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古人之事并无确凿对证的可能张献忠剿四川真相,有果及因也难免有失偏颇,但是从史料和张献忠在川陕所作出的决策和遭遇的境地我们不难从中发现一些端倪。
八大王张献忠在崇祯八年攻打明太祖朱元璋的老家凤阳并将朱家祖坟夷为平地,从这一点上不难看出其具有那个时代十分强烈的封建思想烙印,张献忠又为陕西人,如若说其攻入陕西其中有光耀门楣之意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攻入武昌之后次年攻克成都称帝建国可谓是张献忠一生中最为荣耀的时刻,然而这荣耀背后却是十面埋伏危机四伏的。
首先南边虽然崇祯已死但各省仍旧有明朝旧制的提督管辖,并且率领官兵不断的冲击着由张献忠所领导的农民军,兵部尚书大学士王应熊管理川胡云贵军务,南明军队士气高涨连续攻占重庆与叙州,虎视成都,形势对于八大王张献忠刚刚建立起的大西国政权十分不利。
其次张献忠一生的克星左良玉盘踞在湖广一带,面对着先后在郧西、南阳、玛瑙山大败农民军,又多次正面交锋弓射刀砍其的左良玉,张献忠心中不免产生极强的畏惧心理,即使当时攻占吴越已经具备充分条件,但张献忠仍然由于忌惮左良玉的存在畏首畏尾最终决计入川,可见湖广两地也并非太平。
而此时此刻大顺军在山海关潼关接连失利,清朝八期军队又未在陕甘形成气候,攻打陕西从战术意义与保卫新生政权稳定的角度上来讲都是上上策,所以与其说张献忠出川入陕出于民族大义,不如说是为了稳固强敌环伺的新生政权所做的权宜之策。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