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挺好的东罗马帝国灭亡时间。
并不存在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我们要搞清楚其实狄奥多西大帝病故之后,罗马帝国并未分裂为东西两国。事实上,罗马皇帝并列数人、分治东西是三世纪之后的常态。狄奥多西本人起初就是一个共治皇帝,格拉提安死了后才独立执政。他精力过人,没有另外找人帮忙共治。他的两个儿子也是类似的共治皇帝,并不是划清国界,分家当那种。
因此罗马帝国还是罗马帝国,只不过一个东面皇帝,一个西面皇帝而已。要是有个人胆敢跑到君士坦丁堡,称呼皇帝为“东罗马帝国皇帝”,肯定会被赏一个大嘴巴,弄不好小命难保。
西方皇帝为什么很快就灭亡,而东方皇帝一直存在了一千多年需要搞清楚的是,其实东方皇帝的宝座在狄奥多西二世之后已经不在狄奥多西家族手中,很快就落到了以芝诺为代表的军事强人手里。这些人有能力真正稳定整个局势。从这方面来看,狄奥多西二世绝后,对整个国家反而是有利的。此后东方皇位多次易手,无他,兵强马壮者为皇。
换到西方皇帝这里,霍诺利乌斯无能又多产,他的外孙瓦伦蒂尼安三世也是外战外行,宫廷内斗倒是下得了狠手。西方的军事强人,如斯提利科、埃提乌斯均无法获取皇位。国家政权一直在无能的狄奥多西家族手中,不能不说是西方罗马衰亡的重要原因。
换个角度看,末代西方皇帝罗慕路斯本人是蛮族出身。他的父亲欧瑞斯特是日耳曼兵头,其性质跟东方皇帝芝诺完全一样。之后,同为日耳曼兵头的奥多亚克推翻罗慕路斯的时候,如果思路清晰,自称罗马皇帝,其实也无不可,这样“西罗马帝国”是不是又获得延续了呢?但是这个家伙偏偏比较谦虚,当个意大利国王就满足了,“西罗马帝国”就此灭亡,弄得后来的狄奥多里克也不好意思称帝,常令后人叹息不已。
看穿了,其实也就是一个名头而已。
东罗马帝国为什么会被阿拉伯人攻占
感谢邀请!首先我们先要搞清楚一个问题那就是东罗马帝国即拜占庭帝国从来没有被阿拉伯人攻占,相反阿拉伯帝国灭亡的时候,东罗马帝国依然屹立不倒。君士坦丁堡的两次陷落一次是由于遭到十字军东征的洗劫而,另一次则是发生在1453年,奥斯曼帝国攻陷君士坦丁堡,彻底灭亡了存续千年的东罗马帝国。
曾经辉煌的拜占庭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拜占庭曾在伟大的东罗马皇帝查士丁尼大帝的统治下,几乎恢复了罗马帝国全盛时期的领土,然而查士丁尼去世后没多久,空空如也的国库无法继续制成帝国统治如此广大的地区,伦巴第人、斯拉夫人和波斯人相继占领了罗马人的故土。东罗马帝国奉东正教为正统,而阿拉伯帝国则以伊斯兰教作为国教,两国在思想意识形态上具有本质上的对立。
东罗马与阿拉伯的战争
从公元7世纪到11世纪,东罗马帝国与阿拉伯帝国之间爆发了一些列的战争,史学家也将其称为:“阿拉伯—拜占庭战争”。在最初的几个世纪里,东罗帝国处于被动防守的状态,为了避免与阿拉伯骑兵展开强大的遭遇战,他们通常采用坚壁清野的方式推到军事要塞中固守待援。然而这一情况在公元861年后发生了反转,阿拉伯帝国随着阿拔斯王朝的腐败而衰落,而东罗马帝国则在马其顿王朝的治理下蒸蒸日上。公元十世纪中下叶,东罗马帝国连续从阿拉伯人手上夺回了北叙利亚和大亚美尼亚地区。公元十一世纪东罗马帝国与阿拉伯帝国一直在叙利亚边境上征战不休,但长期的战争使得两国的国力到达了极限的状态,谁都没有能够占到便宜,两国的国境线也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
君士坦丁堡的陷落
接下来咱们来说说两次君士坦丁堡的陷落,公元1202年到1204年,教皇英诺森三世组织第四次十字军东征,这军队主要由法国和意大利的贵族组成,目的是要攻占穆斯林所控制的埃及。但由于军队没有足够的金钱向威尼斯商人支付渡海费用,十字军按威尼斯贵族将领的建议转去攻打扎拉城(现克罗地亚的扎达尔)。并利用拜占庭国内的纠纷转而攻打君士坦丁堡,在抢劫和破坏后血腥屠城三天。大战过后,威尼斯占去拜占庭帝国八分之三的领土(包括爱琴海,亚得里亚海沿岸许多港口和克里特岛)。而十字军则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建立了拉丁帝国和两个附庸于君士坦丁堡的拉丁帝国的国家,分别是雅典公国和亚该亚公国。由此可见,被伪装成圣战的十字军东征,实际上是一场彻头彻尾骗局。
东罗马帝国的灭亡
曾几何时,奥斯曼帝国的君主们认为攻陷君士坦丁堡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就算打下来付出的代价也过于巨大,得不偿失,因为这座城池拥有高大而坚固的城墙,让人心生敬畏。然而随着火炮技术的快速发展,城墙对于奥斯曼人来说已经不是难以逾越的障碍,奥斯曼军队攻克了千年名城君士坦丁堡,东罗马的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率众进行巷战壮烈牺牲,东罗马帝国至此画上了句号。
以上就是该问题的全部答案,欢迎与九爷一起讨论!
发布评论