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猫传》这部电影个人来说是比较欣赏的,算是国产电影里难得有思想的电影,虽然场景的编排上并不是我喜欢的类型李白的诗预言。
老实说,剧中的李白造型可能让万千少女们有点失望,但是不得不承认辛柏青完美的演绎了诗仙李白的那种狂妄。剧中的玄宗在看过李白写给杨玉环的那首《清平调》后,对高力士说让李白明天离开长安,原因只有一个,李白的那首《清平调》写出了玄宗没有写出的贵妃的美。
玄宗也是一个很有才气的皇帝,曾亲自为杨贵妃谱写霓裳羽衣曲,编排霓裳羽衣舞。极乐之宴上,他同样为贵妃写了诗,但是当他看到李白的“云想衣裳花想容”之后,他觉得败了,只有李白的这首《清平调》才配得上贵妃的美。
但是,作为帝王,是没有人能超过他的,特别是杨贵妃那句:大唐有你,才是真的了不起,严重伤害了玄宗的自尊。所以他让李白离开长安,远离贵妃也就很好理解了。
为什么只有“杜甫很忙”,而没有“李白很忙”呢
李白与杜甫虽然年龄相差只有11岁,可李白却出生在盛唐,而杜甫则出生于由盛转衰的中晚唐,李白的名气大得振天下,被誉为诗仙,他追求的是名士生活,诗酒几乎就是他生活的全部,他那豪放的性格,无拘无束的过着飘逸的生活,也因他的名气大的原因,粉丝遍天下,无论到什么地方都有好住好吃好喝的招待他,不用他自掏腰包,所以在李白诗中表现出来他所喝的全部都是高档白酒即清酒,从来没有浊酒之说,李白一生基本过的都是贵族般逍遥自在悠闲的生活,好像忙字与李白无缘。
而杜甫则恰好相反,他的性格比较内敛,不似李白那样狂放,似乎他就是天生的劳碌命,一生都在为生计奔波劳碌,虽然被称为诗圣,差不多与李白齐名,但他的名气在那个时代好像认可度远不如李白高,不像后世对他俩的评价不分伯仲。杜甫一生忧国忧民,无奈生不逢时,如此的大才在中晚唐只能做一个小官吏,即便如此他还是非常的敬业,在国破山河在,春城草木深中到处颠沛流离,杜甫基本是在穷困潦倒中走完了生命的最后历程。
(一)
“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这句话形容李白有没有言过其实
这句话是出自余光中的《寻李白》。用来形容李白言过其实,不可否认李白确实是一位伟大诗人,有着“诗仙”的美誉,留下了许多名垂千古的佳作。但是每个人读诗的感觉都不一样,“诗无达诂” 强调的是审美鉴赏的差异性, 诗人用一致之思,读者各以其情而自得。“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这或许是余光中眼中的李白。
在李白所处的时代,还有其他的伟大诗人,如杜甫,王维,孟浩然等。杜甫被后世尊为“诗圣”,王维被尊为“诗佛”,他们也传下了许多千古佳作。诗是一种很奇妙的东西,人会因为心境,阅历的不同喜欢的诗也会不一样。有人青年时喜欢读李白,中年时喜欢读杜甫,晚年喜欢读王维。故“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只是一家之言。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