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之所以听说过夜郎国,大多是来自一个成语:夜郎自大古夜郎国。
司马迁的《史记》曾记载一个故事:公元前122年,汉武帝为寻找通往身毒(今印度)的通道,曾派遣使者到达今天云南的滇国,滇王问汉使:汉朝有我滇国大吗?后来汉使又来到夜郎国,夜郎王也同样问汉使:汉朝有我夜郎国大吗?要知道当时的汉朝疆域至少是夜郎国或滇国的十倍有余,因此衍生出一个成语:夜郎自大。形容狂妄无知、自负自大。
那么这个夜郎国到底在哪里?有多大呢?
其实夜郎国在中国历史上记载,很早就出现了,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记载,《后汉书》中记载楚国将军庄豪从沅水伐夜郎,既灭夜郎。史书记载,庄豪从沅水伐夜郎,循江而上,到达牂柯江,牂柯江又叫做北盘江,主要指北盘江上游一带,位于贵州省六枝特区西部,也就是说夜郎国在北盘江一带,主要就是现在贵州省六枝特区一带。
实际上夜郎国的地域远远不止,司马迁《史记·西南夷列传》称: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
但夜郎国的具体地域大小在史书中都没有记载,只能凭借现有的资料作出一个大概的推测:只知道夜郎国大概范围在牂柯江流域,滇国的东边,蜀郡的南边,南越国的北边,位置大致是贵州全部、云南东部、四川南部、湖南西部、广西北部一带。
西部边境大概是今天云南的盐津、昭通、宜良到开远一线,与当时的滇国交界。
东部边境大概是今天贵州的思南、施秉、凯里一线,与当时荆州的武陵郡交界。
北部边境大概是今天四川的筠连、叙永,到贵州的桐梓、绥阳一线,与当时益州的江州交界,也就是今天的重庆交界。
南部边境大概是今天云南的开远,到广西的百色、河池,再到贵州的从江一线,与当时的百越国交界。
“夜郎自大”夜郎国在如今的什么地方夜郎国王为什么会自大呢
夜郎国在我国的西南地区,现在的贵州西部和南部,可能还包括云南东北、四川南部以及广西西北部的一些地区。夜郎国是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第一个国家,是中原进出西南地区的必经之路。夜郎国在战国时期,楚襄王派“将军庄跃溯沉水,出且兰,以伐夜郎王”。《史记》当中记载夜郎国有精兵10万。夜郎国起于战国,在西汉成帝和平年间,夜郎王胁迫周边22邑反叛汉王朝,夜郎王被汉朝太守陈立所杀,夜郎国也随之被灭,前后经历约300年。之后古夜郎国神秘消失。一部分夜郎人被流放到贵州镇宁一带。
夜郎国王因为周边有22邑,兵强马壮。又是途经西南的必经之路,夜郎国王当时号称有“精兵十万”,商业活动也十分活跃,连天府之国的蜀国人都不远千里来这里做生意,十分繁华。夜郎国王是个狂妄无知、目中无人的“井底之蛙”。国王不懂得“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汉使途经夜郎国,那位久居深山的夜郎国君问汉使“汉孰与我大”。认为自己很了不起,却让世人眙笑了千年,“夜郎自大”。
历史上的夜郎国为何只存在三百多年
夜郎国
历史上,夜郎王的一句“汉孰与我大?”让世人贻笑千年。“夜郎自大”作为狂妄自大、目空一切的典故,几乎成了贵州人的代名词。
随着考古的不断发现,夜郎作为一个古老文明的国度,作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组成部分,它的人文价值正在为世人看重。
一段时间以来,湖南、云南、贵州、四川等地都在抢“夜郎”。 夜郎国究竟在哪里?
夜郎国的历史,大致起于战国,至西汉成帝和平年间,前后约300年。
之后古夜郎国神秘消失。这个古老的文明在史籍记载中留下了一团迷雾。赫章可乐“西南夷”墓葬群的考古发掘,为神秘的夜郎文化揭开了辉煌的一角。
中华文化是多元文化的复合体。 当汉文化在中原大地崛起时,边疆也出现了多民族文化,“西南夷”便是其中之一。
在司马迁的《史记·西南夷志》中记载:“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西南夷在历史上泛指云贵高原与川西的古老民族,夜郎文化便是西南古老民族文化的代表。
据负责墓葬考古发掘的贵州省博物馆研究员梁太鹤介绍,自1958年在赫章县可乐民族乡发现第一批出土文物以来,考古部门先后进行了9次发掘,但再次引起国家和考古界关注的还是2000年的考古发掘。
此次发掘及历年调查有几方面值得重视,一是可乐墓葬分布面大,涉及范围达3。5平方公里以上;二是墓葬高密集中,在300平方米的范围内,发掘墓葬80多座,其中有不同时期的墓葬叠压在一起,为省内考古罕见;三是延续的时代长。
战国、西汉、东汉时代都有大量的文物出现;四是反映的文化底蕴丰厚。 出土的大量文物,反映了战国至秦汉时期独特的夜郎民族文化,以及秦汉时期的汉文化与夜郎民族文化相融合的特点。
在以史书记载及考古成果资料进行综合研究后,夜郎国在贵州已成为不争的史实,但夜郎国的都邑究竟在哪里?梁太鹤说,还有待于进一步的考古发掘,西南夷””墓群的发掘,对探究古夜郎族属和地域文化提供了重要依据。
神秘的柯洛倮姆
可乐,彝文古籍称为“柯洛倮姆”,意为“中央大城”,史志记作“柯乐”,后演变为“可乐”。今天杂居可乐的彝、苗、布依等少数民族中,彝族人最多。
当地人说,彝族最先进入可乐,他们将这批“西南夷”墓葬叫做“莕人坟”或“莕人洞”。
一直生活在“柯洛倮姆”的百姓们,哪里想到他们捡回家去砌猪圈、盖茅厕的砖瓦,竟是秦砖汉瓦;那些从“莕人洞(坟)”挖出来,认为带有邪气而随手扔掉的坛坛罐罐,竟然是价值连城的国宝。
今天,人们无不惊喜慨叹,贵州这片一直被视为蛮夷之地的土地上,竟然沉淀着厚重的古老文明。
据彝文古文献记载,当时与贵州可乐齐名、能称“倮姆”的,有成都(勒姑倮姆)、重庆(储奇倮姆)、昆明(勒波倮姆)等西南地区的著名城市。
贵州考古专家宋世坤研究员分析,将历史的发掘与文献对照研究推断,在战国至秦汉时期,可乐地区很可能是属于夜郎国的重要“邑聚”或“旁小邑”的境地。
宋世坤说,可乐地处滇、黔边界,交通发达。
据文献记载,这里曾是进入贵州的彝族默部(黔西北彝族水西始祖)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
贵州何处是夜郎
夜郎国的疆域究竟有多大?有专家分析,夜郎在建邑可乐时,已发展到鼎盛时期。
夜郎王为了扩展地域,先后在云南、四川、贵州等地区多处建立城池,由于夜郎王在这些城池都有过短时间居住,便成了后人争夜郎古国的理由。
梁太鹤说,从可乐“西南夷”墓群看,只能说明可乐当时的繁荣,夜郎的都邑究竟在何处,疆域有多大,发掘才刚刚开始。
目前除了可乐遗址外,在周边地区发掘的遗址中,还陆续出土一批夜郎时期地方特色的重要文物。
梁太鹤感慨地说,夜郎文化与周边发掘、研究成熟的巴蜀、滇、楚和南越文化相比,有着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
但由于经费、人才紧缺等问题,使古夜郎文化的发掘、研究进展迟缓。
贵州考古和历史文化研究学家们因此殷切呼吁,希望各级政府进一步重视对夜郎历史文化发掘的力度,这不仅对贵州文化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更为重要的是为填补中华民族文化的完整。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