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王朝》中的容妃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女子康熙皇帝的皇后,竟然敢公然顶撞康熙,但也是因为这一个原因被贬,还要去刷马桶,一直到容妃去世。这里有一个非常奇怪的地方,所有见过容妃刷马桶的人都被康熙下令给容妃陪葬,明明是康熙把容妃贬去刷马桶,可为什么要处罚那些见过容妃刷马桶的人吗?容妃去世后康熙的心理是非常复杂的,具体有四个原因。

康熙皇帝的皇后:为何在容妃去世后,康熙追封她为皇后

康熙下令让见过容妃刷马桶的人陪葬,还追封她为皇后,是何居心?

康熙皇帝的皇后:为何在容妃去世后,康熙追封她为皇后

要知道康熙贬容妃刷马桶其实是无奈之举,可是没想到容妃竟然在刷马桶时被人虐待而死,康熙第一感到愤怒,所以想为容妃报仇;康熙第二感到自责,如果不是他容妃也不至于惨死,所有知道这件事情的人,以后都不能把这件事透露出去,只有死人是不会说出这个秘密的;康熙第三是立威,说白了就是杀鸡给猴看,让其他的人都不敢再做这种事情。

康熙皇帝的皇后:为何在容妃去世后,康熙追封她为皇后

康熙最后一个就是为了容妃的女儿蓝齐儿,蓝齐儿那个时候已经是准噶尔汗国的太后,如果他知道自己的母亲是在刷马桶的时候虐待而死,想必会挑起两国的纷争。这四个心理让他必须把所有见过容妃刷马桶的人处死。这个时候就有人问了,康熙那么宠爱容妃,到底为什么把她贬去刷马桶?当初康熙废太子,容妃三番五次劝谏,还撒谎这是太后的遗命。

康熙皇帝的皇后:为何在容妃去世后,康熙追封她为皇后

一个皇帝怎么能如此由妃嫔耍着玩?这是容妃犯了一个大错,之所以把容妃贬去刷马桶,也是为了做做样子。但是这一个举动让嫉妒容妃的慧妃抓住了机会,太监们在她的旨意下不断的虐待容妃,还不给她饭吃,最终容妃支撑不住去世了。蓝齐儿嫁给汗王葛尔丹为他生了一个儿子,这个时候回到皇宫报喜,却在偶然间发现容妃竟然在刷马桶。

她想去找康熙收回成命,但是被容妃拦住了,还说她是自愿的。蓝齐儿气不过,就在康熙的面前摔碎了八音盒,之后就带着自己的儿子回到了准噶尔汗国,从此再也没有回来过。可怜容妃被人虐待去世,死后被追封为皇后,但逝者已矣,再做这些无谓的事情还有什么意义呢?活着的时候为何不对她好一点呢?其实通过这件事我们也明白一个道理,一定要好好珍惜身边人,不要等到哪天失去了再后悔。

顺治的孝惠皇后不受宠爱却能当56年太后,康熙是如何孝敬她的

历史上,在康熙朝初年,出现了难得一见的“三宫太后”共存的局面。顺治十八年(1661年),年仅24岁的顺治皇帝驾崩,顺治皇帝的皇三子爱新觉罗·玄烨登上了皇位,这便是后来的康熙皇帝。

康熙皇帝的皇后:为何在容妃去世后,康熙追封她为皇后

而此时,宫中一共有三位太后,因而出现了中国封建王朝历史上非常罕见的“三宫太后”并存的局面。

康熙皇帝的皇后:为何在容妃去世后,康熙追封她为皇后

这第一宫太后,便是康熙皇帝的祖母、同时也是顺治皇帝的生母孝庄太后,顺治皇帝时期被尊为昭圣皇太后的她,此时的她已经成为了昭圣太皇太后。

康熙皇帝的皇后:为何在容妃去世后,康熙追封她为皇后

第二宫太后,是顺治皇帝的第二位皇后,也就是后来的孝惠章皇后博尔济吉特氏,而她此时是康熙皇帝的嫡母,被尊为仁宪皇太后。

康熙皇帝的皇后:为何在容妃去世后,康熙追封她为皇后

第三宫太后,就是康熙皇帝的生母,也就是后来的孝康章皇后佟佳氏,顺治朝时期他只是一名庶妃,在顺治皇帝去世,康熙皇帝登基后,凭借着“母以子贵”,坐上了圣母皇太后的位置,此时被尊为慈和皇太后。

康熙皇帝的皇后:为何在容妃去世后,康熙追封她为皇后

康熙皇帝的皇后:为何在容妃去世后,康熙追封她为皇后

然而“三宫太后”的局面仅仅维持了不到两年的时间,康熙二年(1663年)二月,康熙皇帝的生母孝康章皇后去世,此时的后宫中也只剩下了孝庄太后和孝惠章皇后两位这对既是婆媳关系、又是祖孙关系的两位皇太后。

康熙皇帝的皇后:为何在容妃去世后,康熙追封她为皇后

孝庄太后与康熙皇帝的故事众人皆知,在康熙的帝王生涯,特别是康熙朝前期,孝庄太后扮演这非常重要的角色,给予了康熙极大的帮助,而她也因此被誉为清朝初年最为杰出的女政治家。康熙皇帝对于孝庄太后也是皆为恭敬和孝顺,在历史上也就此成为了一段美谈。

康熙皇帝的皇后:为何在容妃去世后,康熙追封她为皇后

而历史上的康熙,对于孝惠章皇后也同样是非常的孝顺,而实际上,这位顺治皇帝时期的皇后,才是这“三宫太后”中,陪伴康熙时间最长的,并且她对康熙同样是影响颇深。

孝惠章皇后与顺治皇帝的婚姻,其实是一桩并不幸福的政治婚姻。前文中也说到了,孝惠章皇后博尔济吉特氏,是顺治皇帝的第二任皇后。顺治皇帝的第一任皇后,也是出身于科尔沁蒙古,是孝惠章皇后的姑姑,同时也是孝庄太后的亲侄女,顺治皇帝的表妹,博尔济吉特·孟古青。

顺治十一年(1654年),顺治皇帝以“志趣不合”为由,将孟古青的皇后之位废黜,降为了静妃。实际上,顺治皇帝对于孟古青的厌恶,更多的还是因为这桩婚姻是多尔衮为顺治皇帝指派的,也正是由于顺治本人对于多尔衮的极度痛恨,使得他对于孟古青也是非常的排斥,最终造就了这段非常失败而又令人叹息的政治婚姻。

就在孟古青被顺治皇帝废黜后,在孝庄太后的主持下,顺治皇帝迎娶了孟古青的侄女,同时也是孝庄太后侄孙女,此时年仅13岁的博尔济吉特氏,并将其封为了皇后,这便是后来的孝惠章皇后。孝庄太后之所以如此安排,更多的也是出于政治目的,除了因为要遵循皇太极时期确定的满蒙联姻的传统,维系满蒙合作外,也是为了稳固和保持自己的“娘家”——科尔沁蒙古的地位。

然而,此时顺治皇帝与孝庄太后的关系也是非常的不好,母子二人经常性的争吵,于是同孟古青一样,处在“叛逆期”的顺治皇帝对于自己的这位同样出身于科尔沁蒙古的皇后态度非常的冷淡。

于此同时,顺治十三年(1656年),顺治皇帝一生的“挚爱”——董鄂妃入宫,此后顺治皇帝开始进入了“独宠董鄂妃”的时期。董鄂妃仅仅入宫一个月的时间,就被封为了皇贵妃,足可见顺治皇帝对其的宠爱。

顺治十五年(1658年),这一年孝惠章皇后经历他人生中最为“危机”的一年,就在这一年中,顺治皇帝想要将其废黜,目的也是一目了然的,就是为了给董鄂妃腾出皇后的位置。然而,这一决议遭到了孝庄太后以及众多朝臣的一致反对,最终顺治皇帝虽说没有将其废黜,但是顺治皇帝对其是更加的疏远。

这一状况一直持续到了顺治十八年(1661年),顺治皇帝去世。

自康熙登基开始,对于自己的这位嫡母,可以说是极尽孝顺。伴随着顺治皇帝的去世,此时年仅20岁的孝惠章皇后便开始了她长达五十七年的独处时光。

从此时起,孝惠章皇后并没有借由自己身份的尊贵而开始霸凌后宫,反而是专心于做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情就是孝敬自己的婆婆孝庄太后,另外一件事情就是关心、关爱自己的皇帝“儿子”康熙。

特别是在康熙二十六年(1688年)孝庄太后去世,孝惠章皇后极度伤心,痛哭不已,这也让康熙皇帝为之动容,进一步加深了他们之间的母子情谊。孝康章皇后之后在康熙北征噶尔丹期间,专门派人给康熙送去棉衣,以表达自己的关心,康熙皇帝则还以北地特产,其二人关系更加的和睦且融洽。而在面对“九子夺嫡”、朝中党争的时候,作为嫡母的孝惠章皇后也经常性的宽慰、开导康熙皇帝,既奉行了“后宫不得干政”的祖制,也尽到了自己作为长辈的职责,也从侧面帮助了康熙皇帝,也让康熙皇帝对其更加的推崇与孝顺。

实际上,康熙皇帝对于自己的嫡母孝惠章皇后的尊崇,也表现在了多个方面。

首先是对于孝惠章皇后的生日,康熙皇帝是非常的用心。

特别是康熙十九年(1680年),孝惠章皇后40岁寿诞之际,康熙皇帝首度破例“不理政事”,为自己的嫡母庆生,在此之前,即便是孝庄太后过寿,都没有享受过如此的特殊的待遇。除此之外,康熙皇帝每年都会以各种方式,庆贺自己的嫡母生辰。

而到了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在孝惠章皇后70岁大寿的寿宴上,康熙皇帝更是亲自为其献舞贺寿,纵观中国古代封建帝王,此举也是绝无仅有的,这更显示其二人的母子感情甚为深厚。

其次,康熙皇帝专门为其营建了宁寿宫。

“朕因皇太后所居宁寿旧宫,历年已久,特建新宫,比旧更加弘敞辉煌,今已告成,应即恭奉皇太后移居。可传谕钦天监,敬谨选择吉辰,礼部详考典礼以闻。”为了给孝惠章皇后营造一个更好的养老环境,康熙皇帝下令营建宁寿宫,并且在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十二月,宁寿宫落成之际,亲自带领王公贵胄和朝中大臣,迎接孝惠章皇后乔迁新居,其礼仪可谓是相当的隆重。

再次,就是康熙皇帝经常带着孝惠章皇后进行出巡。

自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承德避暑山庄刚刚落成开始,每逢盛夏,康熙总会带着自己的嫡母孝惠章皇后前往承德避暑出巡。

除此之外,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康熙皇帝带着孝惠章皇后到塞外巡视,并且亲临其家乡蒙古科尔沁部,受到了蒙古部落首领的欢迎。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康熙皇帝第三次南巡时,也带着带着孝惠章皇后一同前往。

最后,就是康熙皇帝对于孝惠章皇后也是极度的关心,同时也进行了非常细致的照顾。

日常的请安、问候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与此同时,在孝惠章皇后生病的时候,康熙皇帝也会放下政务,亲自此后,以表达自己的孝心。

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孝惠章皇后去世,享年77岁。对于自己嫡母的去世,康熙皇帝的的伤心与悲痛,不亚于自己的祖母孝庄太后去世的时候。毕竟此时的康熙皇帝也已经人到暮年,距离他的过世也就不到五年的时间,而此时他还在经历着众位皇子为了争夺皇位而骨肉相残,兄弟阋墙的“九子夺嫡”事件,在此时失去了自己的一生奉为至亲和嫡母的孝惠章皇后,康熙皇帝内心的悲痛是可想而知的。

而在孝惠章皇后去世后,康熙皇帝也按照祖制,将其的灵位排在了自己的生母孝康章皇后之前,毕竟,孝惠章皇后陪伴了康熙整整五十七年,比起生母足足长了五十六年,也比孝庄太后陪伴康熙的时间长了三十年,因此康熙皇帝对其的感情也是相当的深厚。而也正是康熙对其的孝顺与尊重,使得康熙之后的雍正与乾隆皇帝,对于孝惠章皇后也是极为的尊敬,甚至将其列为的后宫的榜样加以推崇,足可见其在清朝后宫的地位以及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