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瑛李隆基的儿子,本名李嗣谦,唐玄宗李隆基次子,母为赵丽妃。

李隆基的儿子:李隆基次子李瑛是怎样的人

李隆基的儿子:李隆基次子李瑛是怎样的人

李隆基的儿子:李隆基次子李瑛是怎样的人

李隆基的儿子:李隆基次子李瑛是怎样的人

5岁时,被唐睿宗以皇孙身份封真定郡王;7岁时,唐玄宗即位被封为郢王;10岁时,正式册立为皇太子;20岁时,改名李鸿,纳妃薛氏;22岁时,改名李瑛,遭到唐玄宗宠妃武惠妃构陷,与鄂王李瑶、光王李琚一起废为庶人,不久赐死。

唐肃宗李亨即位后,为李瑛平反,恢复其“太子”称号,并废绝武惠妃的皇后祭享。

根据《新唐书》记载,李瑛在太子位期间没有过错。当初之所以能封为太子,是因为其母处在最得宠时期;后来唐玄宗独宠武惠妃,对武惠妃所生子女格外恩宠。

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三人母亲失宠,就开始有怨言。

武惠妃就一直对唐玄宗李隆基吹枕边风,希望废掉太子李瑛,扶持自己儿子寿王李瑁为太子。唐玄宗李隆基耳根子软,就准备废除太子李瑛,遭到宰相张九龄的反对。

后来,张九龄被贬出朝堂,李林甫专权,与武惠妃勾搭一起。武惠妃以宫中有盗贼为由召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与薛锈(娶唐玄宗李隆基女儿唐昌公主,妹妹薛氏嫁给太子李瑛为太子妃)入宫。三兄弟与薛锈披甲入宫,被武惠妃诬陷为兵变,玄宗大怒,薛锈被立即处死,太子李瑛与鄂王李瑶、光王李琚“三王”被废为庶人后被赐死;民间因为其三人之冤,称之为“三庶人”。

当年,武惠妃也因为疑神疑鬼,在惊惧中死去,其子寿王李瑁也没能继太子之位,寿王妃杨玉环接替了她婆婆的班,伺候老公公了。

李隆基登基后,他的哥哥睿宗的长子李宪下场如何

李隆基在登基前,早已大出风头。710年,唐中宗死后,韦后意图效仿婆婆武则天称帝时,当时还是亲王的李隆基即发动政变,斩杀韦后及其女安乐公主。随后,李隆基和太平公主拥立相王李旦(唐睿宗)第二次即位。李旦第一次即位是在武则天生前,那时立的太子是长子李宪(原名李成器),现在他又一次成为皇帝,理应恢复李宪的太子地位。谁知李宪竟然固辞不受,不敢再当太子。

李隆基的儿子:李隆基次子李瑛是怎样的人

当时李宪说了一大段冠冕堂皇的话,“储副者,天下之公器,时平则先嫡长,国难则归有功。若失其宜,海内失望,非社稷之福。臣今敢以死请。”意思就是,国家太平时期,自然让嫡子、长子做储君,但在国家危难之际,则应该立功劳的皇子做太子。很显然,李宪害怕玄武门事变再次上演,只好主动将储君之位让给三弟李隆基。为了补偿李宪,睿宗封他为雍州牧、扬州大都督、太子太师,赏赐土地、奴婢。

李隆基的儿子:李隆基次子李瑛是怎样的人

李隆基登基后,为了表现兄弟友善,建了所谓“五王宅”,和包括李宪在内的几个兄弟住在一起。李宪的官位依旧显赫,曾以太尉之职,开府仪同三司。李宪生病时,玄宗就命御医去给他看病;李宪过生日,玄宗都要亲自过来道贺;各地新奇的贡品,玄宗也不忘赏赐给李宪尝鲜。742年李宪去世,终年63岁。

玄宗听到消息后,禁不住放声大哭(心里估计长出一口气),下诏称赞李宪“……诞含粹灵,允膺大雅。孝悌之至,本乎中诚;仁和之深,非因外奖。率由礼度,雅尚文儒。谦以自牧,乐以为善……”,谥为“让皇帝”——在谥法中,“让”是个美谥,意为“推功尚善”“德性宽柔”,表现了他的“让位”功绩。玄宗还亲自写有一篇《奠让皇帝文》,追悼大哥李宪,读起来很是情真意切。

现在李宪的陵墓”惠陵“,已建成博物馆,向公众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