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的时候进去过一次,从那之后,就再也没去过夜店了上海酒吧发生械斗!
当时,一个朋友看我很无聊,叫我去夜店玩一下,我也从来没去过,想去见识见识。还记得那家夜店的名字叫“巴黎春天”,门口不大,走进去,感觉灯光比较暗,走路都不方便,音响声音大得吓人,一种说不出来的味道闻得头晕。
朋友找了个小吧台,没有椅子,叫人上了一打酒,就这样边聊边喝酒,看着舞台上在那里扭来扭去的男男女女,感觉很无聊。
总体感觉就是吵得脑袋疼,我也不适合这种场合,呆了个把小时,我就告辞了!
你见过哪些嚣张的门卫大爷
我们单位的门卫大爷十分嚣张,不仅拥有五个广场舞大妈,还被很多女公务员天天纠缠,其嚣张的原因有三:
第一,他有一个好闺女他女儿是我老婆,而我是我们单位的一把手,他三年前因犯了错误,被开除了公职,无事可做的情况下,要求我必须给他找一份嚣张的工作,于是他就来我们单位当门卫了。
第二,他有一辆好汽车他曾十分低调,可自从被开除后便不再低调了,开三百多万的限量款豪车上下班,搞得这个单位的一把手好像是他一样,而到了晚上,他则开着这辆豪车去跳广场舞,他的出现,打破了广场舞原有的情感格局,启动了大妈们的共享模式。
第三,他有一个好女婿他的女婿就是我,而我们单位跟多年轻女公务员都想借助他的关系跟我接触上,因此被天天纠缠,甚至有的心机女还会昏倒在他怀里。
最后有次街头采访,记者问他是什么原因能让年轻女孩儿昏倒,他没说话而是接起了电话说,今天开劳斯莱斯,其他车先不开了,然后你把我答应王总的那三千万转过去。放下电话的一霎那,女记者昏倒在了他怀里。
解放前四川地区有袍哥,袍哥是哪些人袍哥怎么来的
袍哥组织非常出名的当属贺龙元帅,袍哥是哥老会这样的帮会组织在四川地区的称呼,晚清社会动荡,这样民间的秘密组织得到迅速发展。他的组成人员主要是社会中下层人士,比如破产的农民,小手工业者,游民等。
四川袍哥各堂口设有内八堂、外八堂,内八堂是核心领导层,主持重大事务,按常例设12位大爷。外八堂由内八堂领导,有十个序列,称“十排”(十牌),当年贺龙是“十排老幺”。实际只有八牌,因为袍哥避忌四牌和七牌。
做袍哥大爷,一般都是当时当地有权有势的人物,为了维护财产和特殊利益而加入袍哥,平时给兄弟们小恩小惠,说几句公道话,给自己树立主持公道的形象。
渐渐袍哥大爷们威信很高,甚至知县也要礼敬他们三分。袍哥也是用仁义礼智信组成五堂,仁字号,义字号……。
袍哥也是有严厉的帮规,甚至对行礼和语言等琐碎都有规定,讲礼节,讲礼语比如:怪道昨夜灯花爆,却系来了大英豪。大弟迎驾来迟了,还望仁兄要凉高。这是欢迎语。袍哥在称对方码头时叫“贵龙码头”,自称“蔽码头”或“小码头”,称对方父母用“令尊大人”,“令堂”,……,更不可能容忍成员干土匪勾当,否则受到的惩罚相当严厉。袍哥的规定详细而服人,这有益于整个组织的发展,可惜不是人人都能做到。
帮办红白喜事是袍哥的基本活动,很能收买人心,遇到贫苦人家,会给予金钱上帮助,遇到有钱人家,办事里外都帮打理的妥妥当当。
这个组织也时常开会:单刀会(纪念关公),中元会,团年会,茶会,月会,开香堂等。茶馆则是袍哥们公共活动中心。
清朝肯定是禁止袍哥活动的,而各地袍哥走货又要相互联系,所以就有了暗语。
结仇叫“结梁子”,报仇叫“拿梁子”,调解仇怨叫“搭台子”,双方和解叫“捞梁子”,招了口供叫“拉稀”,酒叫“烧冲子”或“火灵子”或“黄汤子”,肉叫“片子”,
作为民间团体在当时有它积极的一面,但是害群之马也很多。帮会组织里诞生了很多红色袍哥,也有出了不少无恶不作的匪徒。
1909年,17岁的贺龙,在湖北恩施用骡马运盐巴,经当地同盟会员又是袍哥首领唐伯义介绍,加入袍哥组织,与其他兄弟一起参与反清斗争。有一回贺龙被抓,袍哥舵把子邓渊如,变卖家产,买通官府,营救贺龙,全了袍哥的“义”。
贺龙常年在外奔波,与各码头袍哥大爷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他们都很喜欢这位“小老幺”。1911年,贺龙回老家与本县女子徐月饴结婚,贺龙有三个姐姐,三个姐夫都是袍哥组织的成员,大姐夫谷虎成了那一带的龙头大爷。一家人拉起了一支民团武装,声援辛亥革命。
1914年,留日青年陈图南到贺龙家乡发展“中华革命党”,贺龙用“贺云卿”的名字登记加入。1916年,贺龙带着袍哥兄弟,在石门县号召1千多农民,组成“湘西讨袁独立军”。从此,袍哥领袖兼革命党人的贺龙开始了戎马人生。
袍哥里走出来的优秀人士还有王伯高(解放前夕牺牲),徐茂森,杜重石等,他们中有人宁可牺牲性命,也不输气节。
当然组织中也有罪行累累的,比如绵阳大袍哥左汉章,此人从小家贫,但因为是家里独苗,父母娇惯他,少年时不爱读书,就爱和人称兄道弟,17岁经人介绍加入袍哥,20岁就带着200人的兄弟干起了土匪勾当。左汉章工于心计,喜怒不显于色,发展很快,民国时期,势力一度涉及十余县,招纳当地土匪头目,自成一袍哥体系,无恶不作。
可笑的是,此人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惊吓而死,全国解放在即,他也知道自己末日来了,在家寝食难安,终日喃喃自语,最终因惊吓过度,一命呜呼了。
再介绍一位,重庆大袍哥石孝先,人称石三,从小就是个惹事生非的主,还弄了自己的势力范围,因为太年轻不能出山当大爷。父亲石青阳管不了他,就想着给他娶个凶悍的媳妇,期望能管住他。还真找到一个叫金渊女子,家里是做生意的。金渊很厉害,石三很怕她,但是金渊有两个不学无术的哥哥,每每石孝先要干一些勾当,就和金渊报备,和金二哥金三哥在一起。
金渊也控制不住了,父亲又把他送黄埔军校去,是黄埔第三期学员,没毕业就被学校开除了,之后父亲又把他送意大利留学3年多,直到父亲病逝才回重庆。
石孝先利用父亲的背景,把持着袍哥界,目中无人,蒋介石没办法把他秘密放在公馆里“读书”。
1949年,重庆解放,石孝先吓得肺病发作,咳血不止,解放前半个月他还搞了个10万人游行,他一直在想会不会杀他。结果重庆解放第三天,石孝先大吐血而亡,“徒子徒孙”还想给他大办丧事,结果被压下去,石孝先和普通人一样下葬。
从以上正反两面可以看出,袍哥虽然组织结构复杂,论资排辈严苛,但是无法真正约束组织内成员的行为。
在中共的宣传影响下,很多袍哥都参加了革命,解放后,袍哥的一般成员自行回家参加工作,不予追究,对于参加反革命的头目严惩不贷。
对于袍哥,在当时社会环境下诞生的组织,我们还是更多看到他们中很多人,不怕牺牲投身抗战中,不少人为国捐躯。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