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小冬和梅兰芳1925年8月23日,是北京一家公司总裁冯恕母亲的八十大寿,他打算为母亲举办一场盛大的堂会孟小冬。本来是请梅兰芳和余叔岩(孟小冬跟随他学习五年)合演《四郎探母》。
不料,余叔岩因患病无法出演。于是他们就找来了孟小冬顶替。这一顶替,一段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就这样出来了。
第二天一大早,孟小冬跟着师傅仇月祥来到冯宅,这是孟小冬和梅兰芳第一次见面。为了确保8月23日当天顺利演出,梅兰芳和孟小冬多次上台排演《四郎探母》。
后来,果然大获成功。
此后,梅兰芳总找孟小冬合演《四郎探母》,一来二去,演着演着,感情就演出来了。
梅兰芳有两任夫人。
原配夫人叫王明华,勤俭持家,精明能干,常随梅兰芳演出,帮他化妆搭配衣服,甚至为了更好地陪伴丈夫演出,在为梅兰芳生了一双儿女之后,就做了节育手术。
人有旦夕祸福,麻疹使两个孩子夭折。由于梅兰芳是兼祧两房的独子,为了梅家的香火,于是同意让梅兰芳再取一个女人进门,就是福芝芳。
进门的福芝芳,肚子也争气,在与梅兰芳结婚的十四年里生了九个孩子,五男四女,尽管只有四人长大成人,对于梅家而言,却是足够了。于是,梅家的财政大权全部落在福芝芳手上,她对丈夫梅兰芳管得很严,不让他见梅党的人。后来,冯六爷从福芝芳手里夺过财政大权,因为他是银行总裁,理财自然有一手。而此时,原配夫人王明华已重病在身,自然无法与她争夺什么。
当台下的梅党看出两人眼中的暧昧之意时,就有了撮合的念头。
经过梅兰芳和冯六爷的同意后,齐如山和李释戟作为媒人,便上门向孟小冬提亲。
孟小冬自然是开心至极,毕竟对方是梅兰芳大师,怎么可能没有感觉呢。
不过,孟鸿群(孟小冬的父亲)有些疑问,毕竟梅兰芳已有两房夫人,孟小冬这样嫁过去算什么?齐如山向老爷子解释了一番,因为梅兰芳兼祧两房的独子,并暗示嫁过去后,两头一样大。孟鸿群这才放心。
就这样,1927年正月十四,冯六爷公馆内,冯六爷做证婚人,梅兰芳和孟小冬喜结良缘。
这一年,孟小冬20岁,梅兰芳32岁。
婚后的生活,平静而甜蜜,孟小冬不再出来唱戏,开始练字读书。每每梅兰芳外出公演回来后,总会陪伴孟小冬,幸福而美好。
直到一个叫李志刚的狂热粉丝,在东西九条冯宅杀人后,才打破了所有的平静。
李志刚的本意是绑架梅兰芳,差那么一点点梅兰芳就遭殃了。
这件事传出来后,也不知怎么的,梅兰芳开始逐渐疏远孟小冬,也不再去孟小冬那里,只想等风头过去再说。
且说孟小冬,本来梅兰芳就经常会外出公演,陪伴她的日子就不多,近来却越发少了。她开始胡思乱想,后来又发生一件事,使得他们开始渐行渐远。
1929年,梅兰芳受邀赴美演出,可携带女眷。之前的出行,都是原配夫人王明华随行,可这时王明华已经去世。梅兰芳就在福芝芳和孟小冬之间徘徊不定。
谁料,福芝芳用打胎来威胁梅兰芳,逼迫梅兰芳带她出行。他觉得,倘若带福芝芳出行,孟小冬不开心,带孟小冬出行,福芝芳不开心,于是,就打消了携眷前往的念头。
但孟小冬要求梅兰芳一定要带她出国。梅兰芳没同意,她一气之下就回了娘家。梅兰芳也不理会,就带福芝芳出国。
等梅兰芳赴美回来,伯母去世了。
他痛彻心扉,因为从小就是伯母带大的,和生母没有什么区别,原想尽孝,世事无常,子欲养而亲不待。
梅伯母的葬礼上,前来吊唁的人不计其数,孟小冬自然也去了,毕竟作为梅家的一份子,老人去世,磕头守孝的礼节还是要遵守的。
没想到,被福芝芳拦在门口,不让其进去。
甚至,当初前来说媒的齐如山也劝她,还是别进去了。
一个两个不让进,孟小冬偏要进。
这时就要看男人梅兰芳的态度了。
梅兰芳和福芝芳说,让她进门磕头算了,福芝芳再次拿身孕要挟。而孩子是梅兰芳的软肋,无奈,梅兰芳只好让孟小冬回去。
这是他们感情破裂的导火索。之前发生的一些口角,顶多算夫妻之间正常的吵闹而已。
而此时牵扯到名分的事情,梅兰芳还是只让孟小冬忍耐。以孟小冬倔强的个性,自然不肯忍耐。于是,她前往天津亲戚家中,整日诵经念佛。后来,梅兰芳在安葬好梅伯母后,追到天津,在家人的劝说下,他们和好如初。
破镜毕竟不能重圆。
1931年,还是敌不过种种原因,最终分手。
据说有这样两种原因,都是猜测。
一种是为了梅兰芳的家庭问题,梅兰芳最终还是在孟、福之间选择了福。只因福芝芳贤良淑德,可以服侍人,孟小冬心高气傲,需人服侍。为了梅兰芳的幸福,就选择了福芝芳。
另一种是孟小冬得了妇女病,也就是今天的不孕不育,本想凭借母凭子贵,谁料无法生育,这也导致了他们婚姻的破裂。
孟小冬和杜月笙为了彻底结束这段感情,孟小冬去上海找结拜姐妹姚玉兰。此时,姚玉兰已嫁给杜月笙,是杜月笙的四姨太。于是,姚玉兰请杜月笙出面结束这段婚姻。
看在杜月笙的面子上,梅兰芳答应拿出四万大洋作为离婚补偿,搁现在至少四十万人民币。由于梅兰芳暂时拿不出,杜月笙先行垫补,为了还上这笔钱,梅兰芳还卖掉啦无量大人胡同梅式花园。四年多的感情,就这样落幕。
此后,梅兰芳和孟小冬再无任何联系,即使后来再见面,也再无当初之感。作为孟小冬第一个男人,就这样彻底退出她的世界。
1937年5月1日,上海黄金大戏院开幕,剪彩的人分别是孟小冬、陆素娟、章遏云。
孟小冬又怎么会在其中呢?
这还得说到她的好姐妹,姚玉兰。
而姚玉兰之所以会邀请孟小冬,主要是因为她知道杜月笙喜欢孟小冬多年,而这家戏院正是杜月笙开的,投其所好。
自然,姚玉兰也会得宠。
孟小冬剪彩完毕,下榻的地方就是杜家,姚玉兰并借机撮合杜月笙和孟小冬。在好姐妹的撮合下,孟小冬怎么会不答应呢?
而孟小冬答应的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杜月笙对她是真的很好。
就这样,一次上海之行,孟小冬成了杜月笙的五姨太。最开心的当属姚玉兰了,一方面看到好姐妹终于安定下来,不用漂泊;另一方面,孟小冬的加入,壮大她在杜家的势力,不再受到二姨太和三姨太的排挤。
两次爱情,孟小冬其实都被别人下了套,偏偏她钻得如此甘之如饴。
杜月笙其实对孟小冬是真的好,一个黑帮老大,竟然对一个女人如此深情。
当日寇占领上海时,杜月笙得知孟小冬在上海,立即写信让她前来香港,只因他在香港,既可以照顾她,又可以保她平安。
战乱时,平安是福。
后来,孟小冬拜余叔岩为师,学艺五年,在经济上,也是受杜月笙资助。因为她要全心全意学习,不得已停止公演,经济上是有压力的。虽然在师傅余叔岩的同意下,每隔两三个月出演两三场,可对于孟家而言却是杯水车薪。是杜月笙解决了她的后顾之忧,让她成为余叔岩的关门弟子。
孟小冬最后一次公演,是1957年8月30日杜月笙六十大寿的生日堂会。为了这次公演,孟小冬前前后后准备了三个月,因为这次还是公益演出,会把所得善款全部用来赈灾。
梅兰芳也来了。
在杜月笙的安排下,孟小冬和梅兰芳并没有见面。杜月笙是个聪明人,他知道孟小冬不想见梅兰芳。于是,他安排梅兰芳唱前八天,孟小冬唱后两天。
十天的义演,筹得二十多亿,还有寿礼额外的三十多亿。放在现在,都是一笔巨款,更何况当时。据说,当时孟小冬义演,万人空巷,连黄牛票都买不到,人山人海。
大家都想看看,五年的学艺,孟小冬是否比之前更出色了。
孟小冬果然不负众望,何止是出色啊,简直就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杜月笙的鼓励下,孟小冬上台谢幕。大家方才离去。
1949年,上海解放前一个月,孟小冬随杜月笙一家人赴港,入住杜公馆。
1950年,到港不到一年,杜月笙听到风声,如果不与台湾方面合作,蒋介石可是会翻脸无情,到时候,会是怎样的局面,他心里有数,就是死嘛。可是如果和台湾合作,有天回到大陆,死路一条的也是他。为了打破这个局面,杜月笙决定离开香港,出国。
出国前夕,孟小冬冷不丁问了杜月笙一句话:我跟着去,算使唤丫头呢?还是算女朋友呢?
话一出口,杜月笙怎会不明白,她有多介意这件事,又怎会不知道,“兼祧两房”带给她的伤害。为此杜月笙不顾家人的反对,和孟小冬举行了婚礼。命人定了九百港币一桌,整整十桌的喜宴。还让自己的孩子,给她行跪拜礼,让他们以后都称呼她为“妈咪”。
这一年,孟小冬42岁,杜月笙63岁。
好景不长,一年后,杜月笙去世。
这世上唯一给她安全感,知她,懂她,爱她的人,就这样离去,没有留下只言片语,只给了孟小冬两万美元的遗产。就连去世,他也安排好,这一次的结婚,只不过是为了把她纳入自己的羽翼,可以护她周全,即使是一笔钱财,也足够了。
谁说,黑帮老大不深情!
他们深情起来,任何人都赶不上。
杜月笙去世后,孟小冬收了赵培鑫、钱培荣以及严许颂辉等徒弟,平时很少出门,偶有张大千前来做客。据说,孟小冬在世上的最后一次私人唱,就给了张大千。
后来,张大千曾画了一幅荷花图送给她,大概有赞其高洁之意吧。
香港的平静授徒生活,因为一通电话打破了。
原来是远在台湾的姚玉兰来电。
当年,姚玉兰把杜月笙的灵柩送往台湾,也就在台湾安定下来,没有再与孟小冬联系。
在姚玉兰的帮助下,孟小冬前往台湾,度过了最后的十年。
可惜的是,这十年里,她遭受病痛折磨,虽有姚玉兰的照顾,还是无法照顾好自己。
1977年5月26日,孟小冬离世,享年七十岁。张大千题“杜母孟太夫人墓”,终如愿以偿。
其实,孟小冬是个很单纯的女子,只要给她一个名分,给她一份安全感,就足够了。事事以她为先,照顾她,爱她,知她,懂她,就足够了。这样一份纯粹的爱,既然梅兰芳不肯给,那么,杜月笙给,就足够了。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