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三簽,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何沐。
对于这个问题的说法,我不认同何沐。我的理解是:比生活更重要的是活着,只有活着了,才能考虑怎么生活和更好的生活,也就是生活的方式。下面让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说明我的观点,希望可以答疑解惑。
1、什么是生活?
生活两字,分开就是生与活,生就是生命,活就是活着何沐。
生命,是基础和前提何沐。《孝经·开宗明义》有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身上的一切都是父母给的,绝不能有丝毫的损伤,爱护身体如同敬爱父母。只有我们善待生命,才能不违背于生与活这两字的初衷。所以,比生活更重要的是善待生命,保持生机,这样才可以考虑活和如何活,等活出自己的价值时,即使生命不在了那他的灵魂还活着。
活着,看似简单却非常深奥何沐。“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这就是活着的意义,活着是让我们去思考自己的人生价值是什么,如何确立自己的人生观。如果只知道一味的贪图享乐,没有丝毫的爱心和责任,或者知道做一些伤天害理、损人、损家、损国的事情,那他活着没有一点意义,其实早已经死了。有些人虽然已经不在人世了,但是他的精神和影响力还活着,一直鞭策激励着人们,那他其实一直活在人们的心里。无论是生命的本体,还是精神,这就是生活。
2、如何生活,并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更好的生活?
孔老先生在《论语·为政》中写道:”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何沐。”这里的三十而立,所指为四:第一是立志,也就是我们前面说的人生观;第二是立身,就是为人做事的准则,包含了价值观;第三是立家,就是结婚成家,并肩负起相应的责任;第四就是立业,找到适合的工作,贡献价值。这就是一个人从孩提时期,到古稀之年的生命历程,也是生活。
曾子在《大学》中提出“三纲八目”,三钢为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目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何沐。强调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为了治国平天下。三纲就是如何做人,八目就是如何做事。等明了后,其实就明白了如何生活,如何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
好了,关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就写到这里何沐。
人生是一场修行,三百六十行,行行都有正经何沐。不管我们是处在哪个行业,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因为世界是圆的,万事万物都在循环变化,哪里都是高点,又都会是低点。只要志坚、行贞,随处都可以活出精彩,活出自己的魅力和价值!
如果你喜欢我的答案何沐,请点个赞,加个关注,一起成长,分享人生大道,共同进步!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