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其实是一个概念上的误解矛尾鱼。

矛尾鱼:矛尾鱼被认为是鱼类向陆生动物进化的关键一环,为何是生活在深海

▲矛尾鱼。

矛尾鱼:矛尾鱼被认为是鱼类向陆生动物进化的关键一环,为何是生活在深海

矛尾鱼是一个物种,它们并没有“进化成陆生动物”,而是留在了海洋里。

矛尾鱼:矛尾鱼被认为是鱼类向陆生动物进化的关键一环,为何是生活在深海

进化成陆生动物的是和矛尾鱼同属于“肉鳍鱼类”的某个“近亲”物种。

矛尾鱼:矛尾鱼被认为是鱼类向陆生动物进化的关键一环,为何是生活在深海

这就好比问:“猴子生活在树上,怎么会进化出陆地行走的人类呢”?其实进化成人类的不是猴子,而是与猴子同属灵长类的古猿。

矛尾鱼:矛尾鱼被认为是鱼类向陆生动物进化的关键一环,为何是生活在深海

猴子永远也无法进化成人类,它们适应的环境是树冠;矛尾鱼永远也无法进化成蝾螈,它们适应的环境是深海。

矛尾鱼:矛尾鱼被认为是鱼类向陆生动物进化的关键一环,为何是生活在深海

远古海洋,肉鳍鱼类与辐鳍鱼类的竞争。肉鳍鱼类的鳍是长在一个内部有骨骼支撑的“肉质鳍柄”上的;辐鳍鱼类的鳍是直接长在身体上的,由几乎平行的鳍条支撑。

矛尾鱼:矛尾鱼被认为是鱼类向陆生动物进化的关键一环,为何是生活在深海

▲辐鳍鱼类。

矛尾鱼:矛尾鱼被认为是鱼类向陆生动物进化的关键一环,为何是生活在深海

▲肉鳍鱼类(提塔利克鱼)。

矛尾鱼:矛尾鱼被认为是鱼类向陆生动物进化的关键一环,为何是生活在深海

肉鳍鱼类与辐鳍鱼类是硬骨鱼纲下属平行的亚纲。与枝繁叶茂的辐鳍鱼家族相比,肉鳍鱼类并没能很好地开枝散叶。带骨的肉鳍并没有赋予它们更好的速度和灵活性,使它们在与辐鳍鱼类的竞争中总是处于下风。但生命总会找到出路。

矛尾鱼:矛尾鱼被认为是鱼类向陆生动物进化的关键一环,为何是生活在深海

3亿年前的石炭纪,一种肉鳍鱼被深海中迅猛凌厉的辐鳍鱼类逼到了浅海,被迫开始在变幻莫测的潮间带中生活。为了适应随潮汐变化的潮间带池塘,这种肉鳍鱼类终于开发出了肉鳍的巨大优势——它里面有肌肉和骨骼,可以在陆地上支撑并移动身体。

▲肉鳍鱼类与四足动物骨骼对比(颜色标识关联区域)。

这种技能使它们得以在低潮时短距离穿越陆地,游移于各个潮间池塘,寻找困在其中的猎物。慢慢地,它们开始将空气吞入食道的一个分枝小囊(肺的原形),从中获取氧气;它们的两对肉鳍也越来越强壮,终于演化成了四肢。至此第一种两栖动物——鱼石螈出现了。

▲鱼石螈。

矛尾鱼,低调的幸存者。曾经所有人都认为:肉鳍鱼类早就被辐鳍鱼类赶尽杀绝了。但矛尾鱼这个倔强的物种却奇迹般地繁衍到了今天,在上世纪重新出现在人类的视线中。

说这种肉鳍鱼低调一点儿也不过分。

首先矛尾鱼都是夜行者,只在夜间活动猎食。看不见猎物怎么办?可以像鲨鱼那样感受生物的电场来定位猎物。白天,矛尾鱼会躲在海床上的岩洞里“睡大觉”,决不出来瞎逛,所以捕获矛尾鱼的事儿都是发生在夜里的。

▲夜晚出没的矛尾鱼。

第二点得说它们小到不可思议的食量了。谁能想到,一个体重80、90公斤,身长小两米的大家伙,每天竟然只需要吃10到20克的食物就够维持生存了。20克,还不到半两呢,这新陈代谢是比乌龟还慢吗?难怪能活至少80年……

正是因为拥有这些习性,矛尾鱼才得以在强敌环伺的深海中生生不息,繁衍至今。五次生物大灭绝它们经历了四次,愣是都挺过来了,真是个善于谱写奇迹的物种啊!

结语,绝境中的逆袭。辐鳍鱼类永远也不会料到,被自己逼入潮间带绝境的肉鳍鱼会发展出全新的生存策略。它们的后代咸鱼翻身变成了地球的霸主,已经开始探索宇宙了。不光陆地上,海洋里营养级金字塔的塔尖生物也是这种肉鳍鱼类的后代,曾经不可一世的辐鳍鱼类现在只能担当食物的角色了。

所以绝境并不是末日,危机中也不光有危,它总包含着机会。物种如是,人生如是,中国如是,华为如是。

如有谬误,烦请指正。欢迎喜欢科学的朋友们关注:纯野生科学家。不列公式,不堆数据,专业化繁为简,每天分享通俗易懂的科学小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