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从情节发展来看,徐伊万从小到大受母亲管教和束缚太多,也对自己的人格和做事方法产生了一定影响,导致事业成功却婚姻不幸囧妈豆瓣评分。在经历和母亲一起在火车上共度的六天六夜,生气、争吵、躲避、逃离、哭泣、被熊追,最终抵达莫斯科,让母亲圆了梦。
这样来看故事情节老套简易,场景单一狭小,配角可有可无,已经无法满足现在影迷的对影片质量的要求和精神需求了囧妈豆瓣评分。所以很多影迷朋友给打了低分也无可厚非,我也是从看见熊开始才打起精神。
从人物角色上来看,黄梅莹饰演的囧妈无疑是集中了中国大多数母亲特点的精华版,可能因为剧情需要,人物表现有点夸张囧妈豆瓣评分。她精致,勇敢,保守,善良,有爱好,有理想,但是却有超强的控制欲。在影片里,她处处展现着对儿子徐伊万的控制欲,大到和张璐生不生孩子,小到手机进水了要放在米缸里36小时才能开机,吃不吃方便面,吃不吃饼干,吃不吃大白兔奶糖,不停的投食小番茄,不管儿子冷不冷饿不饿都事无巨细的管控着。
观众朋友们看到这些,我敢保证会有一大部分人联想到自己的父母,本能的产生同感,进而上升到反感囧妈豆瓣评分。而影片前一个小时几乎都在铺陈这些,有好多朋友一个小时几乎都没看到就退出了,然后随手给个评价,这也是对这部电影最大的不公平。
剧情的转折来的太晚囧妈豆瓣评分,是在囧妈赌气下火车之后。幸福的婚姻各有各的不同,而不幸的婚姻大多都相似。在一片白雪茫茫中,囧妈自述了她不幸的婚姻,也间接表示了她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婚姻的不幸,她只能为儿子而活。操心操了一辈子,倾注了半辈子的心血,只有优秀的儿子才是她人生的全部。
故事到了这里,后面的发展大家都应该猜到了。
归根结底,囧妈没错,《囧妈》也没错,只是因为囧妈的表现太真实,激起了我们观众内心难以抹平的回忆,刺激了一部分人想掩藏却无法掩盖不了的往事,压抑到了,感同身受了,那么如果真的是这样,《囧妈》的表演就可以说是成功
《囧妈》 推荐指数★★★★★ 豆瓣评分8.2 类型:喜剧/亲情/剧情
首先,必须感谢字节跳动和徐峥导演,让全国广大观众,得以在新春佳节、合家团聚之际,一睹这部充满了温馨和亲情的贺岁片。
电影用了双线走向,一条是与妻子中年情感破裂,夫妻双方的情感纠葛线。第二条主线则是主角阴差阳错搭上k3列车,陪母亲前往莫斯科表演的主线剧情。本片重点的剧情都围绕在母子二人的对手戏上展开,在这里面,能看出来徐峥老师的确下了很大的功夫,关于两代人的价值观、思维习惯、生活方式等矛盾都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挖掘,并将这些矛盾一一展示在大家面前,而本片作为贺岁档喜剧电影,大部分的笑点也都在这里。
在这六天六夜里面,几乎每个站点,时间点,影片都能讲上几个小故事,并通过故事引出一些东西出来,全部融合起来,看似是一个很饱满的故事,但繁杂的情节却让电影看起来过载,甚至有些情节安排都很牵强人意。最大的例子就是影片中出场的沈腾、郭京飞、袁泉,沈腾的出场我是抱有蛮大的期待的,可是后面那可有可无的戏份让我一度忘记有他的存在,郭金黄飞还好,唐晶,靳东他不香嘛(手动狗头),不过囧系列的女主,她是第一个没有选择回归与原谅,而是毅然的选择了自由的人生,我觉得这是一个突破,蛮好。
最后徐峥老师是通过写信念旁白的方式与前妻达成和解,各自解脱,跟母亲的和解是通过母亲伤心后出走,追上母亲,经过一系列历险,遇到熊和猎户啊,知道了老一辈年轻时候的故事,最后结局出现逆转,合家欢大团圆,中规中矩,有些地方还有鸡汤文的影子,总体而言,故事发展走向可以猜到,没什么大惊喜与转折,表演上虽然都是较知名的演员上阵,但大部分的还是当上了功能性人物,毫无亮点,有点可惜。
毕竟要拍喜剧的话,艺术性夸张是一定会有的,逻辑有些不通顺也无伤大雅,大过年的图个乐呵就行,但本片情感线又居多,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很明显,想全顾上,的确不简单。
最后的彩蛋让人触动,果然最能打动人的情感来源于现实的生活。我想了很多,为什么彩蛋比剧情让我觉得触动,可能还是因为真实吧。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