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联合国工作语言有六种,分别是:汉语全球通用语言有几种、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以下是这六种语言对应的“联合国”全称。
汉语:联合国
英语:United Nations
法语:Organisation des Nations Unies
俄语:Организация Объединённых Наций
西班牙语:Organización de las Naciones Unidas
阿拉伯语:الأمم المتحدة
在联合国的日常会议记录和文件中,这六种语言都可以使用,至于其他语言则不行。
其实在建立之初,联合国的官方语言只有五种,既没有阿拉伯语,只有汉、英、法、俄、西五个官方语言。其中前四语言是五大常任理事国的官方语言,五常在联合中拥有超然的地位。
作为二战五大战胜国,五常垄断了联合国安理会1/3的席位,并且五常的席位是“世袭罔替”的,是固定席位,且拥有一票否决权,是联合国的绝对核心,这五个国家的语言自然要成为联合国工作语言。
而西班牙语则是世界上使用人口第二多的语言,仅次于汉语,同时也是世界上使用范围第二广阔的语言,仅次于英语,全世界有23个国家和地区将西班牙语作为官方语言。
在拉美除了巴西、圭亚那、法属圭亚那、海地、苏里南等少数国家以外,其他的拉美国家都是讲西班牙语,在美国西部的加利福尼亚州、新墨西哥州、得克萨斯州也有大量拉丁裔居民使用西班牙语。
西班牙语之所以使用如此广泛,主要还是得益于当年西班牙帝国的对外扩张,作为世界上首个日不落帝国,西班牙在巅峰时期控制了半个美洲,就连亚洲的菲律宾也曾是西班牙的殖民地(不过菲律宾在被美国占领后改说英语)。
由于西班牙语国家数量众多,因此在联合国建立之初,西班牙语也被列为联合国官方语言。
至于阿拉伯语,是到1973年正式成为联合国工作语言。当时正值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西方国家有求于阿拉伯的各个产油国,于是海湾的石油生产国借机和其他阿拉伯国家抱团,最后成功地将阿拉伯语送进了联合国。
不过虽然同为联合国的工作语言,但联合国平时运作时主要还是使用英语,目前联合国80%的文件都是用英语写的,其次法语和西班牙语,联合国的所有原始文件绝大部分都是使用这三种文字写的。而汉语、俄语、阿拉伯语则只占很少的一部分。
归根结底,在联合国是二战的一个衍生产品,中美英法俄五大国作为战胜国,其语言自然是要成为联合国的工作语言,这是无可争议的。而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则凭借着众多的使用人口和国家,也成为了安理会的工作语言。
而像日语、德语,虽然其影响力也比较大,日德两国也是当今世界响当当的大国,但日德作为二战战败国,其在国际事务中的政治地位比较低。即便现在德国的地位提升很大,但在很多问题上也得跟法国绑在一起说话才更有分量。对比一下,日本的政治地位就更不用说了,还不如德国。
除此以外,日德两国的语言除了本国使用之外,在世界上的使用范围并不广泛,虽然德语也被奥地利、列支敦士登、卢森堡、瑞士等国使用,但区区几个国家也形不成多大力量,而日语就只有日本使用,这使得日德缺乏盟友。
总的来说,目前不太可能再有新的语言成为联合国正式工作语,德语不可能,日语就更不可能了。
汉语为什么不是国际通用的语言
在公元1765年到1840年欧洲的英国率先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这是一次划时代的社会变革,是机器代替了手工,工厂取代了小作坊。生产的产品有了一个统一的标准。这次工业革命让英国走上工业化的道路。
也成就了英国在18世纪的世界上,在众多的列强中成为了霸主。是当时全世界上第一强国。由于英国工业要向世界各国输岀,那么英国就要制定很多的标准。所以英国制定的这些标准就成了世界通用的标准。
这些标准当然也是用英语来书写的。由此英国人也就将英语推向了全世界,形成了世界上通用的语言。这是其一。
再有18世纪随着英国工业革命成功,国内生产能力的提升让英国的工业产能大幅度提高。工厂生产出来的产品在国内大批积压。这时的英国人必须找到海外市场来倾销他们的商品。为此,英国人在世界上到处发动侵略战争。用武力协迫等手段让那些被侵略约国家签订不平等的贸易条约。
英国人靠坚船利炮在全世界上肆无忌惮的发动侵略战争。由此也间接的把英语推广到世界各地。而中国在清朝中期国家还很富裕,但是清朝政府奉行的是闭关锁国的政策,与外国的政治经贸往来甚少。到了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国内经济基本崩溃,变成了待宰的羔羊。大清朝帝国在世界上已被边缘化。所以除了国外对汉语有兴趣的语言学家外,几乎没有人学习汉语。更不可能成为世界通用语言。
然而今天,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工业,农业,科技,军事等领域迅猛发展。为了能更好的加强国际间交流,大批的外国人也开始学习汉语。这就证明了只有国家强才有人学习你的语言。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