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航空史是先有鸭翼,后才发明尾翼,但真正服役的第一款鸭翼战斗机是瑞典萨博37一个有趣的冷知识,人类发明的第一架飞机,即莱特兄弟的飞行者一号其实航空理念非常“先进”,他是采用全动式鸭翼布局飞机是谁发明的、采用静不稳定设计,并且还使用弹射器弹射起飞……

飞机是谁发明的:最早的鸭式布局的战斗机是哪一种

飞机是谁发明的:最早的鸭式布局的战斗机是哪一种

而鸭式布局(canard)这个名词来源则是1906年桑托斯·杜蒙在法国巴黎制造并试飞的14-bis飞机,这个造型让当时新闻媒体称其为鸭子飞机。法国人对于莱特兄弟是第一个发明飞机的人有争议,认为莱特兄弟的飞机是依靠配重式弹射器牵引才得以起飞,降落更是直接落在沙地上。而14-bis是依靠自身起飞,并装有轮式起落架。

飞机是谁发明的:最早的鸭式布局的战斗机是哪一种

这个造型像不像鸭子?

飞机是谁发明的:最早的鸭式布局的战斗机是哪一种

但是鸭翼布局属于天然的静不稳定布局,操控难度大,极容易陷入失速状态,当欧洲航空探索者们发明尾翼,并且证明尾翼布局安全性更高后,就迅速抛弃了鸭翼布局。鸭式布局飞机只是作为航空研究和验证时出现,其中最著名的是1927年飞行的,由德国福克·伍尔夫公司推出的F.19验证机,只可惜他的著名是“负面”的。德国航空界先驱,福克·伍尔夫公司创始人乔治·伍尔夫驾驶该机进行首次飞行时,摔死了……&

飞机是谁发明的:最早的鸭式布局的战斗机是哪一种

福克·伍尔夫F.19

飞机是谁发明的:最早的鸭式布局的战斗机是哪一种

二战时期,各国也有不少鸭翼布局的飞机进行试验,像意大利的SS.4,美国的XP-55,前苏联米格-8等。但当时航空技术依然无法解决鸭翼布局安全性问题,像美国科蒂斯XP-55,三架原型机全部坠毁不得已终止开发。只有日本的J7W1震电被下达批量生产命令,当时快要病死乱投医的日本已经不管那么多了,鸭式布局的J7W1可以拥有更好的爬升性能,该原型机还没有制造完,日本海军就下达了生产命令。但是到日本战败投降时,日本只造好两架震电原型机,总共进行了45分钟的飞行试验。

震电的完成度其实还远不如科蒂斯XP-55,不过安全性怎么也比神风好

鸭翼飞机的转折点是在1963年,瑞典萨博公司芬兰天才设计师拉克玛在1963年申请的“封闭式鸭翼”专利,将鸭翼与三角翼结合起来,也是影响至今的鸭翼三角翼布局。第一款鸭翼战斗机则是,瑞典萨博公司在1967年首飞的萨博J.37雷式战斗机。当年在苏联强大威胁下,瑞典对于战斗机提出非常苛刻的短距起降要求,必须在500米内简易跑道上进行起降,逼迫瑞典航空工程师们重新钻研鸭式布局。

萨博37雷式战斗机的性能指标在当时也是非常出色,机长16.4米,翼展10.6米,空重9.5吨,最大起飞重量20吨,使用一台沃尔沃RM8涡扇发动机(美国JT8D发动机的变体),最大推力12.7吨。最高飞行速度2.1马赫,爬升率203米/秒。该机1967年首飞,1970年装备,归类于二代半/俄标三代战斗机行列。

但是萨博37只是解决了鸭翼布局容易失速失控导致安全性问题,依然没有解决静不稳定布局飞行稳定性问题,飞行员在飞行过程中必须全程关注飞机飞行姿态,相当耗费精力。瑞典将其作为截击机使用,以本土防卫为主问题不大,要解决这一问题最终途径是电传操控,由机载计算机自动修正飞机平飞巡航时姿态稳定性问题。1979年第一款电传操控为主的战斗机F-16正式投入服役,这也是为什么鸭式布局在80年代真正迎来第二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