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可能性很大素媛案件。
N号房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人尽皆知。很多人都关心N号房是否会改编成电影!又是否会对韩国的法律有所影响!
《熔炉》《素媛》这类电影都是关于性侵的问题,为什么有前车之鉴了,这种类似的事情还是不断的发生?
韩国是个男权社会,男人是家里的绝对领导权威。女性的地位是及其低的,对男人唯命是从。至今也还有这种思想。就像中国古代社会一样。男权为主的社会中,女性就演变成了工具。所以,在韩国,性这个问题或许会比较开放一些,这也酿成了很大的问题。。
我觉得吧,韩国已经有了两部关于性侵的问题,社会可能才开始关注这个,才会有措施进行管制。但是,力度肯定是明显不够的,不然也会出现N号房间这种事情。所以,这件事被拍成电影,来影响法律等改进的可能性会比较大。对于韩国而言,这或许还是个历史性的改变。
以上仅个人观点,欢迎大家在评论区一起探讨。喜欢的可以点关注哦!
《熔炉》、《素媛》、《辩护人》这三部韩国电影真的都属同档次吗
迷影认为这三部电影是属于同一档次的,都是韩国电影中的上乘之作。
豆瓣评分:《熔炉》9.2分,《素媛》9.1分,《辩护人》9.1分。
IMDB评分:《素媛》8.3分,《熔炉》8.0分,《辩护人》7.8分。
三部电影都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
电影改变国家《熔炉》取材于发生在韩国光州一所聋哑障碍人学校的性侵事件,2005年6月 该校教师全应燮举报该校包括校长在内的十多名教师虐待或性侵儿童,但判决结果却让所有人失望,他们暗箱操作让本来的有期徒刑全部变成了缓刑释放。
2008年的时候,有良知的女作家孔泳枝经过详细调查,将这一事件写成小说,在网络曝光,引起广泛关注。
2009年,由小说改编的电影《熔炉》上映,6天后光州即再次开展了调查,重新进行了审判,遭受性侵的学生人数最终定格在30多名。
电影上映第37天 ,韩国国会通过“性侵害防止修正案”,又名“熔炉法”。要点:性侵女身障者、不满13岁幼童,最重可处无期徒刑;废除公诉期。加害者如任职于社会福利机构或特殊教育单位可加重处罚,新法于2012年7月实施。 同时催生“熔炉防治法”——《社会福祉事业法》修正案,确保社福机构经营公开透明并纳入外部监督力量。
《熔炉》这部电影直接催生了一部法律,让儿童权益得到了保护,社会影响空前。
电影催生变革《素媛》也是改编自真实发生的事件,2008年赵斗淳因醉酒强奸了一名8岁小女生而被判处12年有期徒刑。在法庭上,赵辩称自己在醉酒状态,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而最终判处的刑罚也过于从轻,这一审判引发了人们的不满,经过一系列抗议,韩国政府最终通过了对性犯罪者实施“化学阉割”,这也使韩国成为亚洲第一个实施“化学阉割”的国家。
电影还原历史《辩护人》是以韩国原总统卢武铉的亲身经历改编,剧情是宋康昊饰演的律师为“釜林事件”受害学生辩护的故事。影片上映后,釜山地方法院对“釜林事件”进行了二审宣判,被告宣判无罪。
这三部电影有太多相似之处,不相上下的口碑,都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都对现实世界产生了很大影响。
但比较起来,个人还是觉得《熔炉》好于《素媛》,《素媛》好于《辩护人》。
《熔炉》与《素媛》是同类型题材,《熔炉》更让人绝望,《素媛》更让人动容。
在表现苦难上,个人觉得《素媛》这部电影表现的更加直白、残忍。
在社会影响上,《熔炉》稍微比《素媛》强一些。
《辩护人》由于是历史事件,而且青年学生相比于儿童,儿童更能取得人们的同情,所以自然要稍逊色于《熔炉》和《辩护人》。
不管怎样,这三部电影都是不可多得的佳作,值得我们学习。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