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话怎么说的来着:“地上文物看山西,地下文物看陕西”秦始皇祖母墓!
而作为“十三朝古都”,西安的文物古迹之丰富,令人咋舌,特别是古墓,更是遍地都是,那每一锄头下去,挖出来的都是文物啊!
人就说了,西安修地铁,最忙的不是施工队,而是考古队和文物保护单位!施工工地分分钟变身考古现场!
这不,近期的西安地铁五号线二期工程施工过程中,就发现了疑似秦雍王章邯的都城遗址,具体是什么时候什么类型的文物遗迹,就得等到考古专家们去现场勘察后才能得出结论了!
然而,这一次西安地铁五号线施工过程中挖出文物古迹的事情在西安地铁的建筑史上并非首例,早在西安地铁二号线的施工中,就曾挖掘出一百三十多座古墓!
不光是修建地铁如此,西安的众多高校在修建时,也曾挖掘出众多古墓!
人们调侃到,在西安,要是学校校园里每个一座两座古墓,都不好意思说是西安的学校!
2001年,西安邮电大学长安区新校区的建设工地上,就曾在仅一千亩的土地上,发掘出六百多座古墓,其年代跨越了战国,秦,汉,唐等多个朝代!
2004年,西安财经学院的新校区工地上,更是出土了一座规模庞大,等级好贵的豪华墓葬,据考古人员推测,墓主人或许是秦始皇的祖母,夏太后!
而其他的学校,如西安政法大学,西安交大,西安理工大学,西安师范大学等大学校园中,同样有古墓的出土!
可以说,不光是修建地铁,只要是西安有新的项目开工,最忙的必定是文物保护单位,为了配合施工工程的进行,考古队必须先一步对文物进行抢救性发掘保护!
不光是西安如此,整个陕西境内,文物古籍都十分的丰富,令人惊叹!
就好比几年前我去宝鸡玩耍,跟出租车司机说到宝鸡“青铜器之乡”的话题,出租车司机就说哪儿哪儿哪儿最近又挖出古墓啦,听说考古队在哪儿哪儿哪儿又有新发现啦!
确实是很厉害,西安,宝鸡,这些地方文物古迹,古墓太多了!
说地下文物看陕西,真的一点都不假!
给西安点赞!
西安是13朝古都,为什么西安的皇宫没有保存下来
西安是中国古代历史的根,如果要了解古代中国深厚文化,第一站就来西安。西安历经三千年,屹立不倒,千年古都地位始终未被其他城市所撼动。西安地位很特殊,它相对比河南诸帝都有这绝对优势,驻足在西部要冲地带,直接可以控制西域丝绸之路要道。 中国古代有三千年历史,前两千年,主要以陆路为主,丝绸之路贯穿欧亚大陆,终点长安,汉唐以来,国力一举达到鼎盛,超过当时任何国家,西方罗马帝国走向衰落,阿拉伯帝国和突厥先后崛起,逐渐垄断了贸易往来,吐蕃后来的出现致使通往西方贸易中断。到唐末,长安失去了帝都的地位,节度使朱温将长安城瞬间搬迁一空,运到河南洛阳,他在河南建立起了后梁,直到大宋,海上贸易兴起,以后的王朝将国都渐渐搬到离大海比较近的地方,北京取代了开封,贯通南北的大运河改道直通南北。
而西安呢?早已在一千年前所谓907年,都被遗弃,唐朝遗留的宫殿早已化成废墟,就别说,一百年没人住和修缮也照样化为乌有。如果历史提前唐朝离我们很近就像清朝一样,也许它会存到现在,规模吗,肯定要比北京故宫庞大好几倍。那时,唐朝长安有三大宫城群,北面有比北京故宫大三倍的宫城,南面有和故宫相当的兴庆宫,宫城北面玄武门一过,有闻名于世的大明宫,比故宫大两倍,可见其规模,还不加长安周围的行宫,那更不用说。
西安历经十三朝古都之称,它从西周以来历经秦,西汉,新,东汉董卓朝,南北朝时,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断断续续延续了近千年,工程设施建设更是层次不穷。在前期大统一王朝,秦朝,始皇帝大兴土木,把关中周围建成了环绕咸阳的宫殿群,最著名当属阿房宫,其如果建成,规模更大,巍峨壮观,都连唐代诗人杜牧都为其所折服,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如果阿房宫现在存在的话,那将是世界九大奇迹,可时间久远,根本就不可能存于世。
之后王朝为什么都建都于长安,这就是原因,关中地方王气重,便于守天下,还有最主要在于秦始皇营建的咸阳宫太多,招惹了刘邦不得不移都于长安。他于是在咸阳东南建新都城,长安。而这个长安不是今天西安,它是西安西北原上,西汉长安更是嘚瑟,将咸阳宫圈起来建都,于是出现长乐宫,未央宫,建章宫等等,长安简直可以说宫殿群把人能砸死,皇帝的住所霸占了整个长安城,这样的规模一直持续到北周后期终结。直到隋朝,宇文凯在东南划定新都开始,汉长安被遗弃,只剩下废墟。
唐朝建筑业更发达,中国建筑出现承前启后的变化,皇帝住所也渐渐萎缩,人民住地渐渐扩大,商业贸易频繁,生活也提高了。唐长安贯穿南北,南到曲江,以朱雀街为主轴,城市布局星如棋盘,规模庞大,是世界上最大的古都。随着唐朝灭亡,长安城也走向末途,韩健将长安一下缩小的只有皇城位置那么大,直接截取宫城边缘上,周围内拆卸一空,大明宫,兴庆宫不复存在,宫城被居民区淹没。长安一名也随之改来改去,到明朝才稳定下来,明洪武年间,西安城以高筑墙广积粮为口号出现了,现在我们所见古城墙就是明朝建造的。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