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的金陵是指南京省金陵是哪里,包括南京,苏州(姑苏)。应天府尹是金陵的父母官,贾雨村当过应天府尹。贾雨村用葫芦僧审葫芦案替薛蟠脱罪,搭上了贾政和王子腾这条船。
金陵十二钗包括原籍是金陵的上中下三等女子的代表人物金陵是哪里。
正册是上等女子包括金陵是哪里,宝钗、黛玉、元春、湘云、探春、迎春、惜春、妙玉、秦可卿、王熙凤、李纨和巧姐。她们是小姐,少奶奶级别的人物。《红楼梦》主要描写她们的性格,才华和命运。
副册里书中仅仅写了一个香菱。据润杨推测金陵十二钗副册记录的是金陵籍妾室或者中等人家的小姐。包括金陵是哪里: 香菱、 薛宝琴、 尤二姐、尤三姐、 邢岫烟、李纹、李绮、夏金桂、娇杏、傅秋芳、张金哥和慧娘。
金陵十二钗又副册里出现了晴雯和袭人两人金陵是哪里。其余人应该在鸳鸯和平儿说的那些一起长大的朋友里:鸳鸯、平儿、琥珀、紫鹃、彩霞、麝月、翠墨,翠缕,金钏和茜雪。
金陵十二钗不是十二个女子,应该是三十六位女子。我们通常将正册里的十二位女子称为金陵十二钗。
我是润杨,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润杨的红楼笔记!
公元前333年,楚国灭掉越国。当时受方士望气学说的影响,此处有“王气”,为防止日后有人在此称王,楚威王便在狮子山之东埋下金制小人以镇“王气”,号为“金陵”(意即金人之陵寝)。同时在石头山上筑城,取名“金陵邑”。金陵得名即始于此。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最后一次东巡南下途经金陵,陪同的术士见金陵四周地势险要,便对秦始皇说:五百年后金陵有王气。始皇听后龙颜大怒,当即派人凿断方山地脉,令淮水流贯金陵与长江汇合,以泄“王气”,金陵段淮水由此得名“秦淮河”。秦始皇觉得仅泄“王气”尚不能满足其传之万世的心愿,于是又下令将金陵改为秣陵。秣即草料,在秦始皇眼里,金陵只配作他的草料场。
到了三国时,孙权重筑石头城,后改称“建业”(取建立帝王万世功业之意),并迁都于此。这是南京作为都城的开始。
西晋太康三年(282年),改建业为建邺。
永嘉元年(307年)八王之乱后,司马睿听从王导建议迁镇到建邺。建兴元年(313年),因避愍帝“司马邺”讳,改建邺为建康,后来作为东晋王朝的都城,一直到南北朝时期都是都城所在。
从吴(三国)、东晋到南北朝之南国(宋、齐、梁、陈),这就是“六朝古都”之谓。
到了陈朝后主祯明三年正月,隋军破建康,俘虏陈后主,陈朝灭亡,隋文帝因有人占领称帝,下令将建康城夷为平地,摧毁六朝宫苑,在石头城置蒋州。(蒋州的得名源于蒋山。蒋山乃紫金山东吴时的名称。汉代,紫金山被风水先生说成“王气所钟之处”,于是便有了钟山之名。东吴时,为避孙权祖父孙钟之讳,以东汉末年战死在钟山的秣陵尉蒋子文之姓改名为蒋山。)
唐武德九年(626年),将设在石头城的行政机构州治“扬州”迁往江都(今扬州市),金陵先后称为“蒋州”和“杨州”。唐时南京曾用过丹阳、江宁、归化、白下和上元等名称。
唐朝乾元元年(758年),改江宁郡(今南京)为升州,不久即废。
唐朝光启三年(887年),复立升州。
北宋开宝八年(975年),北宋灭南唐,复改江宁府(今南京)为升州。天禧二年(1018年),复升州为江宁府。
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改称建康府作为宋朝行都,称“东都”,绍兴元年(1131年)改为留都。南宋时建康府仍为江南东路首府。
元朝时,江宁府改为集庆路。明朝时,又改江宁府为应天府,为明朝初期的首都,复称南京,是为南直隶。
清朝有又改称江宁府(天平天国期间,曾一度成为天国的“天京”),直到国民政府改回“南京”,后沿用至今。
黛玉不是扬州人,是黛玉爸爸在扬州做官,才在扬州居住的,书中就写了林如海籍贯姑苏人氏,不能说住在扬州就是扬州人了,黛玉还是姑苏人。
警幻仙子说的是贵省,可见金陵不是一个城市,而是一个省。
一个省的范围就很大了,至少包含了姑苏,
妙玉是扬州人,扬州属于金陵的一部分。
题主有疑问的应该是李纨,秦可卿,她两都是京城的人,她们并不是金陵人士,可能是作者认为女子嫁入夫家也算是男方的人了吧。
贾家祖上是金陵的,所以说虽然贾府在京城,也算是金陵。
四大家族的其他三家也是金陵的,在贾雨村的“护官符”里面就提到过。
保龄侯尚书令史公之后,房分共十八。都中现住者十房,原籍现居八房。这是史家!
都太尉统制县伯王公之后,共十二房。都中二房,馀皆在籍。这是王家!
紫薇舍人薛公之后,现领内府帑银行商,共八房分。这是薛家!
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
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
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
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红楼梦主要人和事都以金陵为背景,出于一些原因有些地方就写了京城。
黛玉、妙玉等人都是属于金陵范围的。
毕竟曹雪芹增删十余载,这样低级的错误是不可能出现的。
旁边还有脂砚斋看着,时不时的批注一下。
【非常感谢您的阅读、点赞、转发、评论。如果喜欢敬请关注@博而化易】
欢迎大家留言,一起讨论。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