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多处地震对我国地震带影响有限。理由如下台湾大地震:
一是,这个话题起因日本发生7.1级地震,但是如上图所示,日本本身就处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欧亚地震带交汇处(其发生大陆地震占到全球85%以上),因此其发生7级地震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情。我们不能因此而过度担忧和联想,此外由上图也可以看出日本地震只与我国东北处于中朝俄三国交界区域有较大关联,但是这些区域此前发生的7级以上地震都是深源地震(震源深度深达300千米以上),对地表人类生产生活没有什么影响。
其次,由中国地震局发布的2020年中国地震概况可以看出2020年我国共发生5次地震灾害事件,低于2000年以来平均水平。所以,大家不要因为日本发生7级地震就做过多联想!
因此据@地震博士分析日本地震对中国地震形势影响微乎其微,大家安心过年!
台湾海峡6.2级地震伤亡严重吗地震来时我们该怎么办
最近几年一直都是地震多发期,台湾的这个地震不强,震心也不是在城市中,所以不严重,但是在台湾地震前两天,印尼等地方也地震了,中国其实一直都是地震多发的国家,仅新中国成立以来的7级以上的大地震就有:
1966年3月8日至29日,河北邢台,连续发生多次6、7级地震,共造成8182人死亡,51395人受伤,破坏房屋400余万间,损坏桥梁86座。
1974年5月11月,云南大关,发生7.1级地震。造成1423人死亡,1600余人受伤;损坏房屋6.6万余间。
1975年2月4日,辽宁海城,7.3级地震。虽地震部门对这次地震作出预报,当地政府及时采取了有力的防震措施,但伤亡人员总数仍达29579人,死亡2041人。
1976年5月29日,云南西部龙陵县先后发生7.3、7.4级两次强烈地震。这次地震属于震群型地震。余震活动额度高,强度大。受灾面积约1883平方公里。
1976年7月28日,河北唐山市发生7.8级地震。地震的震中位置位于唐山市区。这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罕见的城市地震灾害。共造成24.2万人死亡,16.4万人重伤。
1976年8月16日,松潘、平武之间发生7.2级地震。地震属震群型,主震之后又发生22日6.7级地震和23日7.2级地震。这次地震有感范围较大,西至甘肃高台,南至昆明,北至呼和浩特,东至长沙,最大半径1150公里。震后连降暴雨,造成山崩、塌石、泥石流等,致使农田、道路、河床等破坏严重,通讯中断。
还有近年08年的512汶川大地震,10年青海玉树地震,13年甘肃地震,14年新疆地震,17年九寨沟地震等等,地震无法预防,但地震时自救的知识人人都可以学习,前不久台湾地震时我刚好写了一篇地震时简单有效的自救文章,有兴趣的话可以了解一下。
:///i6628005029850644996/
上海会不会发生大的地震灾害
我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5个地区的23条地震带上。这五个地区是(1)台湾地区及其附近海域;(2)西南地区,主要是西藏、四川西部和云南中西部;(3)西北地区,主要在甘肃河西走廊、青海、宁夏、天山南北麓;(4)华北地区,主要在太行山两侧、汾渭河谷、阴山—燕山一带、山东中部和渤海湾;(5)东南沿海的广东、福建等地。可见上海并没有在这些地震多发区域。因而不会发生大的地震灾害,但是还是有发生地震的可能性。
同时,地震灾害的形成除了和地震震级、震源深度有关,也和主要包含天然环境因素、人工环境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天然环境因素:主要指地理环境,地质环境,场地环境等;人工环境:主要包括居民住宅,工业建筑,各类公共设施,生命线工程以及其他人工建筑物的抗震性能等;社会环境:主要包括城市,农村,社会文明程度,人们的知识水平、抗灾意识、应变能力、科学管理水平,震区人口密度、经济发展程度等。所以加强建筑物的抗震设防,提高全民防震减灾意识是减小地震损失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对于上海这样一个人口超过2300万的国际大都市,虽然发生大地震的可能性很小,但是即使发生小地震,如果应对不力也可能造成巨大的社会问题。因此,一方面做好硬件建设,即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另一方面要做好软件建设,加强地震知识科普宣传,做好常态化的地震应急演练,才能有效的应对地震灾害。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