳,杜娅被拉上船。商船上的人惊讶地发现这个女人还抱着两个孩子。

四、其它

想要推荐的书籍,或者说欲分享给书友的好书真的不少,比如非常适合碎片化阅读的《鱼羊野史》,比如讲述从封闭小镇封闭家庭走出来的美国历史学家塔拉•韦斯特弗写的自传体小说《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比如适合午后静读的《文化苦旅》等等。

每一本书都是一座宝库,等待我们来打开,来寻。而每一个前来开启的人收获不尽相同,你拾到的是珠贝,而我拾到的或许只是小小的寄居蟹。无论是哪一种,都是真实存在着的,都是我们握在掌心之中能够感觉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