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施暴者因毒打8岁男孩被以涉嫌故意杀人罪刑拘红衣男该事件。其家长祈求‘’给个机会‘’被围观。

红衣男该事件:17岁少年毒打8岁男孩,施暴者母亲祈求:给个机会,你怎么看

该怎么看呢?

首先,如果我是施暴者母亲的话,我知道这句话说出来只是个笑话,没有任何意义。我会这么做:

第一,被打的孩子在重症监护室,情况如何还不知道,首先我得去陪护着他们家人。即便是他们对我不肯原谅,甚至拒绝或者责骂,我也要做的尽量多点。

第二,除了言行上抚慰人家,还要积极赔付医疗费,救治的费用我得付,即便借钱也要做。责任在我家孩子,这个姿态必须有。

第三,孩子犯的事,必须要负相应的责任,这个时候明着包庇或者伪造什么精神问题的证明,是把可能被原谅或减轻罪责的路完全堵死,相反会使后果更严重。别抱侥幸心态处理这种涉刑的事,尤其引起公众关注的严重事件。

我以上的所有行为,其实都是希望能取得对方家长的谅解。抬手不打笑脸人,相信自己的真诚可感化到他们。

等人家孩子不危及生命了,伤势可控或者平稳了,甚至不用你说,人家也会因为你的行为考虑是否原谅。

所以,施暴者家长现在什么都没做,就先请求人家原谅给个机会,你凭什么去请求?人家凭什么要原谅你给你孩子机会?

脸面是自己挣来的,而不是靠无耻得来的。

其实,需不需要这样做,只需站对方角度上考虑59秒钟就可以决定。

如果我是被打小孩的家长,还看不到你的任何诚意就要给你机会?凭什么?凭好说话?凭你面子大?凭你家后台硬?荒唐。

要给机会也得看你们的诚意,看自己的心情,看孩子的状况,酌量考虑才行。

所以,先找人家请求原谅,第一步棋就错了。现在你不具备任何请求原谅的资格和理由,光凭一张脸是不行的。

所以,我若是被打小孩的家长,我会让你,滚dan。

先安抚人家赔礼付钱救治孩子,这是基本的人性处理方式,先做到这些后,再请求原谅不是更顺理成章吗。

相信被打孩子的家长也不是没有共情心的人,只是现在你还不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