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问三皇有皇后吗?五帝有帝后吗?夏商周三代王后都是谁,有记载吗? 因此秦始皇不立后应该不算太离经叛道。分析秦始皇没有立后主要原因华阳夫人和芈月:
从三皇五帝开始,就没有一个女人地位上与帝王共尊,何况始皇帝自认为功盖三皇五帝,那谁有资格与他比肩。
秦始皇后宫有很多美女那是肯定的,秦始皇的后宫也肯定有夫人、美人、良人,七子、长使、少使等不同位分的嫔妃。但是秦始皇应该没有立过皇后。
在先秦时期,女人应该说基本没有独立的社会地位,先秦流传下来的几位卓越的女性,大都是“红颜祸水”之类。秦始皇追封他母亲为帝太后。但秦朝却没有“皇后”这个称呼。
深信法家学说,为防范卧榻之侧的“同床”之祸危害皇权有人说秦始皇不立后是因为母亲赵姬太放荡,留下心里阴影,有一定道理,秦始皇的第五次出巡,登上会稽山留下刻石,申明教化,倡导男女要贞洁信诚,还立下一个严苛的法律:"夫为寄豭,杀之无罪 "。他还大力表彰巴蜀寡妇清,死后为她建“怀清台”。
但是,作为一个成熟的政治家,秦始皇所做的一切肯定不会是基于个人喜好,而是权衡政治利益。
秦始皇崇信韩非子的法家学说,韩非子有一篇文章——《八奸》,重点论述帝王如何树立权威,防范大权不旁落,其中第一条就是防范“同床”。
韩非子说,帝王如果宠爱妇人,溺爱孩子。受宠的妇人和孩子就会利用在帝王身边的机会,在酒足饭饱之际,吹耳边风,为朝臣利诱,为自己谋利,因此要特别防范。
何谓“同床”?曰:贵夫人,爱孺子,便僻好色,此人主所惑也。托于燕处之虞,乘醉饱之时,而求其所欲,此必听之术也。为人臣者内事之以金玉,使惑其主,此之谓“同床”。——《韩非子.八奸》始皇帝的过往,不论是祖母华阳太后的耳边风,还是嫪毐、吕不韦对赵姬的耳边风,都令他深受其害,因此他一生都谨防“同床”之惑。 加上嬴政勤政,国家之事事无巨细的操心,因此他没有时间和精力沉溺后宫美色,也没有特别宠爱哪个女人或儿子,胡亥应该算是一个例外,因此汉代出土的汉简也有说胡亥合法继位,还记述了秦始皇临终托孤的传说。
客观地说,秦亡是多重因素叠加导致的,跟始皇立不立后或许有很大关系。如果秦始皇立了皇后,也许就不会出现赵高胡亥篡位的事。西周乃至春秋战国都奉行嫡长子继承制,齐桓公九合诸侯时,曾经跟各诸侯盟誓,遵守嫡长子继承制,不遵守者共击之。这种制度经过几百年,已经深入人心,始皇帝也一样。
始皇帝没有立皇后,扶苏只是长子并不是嫡子,不算正统继承人。从理论上讲,始皇帝所有的公子都有资格继承皇位,所以始皇帝在立太子上一直犹豫不决。而且如果始皇帝要是决定立谁为太子,从理论上讲,无疑就必须尊奉太子的母亲为皇后,该立谁这也许是始皇帝犹豫的地方。
如果始皇立了皇后,皇后的儿子就是正统的皇位继承人,嫡长子继承有制度保障,有民心归向,而且能在始皇帝暴毙时候,出来稳定朝局,扶持新皇帝,安定人心。
胡亥继位就是因为名不正言不顺,因此胆怯,遂杀戮亲兄弟姐妹,屠戮他认为有异心大臣,再加上没有太后制衡,导致赵高一手遮天胡作非为,弄得整个统治阶层分崩离析,烂在内里,天下群雄一起,呼啦啦如大夏倾覆。
历史上第一任皇帝是秦始皇,那么历史上第一任皇后是谁
中国第一个皇后是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妻子吕稚;第一位皇太子是吕稚的儿子刘盈,也就是后来的汉惠帝。第一个皇帝是秦始皇,但是秦始皇并没有立皇后,也没有立皇太子,所以嬴政的妻子爱妾们都不是皇后,而长子扶苏也不是皇太子。
1、秦始皇不立皇后与太子的原因
嬴政十三岁成为秦王,到二十一岁亲政,经历了太多的变故。正是因为这些变故,加上嬴政看了韩非的《韩非子》后,下定决心不再立后,而不立后自然就没有太子。
嬴政的母亲赵姬是一个性欲很强的女人,赵姬早年本是吕不韦的爱姬,后来嫁给秦庄襄王为妻,生子赵政。秦庄襄王早年作为人质于赵国,生活艰苦长达十多年,因此身体条件差,素有暗疾。嬴异人与赵姬交合次数越来越少,加上国政繁多,最终竞盛年而逝。嬴异人死前托国于丞相吕不韦与赵姬,在嬴政亲政前,由此二人共同执政。
吕不韦与赵姬本有旧情,日子一长,两人如干柴遇到烈火,终于有了私情。然则吕不韦身为秦国丞相,嬴政没有亲政前,国事皆决于他,因此吕不韦精力有限,越来越不能满足赵姬的需求。最后吕不韦以秦国事业为重,把能力强悍的嫪毐送给赵姬,让他服侍赵姬。男女交合,本是天经地义,在先秦时代也不算越礼,只要不生私生子即可。
赵姬作为秦国太后,与她的祖辈宣太后比起来,差了不是一点半点。赵姬沉于床榻之欢,竞把自已的太后权力交给嫪毐,而嫪毐粗鄙不堪,毫无为政之能力,最后硬把清朗的秦国弄得乌烟瘴气。最关键的还是赵姬居然与嫪毐生了两个私生子,还要把嬴政废了,立自已的孩子为秦王!
当然嬴政做为一代雄主,连吕不韦这样的四朝元老都能搬倒,更不要说嫪毐这样一个不入流的蛮子。嬴政考虑到秦国从他爷爷嬴柱开始,到他父亲嬴异人两代,均无雄主,而国政委于太后,实在是秦国之祸!因为像宣太后这样的女人少,而像母亲赵姬这样的女人多。如果立后,则国君早死,那么国政大权定然旁落到太后一族手中,如此国家大危。而立嫡长子为太子,是儒家的宗法制,不利国家代代均有雄主,因此从各王子中择贤而立,是对国家负责的表现。
综合以上分析,嬴政不立皇后的原因只有两点:一是防止外戚干政;二是防止嫡长子不肖而为国君。嬴政的本意是,不立后则后宫无法干政;不立后则无嫡长子,后续之君可以从众多的王子中择优而取。这是对国家的负责,是对天下万民的负责。
2、第一皇后与第一太子
西楚霸王虽然称王了,但是并没有称帝!因此项羽即使有后,也只是王后,不是皇后;自然也没有皇太子了。刘邦建立汉朝后,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三位皇帝,刘邦虽然全盘接受了秦朝的政治制度,但是也做到了有所增益,比如说儒家的宗法制,他还是恢复了。所以刘邦的发妻吕稚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后,而长子刘盈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太子。
吕后作为第一位皇后与皇太后,其政治作为还是为后世所称道。尽管吕后对内部杀戮惨烈,但是对天下万民来讲,她还算是一个好的统治者。刘盈也算是一个好皇帝,只是死得太早,没有什么建树。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